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患者不能吃哪些東西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骨質疏鬆是由患者常年累積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預防。注意和調理飲食是預防該病的一大關鍵。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不能多吃糖。多吃糖能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鬆症。

  2、要注意適量攝入蛋白質,但不能過多。攝入蛋白質過多會造成鈣的流失。根據實驗發現,婦女每日攝取65克蛋白質,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攝取98克蛋白質,則每日增加26克鈣的流失。

  3、不能吃得過鹹。吃鹽過多,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在實驗中發現,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尿中鈣量不變,若增加為5克,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4、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較不喝者易流失鈣。實驗發現,一組停經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組骨質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5、不能長期飲濃茶。茶葉內的咖啡因可明顯遏制鈣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進尿鈣排洩,造成骨鈣流失,日久誘發骨質疏鬆。

  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飲食因素。鈣是人體最豐富也是最重要的礦物質,佔體重的2%,其中99%存在於骨骼內。骨基質主要由鹼性磷酸鈣等無機鹽組成,其中按規則排列著大量纖維束和黏多糖蛋白。後者使骨有彈性和韌性,前者使骨挺硬堅實。

  日光照射不足。維生素D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其作用是幫助人體吸收鈣質。沒有它,食物中鈣質再多也吸收不了。維生素D的來源不太廣泛,但在日光紫外線照射下,人體可以利用吸收的原料自行轉化製造。

  運動減少。骨骼系統的功能是負重和運動,活動越多,肌肉越發達,骨骼吸收鈣也越多,變得堅強。我們知道,宇航員在太空吃的“太空食品”,營養豐富而均衡,當然不會缺少鈣質和維生素D。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飲食療法補:鈣是根據生理髮育不同階段鈣的需求,通過食物***如牛奶、奶製品等***補充鈣和維生素D。飲食補鈣的方法較多,排骨湯、牛奶等是較好的補鈣食物,蝦皮、扇貝、豆腐、青菜等也是含鈣較高的食物,老年人可根據需要調節飲食予以補充。

  藥物療法:降鈣素,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

  維生素D和鈣: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1、增加鈣的攝入

  研究資料表明在長期的低鈣飲食人群中,老年期罹患骨質疏鬆的危險可達79%以上,而長期攝入富鈣飲食的人群,其中只有 1/4罹患骨質疏鬆。因此,鈣質最好還是由食物中獲得,即使已經確定患有骨質疏鬆,醫生也會指導患者從改善飲食入手,並適當口服鈣劑。

  2、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醫學營養學家指出,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單位,對骨基質的維護極為重要,如果長期低蛋白飲食就會引起骨基質中的蛋白質合成不足,導致骨密度下降,誘發骨質疏鬆。所以,醫學營養學家指出,中老年人要保證滿足機體的蛋白質營養需要,攝入充足的食物蛋白。

  3、不吸菸和少飲酒

  研究表明酒精和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及其毒素可致成骨細胞中毒、破壞,使得骨量降低而誘發骨質疏鬆。有關調查發現在罹患脊柱骨質疏鬆的男性患者中,近乎80%具有長期大量吸菸和酗酒的歷史。

  4、積極參加適宜運動鍛鍊

  堅持運動鍛鍊可增強骨質的強度和骨量。而長期缺乏鍛鍊的人到了老年骨量的減少相當迅速,發生嚴重骨質疏鬆甚至自發性骨折的危險遠遠大於經常運動鍛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