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畢業論文

  股利政策一直備受學術界和實務界的關注。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上頻頻出現上市公司“高分紅”的現象。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摘要:股利政策一直備受學術界和實務界的關注。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上頻頻出現上市公司“高分紅”的現象。本文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貴州茅臺作為“高分紅”上市公司的典型,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分析支撐其高股利政策的原因,並通過對外部政策環境、投資情況以及股票市場反應的考察,解釋了貴州茅臺為什麼多年來可以堅持“高分紅”的股利政策。

  關鍵詞:股利政策 貴州茅臺 案例研究

  股利政策作為現代公司理財活動的三大核心內容之一,對其的研究一直備受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然而,雖然學術界已經提出諸多股利理論,但其對現實股利政策的解釋力度仍然有限,也無法指導實務界股利政策的制定。我國資本市場在過去20多年的發展中,2000年之前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吝於分紅,而在2000年後分紅的上市公司比例有所上升***徐愛莉,2013***,並出現上市公司“高分紅”現象。貴州茅臺自上市以來,其股利政策一直具有持續性、增長性和高股利的特徵。作為“高分紅”的典型代表,貴州茅臺十幾年來“高分紅”的原因是什麼?是大股東轉移資金“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還是一種合理的股利分配呢?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一、文獻回顧

  張孝梅、王勇***2011***指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不分配、少分配股利的現象普遍,股利分配政策大多受大股東的意願支配。由於近年來證監會將上市公司的融資資格和分紅方案掛鉤,導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再融資問題關聯密切。另外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較差,這主要是由於我國證券市場不成熟、上市公司利潤質量較差和股權結構不合理導致的。呂長江、韓慧博***2001***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股利分配傾向的主要因素有公司規模和資產結構、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股本規模和股本結構、代理成本和管理狀況、行業、盈利能力等。由於我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難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且存在大股東侵佔中小股東利益的現象,國內不少學者的研究延續了國外股利迎合理論和利益輸送假說的研究主線。劉峰***2004***基於五糧液的案例研究認為發放現金股利是大股東轉移資金的一種方式;周縣華、呂長江***2008***的研究結果表明儘管在股權分置改革的背景下,馳巨集鋅鍺控股股東通過股利分配仍然侵佔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張文龍等***2009***的實證結果也表明在股權分置制度下,儘管管理層希望現金股利成為約束內部股東的有效方式,但它卻淪為了控股股東的掠奪手段。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因為本文要回答的問題是“貴州茅臺為什麼連續多年‘高分紅’”,屬於“為什麼”類的問題範疇,因此適合採用案例研究方法***Yin,2002***。由於貴州茅臺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分紅”的股利政策,這在我國白酒行業乃至整個資本市場上都是罕見的,因此適合採用單案例研究方法***Yin,2002***。

  ***二***研究樣本。本文選取貴州茅臺作為案例研究樣本,主要是因為貴州茅臺自上市以來的股利政策在整個資本市場是罕見的連續“高分紅”政策,值得我們探索這背後的原因。貴州茅臺***600519***於1999年11月20日依據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號檔案,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發起人,聯合貴州茅臺酒廠技術開發公司等其他七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註冊資本為18 500萬元。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貴州茅臺是國內白酒行業的標誌性企業,主要生產銷售茅臺酒,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資訊產業相關產品的研製開發。其生產的茅臺酒是我國醬香型白酒的代表,享有“國酒”的美稱。下頁表1為貴州茅臺自2001年上市以來歷年的股利分配情況。可以看出,貴州茅臺自上市以來,每年堅持分配現金股利,股利政策具有很好的連續性。並且在2008年之後其每股現金股利水平一直保持在1元以上,確實是“高分紅”的代表企業。自2006年開始,貴州茅臺的分紅水平一直在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尤其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五年摘得“A股分紅王”的桂冠。

  ***三***資料來源和分析策略。本文涉及的財務指標和上市公司股票相關的資料來源於國泰安資料庫;與股利分配相關的資料資料來源於貴州茅臺每年的利潤分配報告;其他資料來源於貴州茅臺的年度報告。本文采取的分析策略是遵循案例研究的理論假設***Yin,2002***,從財務層面分析貴州茅臺分配現金股利的能力並從已有股利理論出發尋找貴州茅臺分配現金股利的動機。

