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大盤資金流入量

  每分鐘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淨流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怎麼看大盤資金流向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麼看大盤資金流向

  資金流向***moneyflow***在國際上是一個成熟的技術指標。其計算方法很簡單,舉例說明:在9:50這一分鐘裡,鋼鐵板塊指數較前一分鐘是上漲的,則將9:50這一分鐘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則計作資金流出,若指數與前一分鐘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則不計入。每分鐘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淨流入。

  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後剩下的推動指數上升的淨力,這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淨流入。換句話說,資金流向測算的是推動指數漲跌的力量強弱,這反映了人們對該板塊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從今天開始,我把根據我的經驗教訓和學習總結出來的股票分析中經常看到的謊言分若干篇文章寫出來,與各位散戶股民朋友分享。其目的是想告訴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股評家的看上去有理有據的分析,認清謊言和其掩蓋的真相,在股票操作中相信自己的判斷,儘量減少被謊言所欺騙的機會。

  許多股票行情分析軟體都有一種功能,可以計算某一天乃至某一期間某隻股票的資金淨流入或者淨流出。股評人士需要時就會利用這些資料對某隻股票***甚至某個板塊***的走勢做出判斷。如果是淨流入,結論就是有主力資金介入,後市看好;如果是淨流出,則結論就是有資金出逃,後市看淡。那末,基於資金淨流入或者淨流出的結果做出的判斷可信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資金淨流入或淨流出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任何軟體是沒有智慧的,它的資料是根據軟體設計者設計的公式計算出來的。一般的軟體,其實就是簡單地用外盤手數減去內盤手數,乘以當天的成交均價就得出當天的資金淨流量,如果外盤大於內盤就是資金淨流入,反之就是資金淨流出。有的軟體可能計算公式更復雜一些,計算所採用的資料更全面一些,比如大單小單分開計算,比如用各個價位的成交手數計算後累加等等,但是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據行情回報的成交情況區分外盤內盤進行計算。首先,假定外盤手數和內盤手數都是真實的,也就是說,排除了莊家通過各種騙招虛構外盤手數和內盤手數的情況,資金淨流入或資金淨流出這樣的概念成立嗎?大家都知道,有買有賣才能成交,對於賣家來說是資金流出了,那麼買家要想得到這些股票,他們不用出錢嗎?他們出了錢,怎麼就不算流入呢?再從外盤和內盤的劃分來說一下。假如你想以現價或高一點的價格買入一隻股票,那麼從你的操作動機來說,應該被劃分為主動性買盤,也就是外盤。但是當你委託以後,你報的價格已經比賣一的價格還低了,這時候正好有主動性賣單***所謂的主動性賣單***出現,那麼你這筆成交就會在系統上顯示為主動性賣單的成交,也就是內盤。你冤枉啊!本來是你主動性買入,但是卻被系統統計為主動性賣出。整個反了。大家想想,這種情況是不是經常出現?那末,行情繫統統計的外盤和內盤反映的所謂交易者參與態度有多高的可信度呢?再比如,北京有一個人想7塊錢買入工行,南京有一個人同一個時候想7塊錢賣出工行,而且是同樣的股數。兩個人一個想買,一個想賣,對於工行這隻股票來說,應該說是參與者的態度是平衡的。但是,交易所主機總會先接到一個人的指令,然後接到另外一個人的指令。那末,同樣一筆交易,先接到誰的指令,最後的成交統計就完全不同。先接到北京人的後接到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統計出來就是內盤;而先接到南京人的後接到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統計出來就是外盤。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某隻股票一天只成交了一筆,那麼統計為內盤還是外盤其實就是隨機的,也可以說,就是上帝定的。乖乖!這樣的統計可信嗎?除了以上所舉的例子以外,莊家可以很容易地將其主動丟擲的成交手數***應該是內盤***經過某種手段讓系統統計為外盤,或者相反,以矇蔽過分依賴統計資料做出操作決定的散戶。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散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盤,最後還是被騙上當的原因之一。完全避免被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隨著經驗的積累,被騙到的次數越來越少。

  需要指出的是,我相信行情交易軟體的設計者們設計出這些功能,其本意肯定不是用來騙人的,而是為了增加其軟體的亮點,希望能增加銷量而已。但是,不幸的是,這樣的功能不僅被用來成為莊家欺騙散戶的理由,還成了許多散戶朋友自己嚇唬自己的素材。所以,散戶朋友們,不要迷信什麼統計資料,比這更重要的是把握大勢,充分了解股票的基本面,揣摩主力的動向,做到與主力同進退。當然,做到這點談何容易,但是不能因為不容易就放棄獨立思考。

  研判主流資金流向的一些技巧

  資金流向的判斷無論對於分析股市大盤走勢還是對於個股操作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資金流向的判斷過程卻比較複雜,不容易掌握。下面是一些研判資金流向的方法。

  通常說的“熱點”其實就是資金集中流向的個股,而“板塊輪動”其實就是資金流向輪動而產生的盤面效果。如果資金集中流入“熱點”個股後,就預示熱錢進場了,個股就具備了行情發動的條件。

  資金流向的熱點可從兩市成交額排名上觀察:每天成交量***成交額***排行榜前20至30名的個股就是資金流向的熱點,所要觀察的重點是這些個股是否具備相似的特徵或集中與某些板塊,並且佔據成交榜的時間是否夠長***半天、一天、三天等時間長短和對資金吸引的力度的大小成正比***。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當大盤成交量比較低迷時,部分大盤股佔據成交榜的前列,而這些個股的量比又無明顯放大,則說明此時大盤人氣渙散而不是代表資金流向集中。

  在觀察選股時就需要注意資金流向波動性,從漲跌幅榜觀察資金流向的波動性:大資金***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機

  構投資者或主力資金***的進場與閒散小資金進場是有所不同的,大資金更善於發掘有上升空間的投資品種***從圖表上看就是在相對低位進場***,而閒散遊資是否集中進場更多取決於當時大盤行情是否好。因此從盤面上來看,板塊個股具有輪動性,並且大資金總體上進出市場的時間早於小資金進出的平均時間。

  如何發現主力已動手了呢?看漲跌幅榜:最初發動行情的個股***漲幅居前,成交量放大***往往最具備示範效應,你如果沒有買到龍頭股就買像龍頭的但還沒大漲的個股***從走勢上和板塊上去看***,因為資金具有輪動性,一定要記住。主力只會做抬轎的事而不會幹解放的活。

  此外就是看跌幅榜居前的一些個股是否前兩天有過上漲行情,這兩天成交量是否也比較大。如果是,則說明人氣被聚集起來了,跟風的資金比較堅決,有利於行情的持續發展,當然大幅上漲後放量下挫則不在此列。

  上面說到的都是在行情向上時的判斷,投資者可以自己試試將此判斷方法運用到對下跌行情的判斷上。

  在實戰中的運用:首先資金流向對行情拐點的判斷十分重要,相對低點大資金是否進場,行情是否會轉折?相對高點大資金是否出場,行情又是否會轉折?個股的選擇上究竟是選熱點短炒還是打埋伏等大資金來抬轎,這些都與資金流向的判斷分不開。

  所以我們分析股票市場一定要把資金分析擺在第一位,說到底無論何時何地,股票流通市場永遠是資金在博弈、在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