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穩定財政政策

  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種內在的、不需要的政府採取其他干預行為就可以隨這經濟社會的發展,自動調節經濟執行機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

  是指財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種內在的、不需要的政府採取其他干預行為就可以隨這經濟社會的發展,自動調節經濟執行機制。這種機制也被稱為財政自動穩定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包括個人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累進所得稅自動穩定作用。在經濟蕭條時,個人和企業利潤降低,符合納稅條件的個人和企業數量減少,因而稅基相對縮小,使用的累進稅率將對下降,稅收自動減少。因稅收的減少幅度大於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的下降幅度,稅收便會產生一種推力,防止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過度下降,從而起到反經濟衰退的作用。在經濟過熱時期,其作用機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動穩定作用。如果經濟出現衰退,符合領取失業救濟和各種福利標準的人數增加,失業救濟和各種福利的發放趨於自動增加,從而有利於抑制消費支出的持續下降,防止經濟的進一步衰退。在經濟繁榮時期,其作用機理正好相反。

  財政政策的概述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

  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

  中國財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②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係,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③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④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⑤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週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⑥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⑦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內在穩定器又稱為“自動穩定器”

  內在穩定器又稱為“自動穩定器”,指在國民經濟中無需經常變動政府政策而有助於經濟自動趨向穩定的因素。財政政策中的內在穩定器是指一些財政支出和稅收制度就具有某種自動調整經濟的靈活性,可以自動配合需求管理,減緩總需求的搖擺性,從而有助於經濟的穩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通常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和公司所得稅、失業補助和其他福利轉移支付、農產品維持價格以及公司儲蓄和家庭儲蓄,等等。財政的這種內在穩定經濟的功能主要通過下述三項制度得到發揮:

  ***1***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當經濟衰退時,國民產出水平下降,個人收入減少;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稅收自動減少,留給人們的可支配收入也會自動地少減少一些,從而使消費和需求也自動地少下降一些。

  ***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當經濟出現衰退與蕭條時,失業增加,符合救濟條件的人數增多,失業救濟和其他社會福利開支就會相應增加,這樣就可以抑制人們收入特別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進而抑制消費需求的下降。當經濟繁榮時,失業人數減少,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費支出也會自然減少,從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的增長。

  ***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經濟蕭條時,國民收入下降,農產品價格下降,政府依照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按支援價格收購農產品,可使農民收入和消費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經濟繁榮時,國民收入水平上升,農產品價格上升,這時政府減少對農產品的收購併拋售農產品,限制農產品價格上升,也就抑制農民收入的增長,從而也就減少了總需求的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