  三、案例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對貴州茅臺2001年上市以來的盈利能力指標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營業收入、淨利潤和銷售淨利率均呈穩步增長的趨勢,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狀況相當可觀。2007―2013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在2012年甚至達到了45%。貴州茅臺的每股收益雖然有些波動,但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上升幅度較快,2013和2014年分別高達14.58元/股、13.44元/股。其每股現金淨流量在大多數年份也都高於每股收益,貴州茅臺的盈利質量可見一斑。

  ***二***償債能力分析。通過分析貴州茅臺2011―2014年的償債能力指標,發現其償債能力十分可觀。其資產負債率多年以來都維持在20%―30%之間,2014年更低至16%,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流動比率自2007年開始維持在3.0以上,2014年甚至達到了4.51。速動比率自2007年起一直保持在2.0以上水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現金比率,自2007年開始一直維持在2.0左右,近兩年還達到了2.23、2.63。據貴州茅臺2014年年報,其貨幣資金從2001年上市時的19.56億元猛增到277.1億元,而且流動負債多為應付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稅費等經營性負債以及預收賬款這種不需要實際用現金償還的債務,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都很少;而其非流動負債僅有一項1 777萬元的專項應付款,也沒有任何的長期借款。由此可見,貴州茅臺負債水平較低,現金十分充足,償債壓力甚小,償債能力極強。    ***三***發展能力分析。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包括總資產增長率、淨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考慮到發放現金股利,特將現金資產增長率也納入衡量貴州茅臺發展能力的指標。結果發現,自上市以來不論是總資產、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貴州茅臺都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發展勢頭強勁。2011―2013年,總資產增長率分別為0.36、0.29、0.23;淨利潤增長率為0.73、0.51、0.14;營業收入增長率為0.58、0.44、0.17。其中被視為企業生命血液的現金資產也隨著企業總資產的擴大呈逐年遞增趨勢,2011―2013年的現金資產增長率分別為0.42、0.21、0.14。由此可見,貴州茅臺的發展迅速、健康,發展前景可觀。

  綜上所述,貴州茅臺自2001年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總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也穩步提升,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良好。此外,貴州茅臺在發展過程中大多利用自有資金髮展,短期和長期負債較少,償債壓力較小。因此,從財務層面來講貴州茅臺有足夠的資金能力來支付現在以及未來的現金股利。

  ***四***外部政策引導。分析一個企業為什麼採用某種股利政策,不僅要考慮其內部因素,也要分析外界因素對其是否有影響。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對股利政策的選擇本屬於公司自治權利的範疇。但由於我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存在大量大股東侵佔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為了保護我國中小股東的利益, 2008年10月9日我國頒佈的《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中規定,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符合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可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的重視力度逐漸加大,由最初的“合理解釋”“現金或股票方式”發展到“現金方式”。為了遵循外部政策的指導作用,貴州茅臺在其公司章程第一百六十三條中明確寫道“公司採取現金、股票或者法律允許的其他方式分配股利。公司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方法,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在公司盈利、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應不少於最近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公司可以進行中期分紅。”

  ***五***外部投資機會。既然貴州茅臺在其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在公司盈利、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發放現金股利,可見其是否發放現金股利的條件有兩個:第一是公司盈利;第二則是在滿足公司的投資需求後仍有可分配的現金流來發放現金股利。前面的盈利能力分析已經表明貴州茅臺滿足發放股利的第一個條件。

  通過閱讀貴州茅臺近幾年的年報發現,處於穩定增長期的貴州茅臺的投資主要用於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專案建設,對外投資專案較少。而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專案建設大都使用募集資金投資,使用自有資金投資的專案較少。因此,高盈利給公司帶來的鉅額貨幣資金大量地處於閒置狀態,公司的現金流完全可以在滿足投資需求的前提下為股東們分配現金股利。貴州茅臺2011―2014年使用自有資金投資的情況如下:2011年投資額為167 274.50萬元,相比2010年增長5.1%,但仍僅佔當年平均貨幣資金的10.74%;2012年投資合計136 890萬元,佔當年平均貨幣資金的6.79%;2013年投資194 795萬元,佔當年平均貨幣資金的4.12%;2014年投資149 525.1萬元,佔當年平均貨幣資金的5.65%。

