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必備養生菜

  中醫學亦認為人們在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 因此多吃養生蔬菜可助你安渡秋天。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必備7大養生菜

  強腎植物:黃秋葵

  要說蔬菜的功效,現在最有名的要數黃秋葵。它開黃色的花朵,果實有點像辣椒,用油炒,特別是炒雞蛋,很好吃。

  這種蔬菜不太常見,但最近聲譽鵲起。為什麼?經科學家研究,黃秋葵強腎健體的功效,在蔬菜中非同一般。

  臉上不長痘痘:生菜和苦瓜

  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含水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於面板補水,對因胃腸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瘡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苦瓜富含粗纖維、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素,它含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質,不但能夠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還能清除體內毒素,幫助排毒。

  避免消化不良:韭菜和香菜

  韭菜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硫化物和膳食粗纖維。食用韭菜,可以起到消食導滯、除積健脾、促進食慾的作用。

  香菜香味獨特,具有刺激食慾、增進消化等功能。中醫認為,香菜有溫中健胃的作用,適當吃點香菜可以緩解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深綠色、棕紅色蔬菜,天天吃一斤

  秋天乾燥,所以要多吃綠色葉菜,因為維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處。一個成年人,每天最少得吃一斤蔬菜。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莧菜、胡蘿蔔等深色蔬菜,它們和棕紅色蔬菜一樣,不僅維生素含量多,胡蘿蔔素含量更高。而胡蘿蔔素是人體一寶,中醫認為它可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治療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症等有較好療效,故被譽為“東方小人蔘”。用油炒熟後吃,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間接消滅癌細胞。

  特別提醒的是,辣椒等辛辣食物,要少吃。

  白色蔬菜,養陰生津

  白色蔬菜可養陰生津,如蘿蔔、花菜、百合、山藥等。夏天津液損耗嚴重,現在剛開始入秋,要多吃些養陰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較濃。秋天茄子性涼,不利脾胃。初秋養生,還有一個講究是“健脾化溼”。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秋天,人體必須先把脾胃養好了,才能為冬天做好準備。秋天的茄子性涼滑,脾胃虛寒不宜多吃。而吃南瓜就對脾胃很有好處。

  藕是東方蔬菜之王,抗衰老

  秋天可吃點蓮藕,“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富含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抗衰老”。

  另外,把藕加工至熟後,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消淤、清熱的效能,卻變為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

  秋季養生茶推薦

  青草茶

  虛熱、體寒不宜飲用。休息不好時,人會口舌乾燥、嘴角生瘡,此時喝青草茶,收效甚微。因為,因勞累產生的是虛火,而青草茶是涼茶,以清實火為主。

  因此,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及經常手腳冰涼的人不宜服用此茶。由於青草茶含利尿成分,腎功能不全者也不宜多飲。

  聰明飲茶法:若為暑熱、實火者,一週可飲用2~3次,最好在正午,即人陽氣旺盛時飲用。

  黃芪枸杞紅棗茶

  適合體質虛弱的人。這款茶可提高免疫力,但其藥性溫熱,適於氣血兩虛、脾胃虛弱者,比如有感疲乏無力、手腳冰冷、食少便溏及體虛多汗等症狀。

  而積滯、陰虛陽亢的人,比如有便祕、高血壓、細菌或病毒感染、咽喉腫痛症狀者不宜飲用,以免“火上澆油”。

  聰明飲茶法:黃芪15克,枸杞10克,紅棗兩枚水煎服用,見效停。

  玫瑰花茶

  體虛之人越喝越乏力。玫瑰花可疏肝解鬱、醒脾和胃、活血止痛,多用於調經、安撫情緒等。

  但玫瑰花氣味芳香,性溫燥,容易耗傷氣陰,所以氣陰不足、血虛血燥者,比如容易疲勞、出汗、口乾舌燥、面色蒼白、面板指甲乾燥的人一定要慎用。

  聰明的飲茶法:沸水沖泡乾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棗、或根據體質與紅茶或綠茶同飲。

  決明子茶

  常拉肚子的人謹慎服用。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血脂、降血壓、利尿等作用。但服用決明子有噁心、腹脹及腹瀉等不良反應,大量服用甚至可引起中毒反應。

  因此,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不宜服用;低血壓、胃潰瘍者也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高血壓患者,與降壓藥合用時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9~15克決明子煎煮或沖泡,不可長期飲用。可與菊花茶同用,明目、降壓效果更佳。

  甘草茶

  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人忌用。甘草味甘性平,臨床上凡咳嗽,皆應用甘草。又因其是天然的甜味劑,所以很多人喜歡沖泡甘草作為代茶飲。

  但甘草味甘,能助溼壅氣,令人中滿,所以溼勝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此外,長期大量使用甘草可出現水腫、高血壓、低血鉀、四肢無力、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

  因此,腎病、高血壓者慎用甘草,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甘草多配伍應用,代茶飲一般為利咽方,用於急慢性咽炎。

  如甘草5克,羅漢果9克,桔梗、麥冬各3克,胖大海2枚,加入適量冰糖;服用後,症狀緩解應立即停止飲用,一般不超過三天。

  菊花枸杞茶

  體寒者不適宜。菊枸茶甘甜爽口,入肝經,可明目。菊花性微寒,用於疏散風熱,常用於發熱、頭痛眩暈等症狀;枸杞藥性平和,養肝明目。

  但體寒的人需慎用,具體表現症狀為手腳冰冷、臉色蒼白、怕冷、怕吹風等。枸杞亦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枸杞、菊花各10克,以沸水沖泡,一週2~3次。

  龍眼紅棗茶

  感冒咳嗽者避免喝。龍眼紅棗茶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緩解面色萎黃、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但龍眼肉***俗稱桂圓***藥性甘溫易助熱,所以內有實熱及陽氣盛者忌用,久服易上火。

  聰明的飲茶法:龍眼肉20克、紅棗***去核***5枚,水煎或熬膏均可。

  人蔘製品

  上品藥不可濫用。人蔘性微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能補充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改善衰老。

  但人蔘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特別是陰虛火旺,有出血傾向的人不宜服用。

  此外,人蔘不可與蘿蔔、綠豆、螃蟹及強鹼性食物,如茶、葡萄、海帶等同時服用,也不可與藜蘆、五靈脂、皂莢同服。

  聰明的飲茶法:取人蔘3~9克,從小劑量開始,若無不適反應可緩慢增加劑量。

  根據自身體質選擇人蔘製品,如煲湯、熬粥、泡酒,宜清晨或上午服,以免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