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論文

  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利分配行為並不能提高整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優化研究

  【摘 要】 隨著證監會等監管部門的一系列推動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相關法規的出臺,在全部上市公司中,進行現金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比例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但是,上市公司進行股利分配,不是真正出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動機。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利分配行為並不能提高整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文章從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現狀出發,結合西方股利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現狀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優化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 現金股利; 優化

  股利政策與籌資決策、投資決策是公司財務管理領域的三大核心戰略。股利政策是公司在平衡內外部相關利益者關係的基礎上,制定的如何將企業的淨利潤在企業內部和投資者之間進行分配而採取的方針政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包括法律因素、債務契約因素、股東因素、公司因素和行業因素等。隨著監管部門一系列推動企業現金股利分配的法規的出臺,上市公司的分紅行為逐漸興盛起來,但是,分紅越多,就代表其發展前景越好嗎?上市公司是真正出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動機嗎?本文從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現狀出發,分析股利分配現狀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優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議。

  一、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現狀

  ***一***現金分紅比例具有階段性特點

  本文對我國上市公司從1992年到2008年現金分紅比例狀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如表1。

  從表1分析可見,中國股票市場實施現金分紅具有階段性特點:1992—1995年,分紅比例約在60%~80%之間,原因是我國股票市場剛剛啟動,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市,把大量的資金分配給了股東。1996—1999年,分紅比例下降為30%左右,這一階段,國家的通貨緊縮政策使得上市公司資金的募集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分紅比例急劇下降。2000年分紅比例大幅度上升,至2008年,維持在47%~60%的比例。隨著監管部門關於上市公司強制性分紅的法規的陸續出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比例逐年上升。這說明,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比例提高是受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政策影響的。

  ***二***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

  國外成熟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一般都傾向於保持股利政策的穩定性。從國外的情況來看,英國、美國都推行穩定的股利政策。穩定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良好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體現。但我國上市公司無論是股利分配形式還是股利支付率的比例,都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陳燕***2009***對2002—2006年度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連續性進行了統計。2003年前上市的512家公司在2002—2006年五年間每年都分配股利的僅僅佔32.42%,2004年新上市的38家上市公司中連續四年分配的只有5.26%,2006年上市的12家只在2005年分配了一次。這說明,大多數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制定上缺乏長遠的規劃,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真正考慮投資者的利益,不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三***股利政策訊號沒有有效反映公司實際業績

  訊號傳遞理論認為,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支付向外部利益關係人傳遞有價值的訊號,穩定增長的股利代表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股利下降代表公司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不充裕。但是我國上市公司在決定是否分配現金股利時,主要是依據公司短期盈利指標,較少考慮公司長遠的發展能力,從而導致投資者行為短期化和股票市場的非理性波動。

  二、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現狀的成因

  ***一***管理層或大股東的利益攫取行為

  現代企業是股東、管理層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結合體。各方的利益目標並不一致,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過度集中決定了實際控制企業的大股東或管理層由於擁有控制權而獲得私人收益,這可能損害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現金股利決策是公司實際控制者用來侵佔其他主體利益的隧道之一。蘇力勇***2010***通過對上市公司佛山照明“現金奶牛型”股利政策的分析發現,該公司持續高水平的分紅並沒有給投資者帶來顯著的收益,反而由於關聯交易比例的逐漸增大,可能存在內部人的利益輸送隧道。

  ***二***滿足公司進行再融資的條件

  按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08年10月釋出的《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規定,發行新股的上市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平均可分配利潤的30%。所以,近年來,上市公司積極進行現金分紅,大部分是為實現增發配股而制定的股利政策,而不是真正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三***降低公司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代理成本

  現代公司制企業基本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組織形式,根據自由現金流量假說,如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較強而且現金流量比較充裕,實行不分配現金股利或分配較少,管理層可能利用多餘的現金流量進行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損害股東的利益,增加代理成本;而發放現金股利,可以減少管理層對現金流量支配的自由度,如果公司需要再融資,可以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接受資本市場的有效監督,從而降低代理成本。

  三、優化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的建議

  ***一***完善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較短,不規範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上市公司必須完整披露股利分配的內容,包括股利分配的依據、動機及長遠規劃,如果不分配,要披露不分配的原因、獨立董事的意見等,讓投資者能真正透過股利政策瞭解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以便於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二***與再融資相掛鉤的分紅條件不應“一刀切”

