幼兒弱視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將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以功能因素為主所引起的遠視力低於0.9且不能矯正者列為弱視。為什麼幼兒會弱視呢?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幼兒弱視的原因

  一、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幼兒期由於眼屈光間質混濁***先天性或外傷性白內障、角膜渾濁***、完全性眼瞼下垂、醫源性眼瞼縫合以及為治療外眼病長期不加選擇地遮蓋患眼或因治療弱視遮蓋主眼均可引起弱視。這種因為進入眼球的光刺激不夠充分,剝奪了黃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機會,產生視覺障礙而形成的弱視,稱為剝奪性弱視,又稱為形覺剝奪性弱視。這一型弱視較臨床其它型別更為嚴重。

  二、斜視性弱視:

  正常雙眼視軸平行,維持雙眼黃斑中心注視,這樣才能產生雙眼單視功能。斜視發生後兩眼視軸不平行,同一物體的物像不能同時落在兩眼視網膜對應點上。視網膜上的兩個物像將引起復視和視覺混淆。此時腦皮層主動抑制由斜視眼的視覺衝動,該眼黃斑部功能長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視。

  三、屈光參差性弱視:

  屈光參差***兩眼屈光不正不等***為兒童視覺剝奪的常見原因。由於屈光參差太大,同一物體在兩眼網膜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等,致使雙眼物像不易或不能融合,視皮層中樞只能抑制來自屈光不正較大眼球的物像,日久進發生弱視。

  四、屈光不正性弱視:

  屈光不正性弱視多為雙側性,發生在沒有戴過矯正眼鏡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尤其多見於高度遠視性屈光不正。這種弱視因雙眼視力相差不多,沒有雙眼物像融合障礙,故多不引起腦中樞功能抑制,所以在配戴合適眼鏡後,視力自能逐漸提高,無需特殊治療,但為時較久。

  幼兒弱視的表現

  ***一***視力低於正常,不僅裸眼視力低,矯正視力也低於正常並達到弱視診斷標準。

  ***二***視力“擁擠現象”,即弱視眼對單個視力字母的識別能力明顯高於成行字母的識別能力。例如,同樣是0.3一行的E字母,如果只給患兒展示單個字母,弱視眼很容易識別,而一旦將該E字母排成一行展示,弱視眼就難於辨別開口方向了。

  ***三***弱視眼對比敏感度降低

  ***四***弱視眼存在電生理改變,視覺誘發電位P100波潛伏期延長,振幅降低。

  ***五***注視性質異常。正常人注視目標時物象落於雙眼黃斑中心凹而形成清晰視覺。弱視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不採取中心凹注視,用投射鏡檢查可以發現旁中心凹注視、黃斑注視及周邊注視。注視點越偏離黃斑中心凹則視力越低下,治療越困難。

  ***六***雙眼視功能異常。弱視不僅造成視力低常,而且會危及到雙眼視功能的正常發育,造成三級視功能缺陷。比如Titmus或TNO等近立體視異常,或者,在用同視機進行視功能檢查後發現,患兒沒有Ⅲ級立體視功能,Ⅱ級融合功能範圍小或不能融合,甚至沒有Ⅰ級同時視功能。雙眼視功能是人類具備的高階視功能,保證兩眼相互配合,在工作生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一功能受損或喪失將影響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

  弱視的治療;

  屈光矯正原則

  1,伴有內斜視患者,遠視眼首次配鏡要足矯,近視眼給予獲得最佳視力的低度數處方。

  2,伴有外斜視患者,遠視≤+2.5D一般不需配鏡;>+2.5D給予獲得最佳視力的低度數處方,減少量一般不超過1/3。近視眼按驗光結果足矯。

  3,不伴有斜視患者,一般根據最佳矯正視力,按驗光屈光度減少1/3至1/4確定眼鏡處方。

  遮蓋療法

  遮蓋健眼,強迫弱視眼注視。是治療弱視的首選方法,適合於中心注視及旁中心注視患者。

  1,常規遮蓋:全天遮蓋,根據年齡及視力情況決定遮蓋及開啟的間隔天數。

  2,部分時間遮蓋:每日遮蓋健眼數小時不等。

  3,不完全遮蓋:用半透明貼膜貼附於健眼鏡片上,使健眼視力低於弱視眼視力2行以上。

  遮蓋方式的選擇由專業醫生根據病人具體情況來決定。

  在遮蓋治療基礎上可以輔助一些精細訓練,如穿針、描畫、扎板、弱視儀或訓練光碟、軟體中的精細目力作業等,均可以起到幫助弱視眼提高視力的作用。

  視刺激療法***CAM視刺激儀治療***

  1,平時不遮蓋,只有治療時才遮蓋健眼,或兩隻弱視眼分別遮蓋進行非遮蓋眼訓練。一般一次訓練7-10分鐘。

  2,適合於黃斑中心凹注視性弱視,輕中度弱視,及伴有近視眼的弱視患者。雙眼屈光不正性弱視效果最好。

  其他治療方法

  1. 壓抑療法: 利用過矯或欠矯鏡片以及每天滴阿托品眼膏以壓抑健眼功能, 弱視眼則戴正常矯正鏡片看遠或戴過矯鏡以利看近。其優點是無需蓋眼, 可防止遮蓋性弱視,也適用於隱性眼震弱視患者,不足之處是療程長, 費用高, 且不如傳統遮蓋有效。

  2. 後像療法: 用強光炫耀旁中心注視眼的周邊部視網膜, 包括旁中心注視區, 使之產生抑制, 同時用黑色圓盤遮擋保護黃斑, 使其不致受到強光的炫耀, 然後在室內閃光燈下訓練以提高弱視眼黃斑功能, 這種療法稱為增視療法。在治療期間, 平日也應遮蓋弱視眼, 防止旁中心注視鞏固。治療時遮蓋健眼。每次治療完畢仍蓋旁中心注視眼, 待弱視眼轉變為中心注視後, 改用傳統遮蓋法繼續治療。在 1950 年前後, 後像療法極為盛行, 但目前已很少使用, 因該法費人力, 耗時間, 裝置昂貴, 又不適用於學齡前兒童。操作不到位也很難達到效果。

  3. 紅色濾光片療法: 已基本不用。

  弱視的綜合治療

  根據弱視的型別、程度、注視性質、患者年齡、以往治療情況等,為患者設計一套綜合治療方法往往比單一療法能夠取得更好療效。綜合療法的制定和療效則有賴於醫生的專業經驗,醫院的醫療水平,以及患者和家長的依從情況。

  藥物治療

  近年來有使用藥物治療弱視的醫療嘗試,也有報道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別是對於大齡弱視患者,有醫生願意嘗試使用一些口服藥物輔助弱視治療。確切療效及機制尚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