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支撐位和壓力位與其說是技術方面的反映,不如明確為心理方面的影響更大些。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票看壓力位和支撐位的辦法

  先講支撐位:股價在下探的過程中會在下探途中遇見各週期的均線,此時各週期的均線不會在同一高度上,各均線之間會有價差,如股價在上面的均線不能獲得有效支撐那麼股價下探到下一個均線處時的價差也就是股民的心理承受位。1。當股價突破一個均線繼續下探時,心裡價位被突破的股民開始出局,拋盤壓力在此時會徒然增大,此時如果接盤的願望不強烈時股價會繼續下探到下一個支撐位,在下一個支撐位重複上一個支撐位的過程。2。主力洗籌;主力在高位洗籌時也會注意不要洗到引起股民恐慌拋盤的價位,所以在此時會有長下影線的出現;主力在低位洗籌時也會防止低位搶入的股民,此時也會出現長下影線。

  何謂有效支撐分為兩種情況一種股價在上行途中,一種是股價在下探過程中。

  1股價上行途中,股價在上行途中上穿壓力線,表現為K柱實體穿在均線上,有一種情況K柱實體未穿過均線,而是上影線穿過均線,這種情況不叫有效上穿壓力線。當股價上穿壓力線的同時成交量放量時股價有進一步跳上壓力線的可能,如股價上穿壓力線成交量沒有放大,股價上行的動力不足,後市有可能K柱繼續掛在均線上調整,以消化上行壓力。如果此時該股基本面變壞,股價會重性跌到壓力線以下。股價上穿壓力線的同時成交量放量的,股價在跳上壓力線後有可能會調整2-3天,股價調整期間的最低的那天的K柱實體的下緣沒有吞沒股價跳上均線那天的K柱實體,稱為“上升旗面完好”如出現這種形態,我們稱之為獲得有效支撐。

  2股價下跌途中,股價在下跌到均線處後K柱實體不再下跌,實體下緣始終貼著均線,股價不斷放出長下影線刺穿均線,同時成交量縮量。此時股價獲得有效支撐。第二種情況股價實體刺穿均線,成交量持續縮量,股價的實體始終掛在均線上成交量由逐步遞減到紅柱不斷放出,成交量溫和放量,綠柱時成交量縮小,此時股價獲得有效支撐,以上兩種情況多出現在股價低位盤整時。第三種情況,主力深度洗籌,股價會跌破均線,K柱實體在均線以下,但主力知道股民在支撐位的心理反應,所以股價在跌破支撐位後,主力有意識的讓圖形好看一些,陰K實體都會很短,成交量極度縮小,此時判斷是否是有效支撐的方法是股價在均線下陰K很短,成交量萎縮如3天內股價基本橫在均線下,可以觀望。如果股價在跌破均線的當天,或3天內放出中陰或長陰柱成交量放大,該股短期弱勢行情已定,股價將向下一個支撐位下探,堅決出局,等股價到低位時底部形態已出來時搶短。

  壓力位:股價上行的過程中會陸續遇到上方的均線,當股價靠近均線時,許多股民知道後市如股價不能有效突破均線,股價有可能會回撥到低位,此時一些在低位買入已獲利的股民會先出局,以待後市,如股價成功上跳均線且上升旗面完好的話,再介入。由於獲利拋盤的壓力較大,股價到均線下方附近時會進行短期調整,以消化獲利拋盤的壓力,這就是為什麼股價在均線下方附近上行壓力較大的原因,在各均線中由於60日、120日線顯示股價中期和長期執行趨勢,股價在60日、120日下方時心理因素在此時對股民的影響較大,所以在股價上攻的過程中遠山都會提醒散友注意60日、或120日壓力位

  壓力就是說:在那一位置有許多以前套牢的籌碼,股價一到此間,就會有許多籌碼急於解套,丟擲,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股價下跌,就象有壓力一樣股價很難再向上. 支撐是說:股價跌到某一價位,到了大量籌碼的進入價,許多人開始惜售不願再賠本丟擲,都在觀望,拋售少了股價自然較難再下跌,就象有支撐一樣.

  ***1***支撐線和壓力線 畫法: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用法:

  1.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是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向一個方向繼續運動。同時,支撐線和壓力線又有徹底阻止股價按原方向變動的可能。

  2.支撐線與壓力線相互轉化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將成為壓力線;同理,一條壓力線被突破,這個壓力線將成為支撐線。這說明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條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3.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確認和印正一般來說,一條支撐線或壓力線對當前影響的重要性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

  ***2***從K線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第一,5日、10、20、30、60、120、250日均線都是可以作為阻力線和支撐線的,這些線在股價下方,構成的是支撐;在股價上方,是壓力線也是阻力線第二,成交密集區的價位。在目前股價上方,將是阻力位,股價反彈時會受到拋壓影響;在股價下方,則是支撐位。第三,前期的高點位是阻力位,上次到此位下調,說明該價位拋壓較重,此次衝擊此點還會受到拋壓影響,因此還是阻力位。前期的低點則是支撐位

  ***3***支撐位和壓力位,就是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點位。具體說:支撐位是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低點位置的價位,壓力位是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高點位置的價位。不過,這不是絕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有較大變化。

  阻力位和支撐位的幾種演算法

  1.最簡單的是看前期圖形的高點和低點

  2.其次是通過均線系統,讓前期的高點和低點與某一條或幾條均線系統吻合,這樣做出的均線系統會對K線系統提供支撐或者阻力比較複雜一點的,是利用趨勢線系統,這需要你對整個波段的行情進行觀察,劃出趨勢線更復雜一點的是根據波浪理論計算各個浪型的大小、結構,通過對浪型的確定來確定阻力位和支撐位

  3.還有就是用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綜合判斷,這個計算過程就比較多了

  4.最複雜的是對綜合判斷的結果做概率統計,計算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的結果所形成的矩陣的解集,並且使得這個解集符合目前行情的總的波動區間的合理分佈,然後從這個解集中提取阻力位和支撐位,這個方法的計算量相當大,我做過一次就再也不想做了,但是它很精確,可以精確到5個基點以內,適合做期權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