  在我國上市公司普遍沒有分紅積極性的情況下,監管部門自2001年出臺的若干強制分紅法規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應,分紅與再融資進行掛鉤可以有效制約上市公司以圈錢為目的,置投資者利益於不顧的融資行為。但是與再融資相掛鉤的分紅條件如果“一刀切”,會影響整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如果公司成長性好,盈利能力也非常強,而且未來沒有較好的投資機會,那麼強制分紅能夠促使現金流出這些公司;如果公司成長性較好,但是盈利能力低,而且未來有較好的投資機會,那麼強制分紅就會剝奪其未來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因為再融資之前必須按證監會的要求分紅,而為了未來發展進行的再融資如果進行股權融資,就會大大提高資金成本,由此降低公司未來專案的盈利能力。鑑於行業因素是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監管部門可以分行業根據上市公司實際情況來實施這項政策。   ***三***大力發展債務資本市場

  呂長江***2002***認為,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股利分配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互作用關係。由於債務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上市公司更傾向於利用內部融資,提高留存收益比例而採用較低的股利支付率。適度的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發揮財務槓桿效應,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債權人的監督機制,緩解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衝突,有利於改善企業治理結構和提高資金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四***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我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存在著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利用控股地位侵害中小股東利益問題,這是由我國上市公司國有股占主導地位的股權結構決定的,這也是不穩定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所以,為了從根本上規範公司的治理結構,應實現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權結構,形成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制衡關係,從根本上重視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五***上市公司應制定穩定的股利政策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公司不分紅,或者分紅也是為了滿足再融資的要求,股利政策的制定沒有長遠規劃,這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加重了證券市場的投機氛圍。所以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實際的經營狀況結合所處行業對股利分配政策制定中長期規劃,保證現金股利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便企業有良好的市場形象,增強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逐漸培育起理性的投資理念,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有效的發展。

  ***六***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為了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獨立董事制度的全面引入始於2001年8月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但實踐中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不強,地位沒有保障。第一,在法律層面,對於獨立董事制度未作出明確規範,包括地位、性質、職權等方面。第二,在公司層面,由於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獨立董事在行使監督權時,不同程度地受到內部控制人的干涉和影響。所以要完善獨立董事的選聘機制,增加獨立董事的數量,提高獨立董事的專業性標準和獨立性標準,保證獨立董事的獨立性。

  【參考文獻】

  [1] 王會芳.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J].證券市場導報,2011***3***.

  [2] 蘇力勇.基於資源配置視角的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研究[M].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

  [3] 陳燕.國有企業的股利分配:來自上海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09***8***.

  [4] 魏剛,蔣義巨集.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問卷調查報告[J].經濟科學,2001***4***.

  [5] 李增福,唐春陽.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業差異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4***9***.

  篇二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摘 要:股利來自於上市公司的盈利部分,股利與股份所有者、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之間的關係密切。股利政策就是公司盈利分配和留存之間的分配方式,合適的股利政策分配不僅能夠保證股東的切身利益,又有利於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股利政策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是企業最核心的財務問題,應該並且必須受到上市公司各層領導的重視。本文簡要介紹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普遍存在的缺陷,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對改進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出簡短而理想化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股利分配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其餘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至今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其相關政策和制度都以基本建立並日趨完善。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包括股利政策、籌資管理政策和投資管理政策,三個政策相輔相成不可分割,股利政策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股票價格是反映一間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然而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很多缺陷狀況,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研究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狀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國走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發展道路,正是我國的發展道路決定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在分配形式和分配數量上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大有不同,這種屬性是一把雙刃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在某些方面也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產生不利影響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不成熟,二是我國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具有社會主義的特殊性。

  一、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1.股利政策存在波動性

  對比我國的上市公司,國外的上市公司往往有著更為良好的公司形象,因為國外資本主義國家的上市公司有著更為成熟的資本市場經驗,他們對自己的股利政策都這有者極為詳盡的階段性計劃,能夠確保股利政策順利推行保持良好的股市收益。股利是上市公司經營者對投資者一種經濟補償,穩定的股利收入是上市公司應盡的義務。然而現階段我國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沒有長期的發展目標,無法對本公司的發展狀況進行長遠規劃,股利分配明顯波動,總的來說,股利政策缺乏戰略性指導。上市公司的盲目從眾現象明顯,為迎合市場需求盲目更改股利分配的現象普遍發生。1996年分配股利的公司僅僅佔有上市公司總數的4.5%,到200年分配股利的公司僅僅佔有上市公司總數的比重也才達到7.41%,近些年來的增長也並不明顯。按以往使的資本市場經驗來看,股利政策才是融資和再投資政策的嚮導,然而我國很多上市公司都根據再投資行為決定股利分配的方式和多少。這種波動缺乏穩定性的股利政策使得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頻繁多變,減弱了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限制了金融市場資訊傳遞的自由性,極可能導致股價波動頻繁,金融市場混亂甚至崩盤。對上市公司本身來說,會導致財務計劃混亂,造成財務危機,在危機來臨時處於被動地位,影響公司長久發展。

