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共同點

  在當今各國經濟中巨集觀調控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促進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進行巨集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使用,並對巨集觀經濟產生作用和影響,達到政府既定的目標。

  ***1***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屬於巨集觀經濟政策。巨集觀經濟波動是市場經濟的常態,財政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防範經濟波動,保持經濟穩定。經濟衰退與經濟繁榮狀態總會交替發生,引發諸如就業壓力大、通貨膨脹、投資波動、外貿失衡等嚴重的經濟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運用巨集觀經濟政策,間接作用於經濟,保持巨集觀經濟的穩定狀態,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正是政府經常使用的兩大經濟政策。

  ***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具有一致性。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進行巨集觀調控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有四個: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個目標的本質都是要保持一國巨集觀經濟的穩定。

  ***3***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財政政策發揮的是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用以對付大的與拖長的經濟衰退,只能作短期調整,不能長期大量的使用。貨幣政策則是通過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靈活的特點。由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是兩種長短不同的政策時效搭配,因而兩者可形成合力,對市場經濟的有效執行發揮調控作用。

  財政貨幣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針對性

  財政政策應更多地利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利用財政收支來控制資金流向,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同時通過稅制和社會保障措施,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有效調節整個社會收入構成。貨幣政策應當著重考慮未來經濟的走勢,避免出現通貨膨脹,通過各種手段抑制經濟過熱,在調整結構方面,貨幣政策應當通過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方式,推動經濟均衡發展。所以,在實施財政貨幣政策配合時,一定要注意兩者具有針對性的搭配使用。

  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

  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經濟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結構問題日益突出,內需不足,因此要實施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綜上分析表明,現實兩大政策的配合模式應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貨幣政策的效果,促使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差異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動所採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

  兩大政策調節的領域不同。財政政策調節的物件是財政收支,主要通過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來實現對國民經濟的調節。貨幣政策主要從流通領域出發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

  兩大政策對收入分配,利率,產出的影響不同。財政政策通過轉移支付和稅收等各種政策可以直接調節社會收入分配。貨幣政策直接調節貨幣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