  ***六***樹立良好形象,降低代理成本。2012―2014年貴州茅臺分別發放現金股利66.64、45.41、51.09億元,佔各年末貨幣資金的30.21%、18.03%、18.44%。貴州茅臺每年高額的現金股利,確實是對投資者的投資回饋。既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降低了股東和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也為公司的再融資創造了良好的聲譽。

  表2反映了2011―2014年貴州茅臺股利政策宣告當天的市場反應情況。可以看出,近幾年股利宣告日當天貴州茅臺的股票收益率均為正值,高於市場收益率,產生了正的超額收益率,表明貴州茅臺股利政策的選擇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四、結論與啟示

  綜上所述,貴州茅臺持續十多年的“高分紅”政策並不是其“掏空”上市公司或轉移資金的手段,而是在具備高質量的盈利水平和良好的發展水平下,在滿足公司正常投資需求的前提下采取的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貴州茅臺的股利政策降低了投資者和公司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營造了良好的投資關係;其對投資者合理的投資回報贏得了廣大投資者的信賴,增強了市場信心,為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股利政策的制定是個系統工程,企業應該根據所處生命週期的投資需求和融資渠道,結合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質量,並考量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等來制定企業的股利政策。在滿足自身長期健康發展的前提下,企業如仍有充裕的資金,一定要做到“有利願分”。因為從長遠來看,企業的利益和股東的利益是一致的,積極的股利政策是一個雙贏決策。S

  參考文獻:

  1.呂長江,韓慧博.股利分配傾向研究[J].經濟科學,2001,***6***:45-52.

  2.劉峰,賀建剛,魏明海.控制權、業績與利益輸送――基於五糧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8***:102-110.

  3.周縣華,呂長江.股權分置改革、高股利分配與投資者利益保護――基於馳巨集鋅鍺的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08,***8***:59-68.

  4.張文龍,李峰,郭澤光.現金股利――控制還是掠奪?[J].管理世界,2009,***3***:176-177.

  篇二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對比分析

  股利分配政策的核心問題是:就公司的當期盈餘而言,將多少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將多少保留下來準備再投資用,從而使未來的盈餘源泉可以繼續下去。股東一方面希望分紅,另一方面又希望每股盈餘在未來不斷增長。二者有矛盾,前者是眼前利益,後者是長遠利益。因此,在公司經營中股利政策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選擇是否合理關係到公司融資渠道的暢通與否、融資成本的高低以及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本文擬對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為進行比較,並從中發現一些問題。

  一、美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現狀

  據統計,美國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較高,也就是說淨利潤的大部分都分配給了股東。原因主要有:第一,美國上市公司的自有資本率比較高,股東的力量相對比較強大,使得經營者在經營方向和利益分配方面必須按照股東的價值最大化安排;第二,美國的資本市場相對比較完善,此外美國上市公司外部直接融資能力很強,當一個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張時,公司間的兼併收購則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公司必須採取高股利政策。這樣既可以穩定股東的情緒,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又能夠達到保護自己、抵禦惡意收購的目的。

  股利支付的形式主要有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美國公司回報股東的一般方式是現金股利,較少採用股票股利的方式。股利支付率一般在50%以上,佔公司現金流量的20%左右;而採取股票股利分配形式的上市公司所佔比重還不到15%。此外,上市公司通常是按季度分配,每年發放四次股利,按年度或半年度分配的則比較少。多年來,美國絕大多數公司都堅持高比率的現金股利分配形式,這也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一個突出特點。

  美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相信訊號傳遞理論,即他們相信股利政策的實施會給外界傳遞一種資訊。穩定的股利政策能夠將公司穩健成長的資訊傳遞出去,以此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所以不會輕易削減股利。一方面有些上市公司在某一年度出現股利分配困難時,甚至會採取舉債發放股利;另一方面在事先確定了股利分配率,但當期贏利出現出乎意料的大幅增長時,上市公司也不會立即大幅增派股利,而是在以後年度中逐漸提高股利支付水平。