  2.股利支付率低,不分配現象較嚴重

  衡量我國上市公司支付情況的兩個重要指標時股利支付率和股利率,鼓勵路是指股東投資股票通過股利分紅得到的投資收益比率,股利支付率是指上市公司稅後經營收益分配給股東的份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保持穩定,但平均支付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放眼世界來說,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和股利率處於偏低水平,遠遠低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甚至低於菲律賓、南非等發展中國家。此外,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還存在一個顯著問題,那就是鼓勵不分配現象盛行,從1994年到1999年,不分配股利的公司從不到百分之十驟增至60%,2000年至2001年呈現下降趨勢,在這兩年間不分配股利的公司比例最低是達到34.8%,然而2002年又增加至42.5%。如果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那麼股利都到了哪裡去了呢?其實很多上市公司都傾向於把股利分配作為一種股本擴張的方式進行送股並配股,這種方式在短期內會給上市公司帶來比股利分配更高的經濟收益,但是從長期來水,過度頻繁的送股配股行為導致股票淨資產和盈餘的下降,無法達到股票購買者的心理預期,損害公司信譽和形象,增加企業經營者負擔,使企業發展束手束腳,干擾市場正常發展秩序影響國家經濟健康發展。

  二、問題出現原因

  1.政府過度干預,市場資訊傳遞缺陷

  我國的證券市場起步於改革開放後,相對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滯後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所以無論是在市場制度、市場法規,還是市場資訊傳遞和信貸中介發展方面都還是十分不成熟。證券市場成熟於自由的資本主義市場,自由經濟的指導思想為證券市場快速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但是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幹預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需要。現階段我國由於國情需要,對股票市場存在過多引導和干預,是股票市場進入了“政策性”的發展深淵。帶有很強的“政策性”干預是我國股票市場在資訊傳遞方面存在很大缺陷,部分上市公司動用關係利用種種手段掩飾賬務缺陷,使得資訊洩露、資訊失真等情況時有發生。錯誤的資訊干擾了廣大股民的股票投資方式,往往會使得弱小股民在股票市場上血本無歸。

  2.上市公司發展不成熟

  上市公司發展不成熟體現在很多方面,一公司盈利較差;二股權結構不合理;三公司人事結構不合理;四資金來源通道不通暢。若上市工資沒有足夠的盈利作為保障,自然就沒有多餘的利潤進行股利分配。在金融市場上,企業間相互拖欠的情況十分普遍,雖然企業的賬面盈利不菲,但是面對大量的資金需口,企業賬面上能夠流動的資金往往只是捉襟見肘。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包括國有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和社會流通股,前三者都是不在社會上流通的,二社會流通股只是掌握在少數小股民手中,力量十分薄弱,對大股東的行為方式毫無影響力可言。上市公司在股份制改革的過程中“內部做大”,身為企業內部人員往往可以通過便利操縱股票價格獲得不菲收入。我國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傾向於內部利潤和股權融資,當前經濟發展不景氣,資金來源缺口大,利潤不好自然使得很多企業“捨不得拿出更多粥分給別人”

  三、改進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建議

  1.改善股票市場交易環境

  要改善股票市場環境,政府首先要以身作則,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力度,加強政府監管規範市場經濟行為,特別是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經濟活動的監督,嚴格立法,對於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嚴厲打擊並依法給予懲處。廣大股票投資者是股票交易市場的主要構成部分,提高投資者素質對於改善股票交易市場環境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可利用這一需求對廣大股票投資者進行培訓,不斷優化其投資理念和專業眼光,杜絕盲目投資和跟風投資,提高投資者的專業素養,促進股利政策分配結構優化升級。

  2.樹立持續發展觀念,提高鼓勵決策的科學有效性

  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樹立持久長遠的科學發展理念,以企業長久的發展目標為基礎對自身企業的股利政策進行合理規劃,協調好盈利分配和留存之間的關係,使股利政策執行和企業發展進度同步。結合本國證券股票市場和世界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對股利政策進行不斷調整。此外企業還要善於抓住機遇促進企業盈利穩定持續增長,加強企業賬面可流動資金的管理,確保財務制度合理化,以防止資金短缺而導致股利分配不均的狀況出現。

  四、小結

  總而言之,股利分配政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作為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必須重視合理優化股利分配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上市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保證國家經濟市場的穩定性,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 胡國柳,李偉銘,蔣順才. 利益相關者與股利政策:代理衝突與博弈[J]. 財經科學. 2011***06***

  [2] 李春玲,蔣順才. 控股股東股利分配行為的監管博弈[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1***03***

  [3] 歐陽小明. 對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J]. 會計之友***下旬刊***. 2010***10***

  [4] 張彥明. 博弈論在股利政策中的應用[J]. 財會研究.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