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保健功效有哪些

  香椿嫩葉內富含大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以及大量揮發油和磷、鐵等礦物質,各種營養素比較全面、均衡。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香椿的保健功效:

  1 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且潤滑肌膚。所含的維生素C等有抗氧化作用,具有很強的抗癌功效。

  2 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殺蟲固精的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香椿還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香椿葉的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3 香椿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其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

  4 香椿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可抗衰老和補陽滋陰,故有“助孕素”的美稱。

  5 香椿具有清熱利溼、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食用香椿的禁忌:

  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復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香椿不宜和動物肝臟同食。香椿含維生素C,動物肝臟中的銅鐵離子極易使維生素C氧化而失效,導致營養成分大為下降。

  服用維生素K時不應食香椿。香椿所含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K有相互抵消作用,既使維生素K的治療作用降低,也使香椿的營養價值降低。

  虛寒痢疾者不宜食用香椿。香椿性平而偏涼,虛寒痢疾者適宜溫補,食用香椿會加重病情。

  香椿不宜久放,最好現買現吃,吃剩的熟香椿不宜隔天食用,放置時間一長,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加。

  香椿食用方法指南:

  香椿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炒食、醃製或涼拌,也可作調味食用。香椿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遠高於一般蔬菜;而香椿中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蔬菜,還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的危險,所以香椿如果食用不當會具有安全隱患。

  香椿發芽初期的硝酸鹽含量較低,隨著香椿芽的不斷長大,其中硝酸鹽的含量也在上升。剛從樹上採摘的椿芽立即食用最安全,而葉子一碰就掉的香椿,就會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香椿芽以穀雨前為佳,應吃早、吃鮮、吃嫩,民間有“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的說法,所以食用香椿最好在穀雨節氣以前食用,穀雨後食用的話,不僅香椿的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大大降低。

  食用香椿時焯燙可除去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將香椿在沸水中焯燙1分鐘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同時還可以更好地儲存香椿的綠色。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炸香椿魚,都先焯一下,可以極大地提高食用香椿時的安全性。由於香椿的香氣成分主要來自於香精油,它是不溶於水的成分,所以焯燙並不會明顯影響菜品的風味。

  速凍之前也要焯一下。香椿是季節性蔬菜,如果喜歡凍藏後食用,速凍之前也要焯一下。焯燙50秒鐘之後再凍藏,不僅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維生素C也得以更好地儲存。焯燙之後,裝入封口塑料袋,放在冰箱速凍格中,即可儲存1個月以上,保持嫩綠和芳香特色。

  醃製椿芽前要焯燙。焯燙之後再醃製,可以大大減少硝酸鹽含量,也就降低了醃香椿的危險,但是最安全的做法還是把焯燙後的香椿醃到一週之後,待亞硝酸鹽含量降低之後再食用。加入維生素C、茶葉等配料可以降低醃製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總之,吃香椿時,遵循嫩芽、鮮吃、焯燙、慢醃這幾個原則,就能保證吃香椿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