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要注意什麼誤區

  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喝水可以幫助人加快新陳代謝。但是喝水也是有講究的。你知道喝水的飲食禁忌有哪些嗎?你知道喝水的最佳時間嗎?你知道喝水的好處和壞處嗎?今天學習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喝水的五大誤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喝水的五大誤區

  1、喝水並非越多越好

  成人每天要消耗至少2500毫升的水,這些水並不都是“喝”進去的哦!

  其實我們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了,比如蔬菜,90%都是水分,水果中80%都是水分,魚和肉類也含有70%的水分。

  除去這些,我們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也就足夠啦! 否則物極必反,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水並非越純越好

  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的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易引發疾病。

  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的,而純淨水呈弱酸性,如果長期飲用弱酸性的水,體內環境將遭到破壞。

  此外,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

  大量飲用純淨水,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和兒童、孕婦更不宜長期飲用。

  3、礦物質含量並非越高越好

  礦泉水因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些礦物質而深受喜愛。不少消費者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

  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但礦物質含量高並不能完全說明水的活力強。反之,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還會危害人體健康。

  例如,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毫克/升~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4、每天真的要8杯水嗎

  科學家們說,整天大口大口地或小口地喝水對健康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好處。

  那麼,每天八杯水的標準建議又是從哪裡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腎臟專家斯坦利戈德法布博士說:“沒有人準確知道。”

  5、喝水能清除毒素

  腎臟過濾我們血液迴圈中的毒素,然後毒素通過尿液排出。但問題是,每天和過量的水真的能提高腎功能?

  “不能”戈德法布說,“實際上,喝大量的水能夠驚人地降低腎臟的過濾能力,這種衰退雖然細微,但確實存在。”

  喝水的最佳時間

  1、早上起床後

  人體水分每晚約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後會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

  在尚未進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溫的白開水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釋,改善夜間脫水。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加一片新鮮檸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應該抿兩口再睡覺。

  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

  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緩解該現象,從而降低發生腦血栓的風險。

  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

  3、洗澡後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覺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

  殊不知,洗熱水澡後,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會比平時快些。

  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應該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溫水。

  4、飯後半小時

  飯後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

  建議一般人飯後半小時飲水,200毫升左右。喝時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則頻繁、大量飲水容易燒心。

  容易燒心的人宜在飯後2—3小時,每間隔20—30分鐘喝3—4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