  美國是英美法系國家,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很普遍。從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股票回購已經成為公司向股東分配利潤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回購方式向股東支付現金的比例與現金股利幾乎達到了一樣的水平。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主要動機是將其作為股利的一種替代方式,但由於回購不會稀釋每股的價值,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其用作管理層認股權計劃,並制定相應的股票期權來激勵管理層。通過回購股票向股東分配利潤,同時還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權益負債率,優化了公司的資本結構,因而它很受股票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的歡迎,而且美國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低於股利所得稅稅率,所以股票回購也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青睞。

  二、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現狀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是多樣化的。就目前而言,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主要有現金分紅、送紅股、轉贈股本三種,此外在此基礎上又派生出了把派現、送股與轉增股本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再加上配股,使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呈現複雜多樣性。在多樣的股利分配方式下,我國上市公司更青睞於股票股利,而現金紅利比例則相對比較低。

  與美國的現金分配方式相比,我國上市公司採用股票股利分配方式的原因在於:第一,籌集資金的需要。一些上市公司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因為自身規模較小或受新股額度的限制,需要儘可能地擴大總股本規模。在符合證監會對配股的要求時,就可以通過配股籌集更多的資金;第二,當前我國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比較小,這些公司需要加速擴張來增強自身的實力,除送紅股以外,利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也成為股本的增加部分,所以上市公司在面臨現金短缺而又需要派發股利的情況下,往往會採取股票股利的方式。同時,在我國股票市場中,有送股題材的個股在訊息還沒有公佈時就受到市場的追捧和普遍歡迎。上市公司和投資人都認為:股票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受到股利分配行為的影響,送股優於派現,多送優於少送;另外,還有資本公積轉增。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既缺乏穩定性又缺乏連續性。缺乏穩定性表現在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時高時低,波動較大。缺乏連貫性表現在分配形式變化不定,有時只派現,有時只送股,有時既派現又送股,有時則不分配,毫無規律可循,使得投資者很難把握公司未來的股利政策。能夠連續五年以上發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較少,而能夠連續五年以上發放現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則更少。

  三、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差異分析

  ***一***股權結構差異。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較分散,個人股的比重最大,一般在50%以上,其次是法人股約佔30%,其餘是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持股。而我國由於某些歷史原因,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制來的,呈現公司國有股“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制並存的狀態。據資料調查顯示,股份制改造後,國家法人股都在50%以上,要不就是國家獨攬大權,操縱企業。根據股權結構理論可知:股權結構越集中,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結合越緊密,代理成本也越小,管理層越傾向不支付股利的政策。根據該理論,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成熟,上市公司應該著手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減少部分國有股,使股權結構向多元化、分散化發展,此外,應發揮獨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增強中小股東的話語權。例如,與其他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進行股份置換,減少大股東對單隻股票的持股數量;限制最大表決權;開闢國有股、法人股轉讓市場等。

  ***二***資本市場成熟程度不一樣。由於美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供求相對平衡的成熟市場,所以投資者通過資本利得獲取收益的機會相對比較少,這就使得現金股利和股票回購成為最直接的獲益方式。而我國現在資本市場的狀況是供小於求,且規模有限,這就使得投資者更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外的其他東西,即投機動機遠大於投資動機,投資者買賣股票主要是為了謀取資本利得而不是股利,投資行為明顯趨於短期化。我國許多上市公司也正是看中了這點,所以制定出非理性的股利政策。因此,我國應該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絡,為股利政策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適度提高股利支付率,回報投資者;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使其成為股市的主導力量;對中小投資者進行培訓,提高其投資素質,從而樹立其理性正確的投資理念。

  ***三***利潤分配政策上的差異。根據美國《國內收入法》規定,美國上市公司在支付了優先股股利後就可以向普通股股東分配股利,充分體現了全體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原則。並且還規定,上市公司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累積的留存收益超過25萬美元的將被徵收重稅,這毫無疑問增加了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成本。而我國的新《公司法》規定,公司稅後利潤在支付優先股股利前還要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如果有虧損***,計提10%的法定盈餘公積金***當年累計額超過公司註冊資本的50%可不提取***,接著再計提5%~10%的法定公益金,如果經股東會決議,還可以提取任意的盈餘公積金,其比例就更不好把握。經過這樣的利潤分配程式後,即使有盈利的公司最後可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利潤也所剩無幾了。由此引發了我們的思考,股利政策實施的好壞與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是不可分割的,應健全、完善《證券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