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麼看主力出貨

  眾所周知,個股的上漲,靠的是資金推動,僅靠我們中小投資者手中有限的資金,是做不到這點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票看主力動向的辦法

  投資者進入股市,首要的目的就是獲取差價,都希望自己買入的股票能漲,能連續不停地上漲。那麼怎樣才能買到連續上漲的股票呢?個股的漲跌固然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有無主力。眾所周知,個股的上漲,靠的是資金推動,僅靠我們中小投資者手中有限的資金,是做不到這點的。俗話說得好,莊家選股散戶選莊。因此要想買到能夠連續上漲的股票,必須關注主力的動向。所謂“炒股要聽主力的話”。

  那麼,主力入場有沒有表現呢?怎樣才能買到有主力關注的個股呢?古人云:若要人不知,出非己莫為。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是可以及早發現主力關注的個股的。綜合起來看,從以下幾個方面多少可以看出主力的動向。

  1、分時圖上忽上忽下,盤中經常出現100手以上的買盤。

  2、換手非常活躍,呈增加趨勢。

  3、原先成交極度萎靡,某天起,成交量逐步放大。

  4、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5、在5分鐘走勢圖上經常出現一連串的小陽線。

  6、大盤急跌他盤跌,大盤橫盤它微升 ,大盤反彈時,它強勁反彈,且成交量放大。

  7、股價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8、BBD資料持續流入。

  尋找主力動向

  滬深股市中,機構投資者數量雖少,但對大盤走勢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尋找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主力機構的動向,無疑將有助於對大勢的研判。

  目前,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集中了大批機構投資者,特別是主力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大券商總部、各類投資公司、壽險基金等。有資料表明滬深兩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籌碼和成交量集中於滬深京三地。

  機構投資者收集籌碼的過程,也就是股票從全國各地普通投資者手中流向機構主力的過程。反映在託管市值的地區分佈上,表現為機構主力集中地區託管市值所佔比例持續上升,而其他地區則同步下降。派發過程正好相反。

  為了研究滬深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與大盤走勢的關係,我們以深圳市場為分析物件,仔細對比、分析了滬深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與深證成分指數當月收盤指數的關係 見表 。時間選擇投資基金及各類新機構設立較多的1999年1月--2000年7月,託管市值比重資料選自《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

  分析表中資料變化趨勢,可以發現以下規律:

  1、三地市值總比重的變化領先於深證成指的走勢變化。

  ***1***1999年1--4月,深證成分指數持續下跌,股市較低迷,但深滬京三地市值總比重已經止跌,並緩緩上升,顯示有機構開始悄悄吸納,一波行情已經在孕育之中;

  ***2***1999年7月三地市值總比重達到5.19行情後的最高位36.147%,比年初上升了近三個百分點,此後四個月持續下降,且幅度較大,表明三地主力出貨堅決。而深成指在1999年6月達到峰值後,經過7月份下跌,8月份又有小幅反彈,以後才開始了持續下跌過程,直至1999年12月;

  ***3***1999年10月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達到最低值34.504%,以後開始持續上升,且幅度較大,顯示三地主力機構已開始在大盤下跌後期悄悄建倉,預示大盤將要見底。而此時市場悲觀氣氛甚濃,普通投資者仍在了結離場。市場主力經過兩個多月的耐心吸納,在2000年1月啟動了新一輪行情;

  ***4***2000年2月隨著網路股行情達到高峰,深滬京三地市值總比重也達到了最高值37.145%,以後開始下降,表明三地主力已開始從前期介入的網路股、科技股上大規模撤退,而此後大盤結束了急升階段,股指進入震盪上行階段。

  2、市場低迷、股指持續下跌之時,深滬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止跌,並持續回升,往往預示著股指將要見底。回升時間大約在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止跌後兩個月左右。

  3、深滬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大幅下降,至少表明前期熱點已經告一段落。

  4、深滬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在指數低位連續增加或在高位連續降低,往往預示大盤將見底或見頂。

  另外,還可以看到,指數處於高位時,兩者的變化關係更復雜些,顯示對機構主力而言,派發比吸籌要困難得多。

  考慮到主力機構分散在廣州、廣東其他地區、江蘇、浙江的可能性,筆者也另外對上述地區與深滬京七地區全部市值總比重與深圳成分指數、深圳綜合指數的走勢分別作了比較,結論是一致的。

  因為上證指數與深圳成指大的走勢是一致的,因此深滬京三地深市託管市值總比重變化趨勢,也同樣有助於分析判斷上證指數的走勢。

  用深滬京三地深市託管市值總比重的變化趨勢判斷大盤走勢,有以下突

  出優點:

  1、超前性。機構主力吸籌派發的困難使得大機構在操作的同時,必須設法維持大盤的原有走勢不變,因此深滬京三地深市託管市值總比重的變化往往領先於大盤走勢兩個月左右,普通投資者可以據此提前作出判斷。

  2、有效性。單個主力改變操作地區,對深滬京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並無影響。同時,事實上目前不存在主力機構集體轉移、分散到全國各地的可能性,最多在鄰近的廣東其他地區及江浙一帶分散一些,我們依然可以進行類似的分析。

  3、抗干擾性。在包括投資基金在內的大量主力機構集中於深滬京三地的狀況發生變化之前,現階段市場主力常常使用各種掩飾其真實意圖的操作手法,如同時在多個券商、營業部操作、對敲、轉託管、使用普通投資者帳戶、製造技術騙線等,但這並不能影響三地託管市值總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