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語文成績

  雖然語文這門課從小就開始學,但是每個階段學習的內容都不一樣,有很多人都學不好,特別是到了高中,很多人都躺在了語文科上。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成績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成績的方法

  多積累

  語言學科考試範圍比較廣,題目也比較靈活,需要同學們平時多積累一些知識。比如一些文言文的重點詞彙、成語的用法、古詩詞、名言警句等等。

  鍛鍊語言組識能力

  語文考試對於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考察的很多。除了作文以外,還有論述題,簡答題,詩詞鑑賞題這些,都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鍛鍊語言組織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

  1.每天寫幾百字的東西,各種題材的作文或者日記都可以,堅持每天都寫,儘量用優美點的語言,可以引用積累的素材***素材建議多關注社會時事,老的素材太多人用了,沒有新意***

  2.平時和人交流的時候儘量不要用口頭語或者俗語。

  3、對一段文字進行總結闡述,也就是說通過簡短的語言來把一段話表述出來,濃縮的才是精華。

  4、多看書,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同時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表述方式。

  總結

  學習的過程中,總結一下學習經驗以及考試題目的出題方向,比如一般古詩詞鑑賞都會問某句詩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運用哪些表現手法等等。通過對問題的分析總結,在梳理答題方向以及涉及到的手法、現象。

  作文

  高考中語文作文是60分,佔語文總分的將近一半。如果作文分高,那麼語文考高分就不難了。平時積累素材的時候,注意對素材進行分析,看這個素材適用的話題有哪些。

  寫作文一般的套路都是優美的開頭和結尾,中間引用作文素材進行論述,一般按這個套路寫的,作文都不會低於45分。

  寫作文一定要注意,不能偏題,要按照寫作要求來寫,文章要緊扣主題來寫,內容要積極向上一些。

  提高語文分數的注意事項

  一、觀念問題:語文不是背一背

  許多家長和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那就是語文差一點沒關係,因為語文不需要腦子,臨考試的時候,背一背,記一記,也就行了。當然,大家之所以這樣講,與語文課堂的某些現狀有關,有的老師就是把語文當成知識課來上的。考試就是知識搬家,將記在筆記本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試卷上。語文考試就變成了關於記憶力的檢測。記憶力當然是人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一個人失去了應有的記憶力,那會完全變成白痴了。但是現代人才,絕非僅僅有記憶力就行的。思維力、想象力、反思力、推斷力、創造力,這些能力的要求對一個現代人來說是更為重要的能力。語文課與這些能力原本相關,但為大家所忽略。將語文的學習視為只要背一背,記一記,這是造成語文低分的重要的主觀原因。

  二、方式問題:從不關注或一曝十寒

  這裡我們從語文學習的方式上找一找語文低分的原因。一部分同學低分的原因是除了在課堂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幾句之外,課下從未關注過語文,基本沒有課外閱讀,只寫老師佈置的作文。這一類同學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他們從來不朗讀,讀書只要一出聲,必定是磕磕絆絆,念什麼文章,都是一個勁,沒有輕重緩急,也無抑揚頓挫。這一招當然也是家長朋友檢測孩子語文程度的一個簡便易行的有效方式。您不妨讓孩子讀一段報紙,讀一篇文章,如果孩子是這樣的話,那就證明他的語文學習已經出現了問題。還有的同學,倒是關注了語文學習,不過是一曝十寒式的學習。猛幹一晚,十天不看。其實,語文的學習最是不能這樣。它需要的是少量多次,循序漸進,邊讀邊悟。

  三、內容問題:識記之後還幹什麼

  語文低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同學備考複習的時候,將語文豐富的內涵與思考內容經常簡化為字音、字形和文學文化常識、背誦的課文這幾項內容。假如我們新近學了賀知章的一首古詩《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般同學複習備考的內容是:複習字形“鬢毛”的“鬢”,寫幾遍,保證會寫;然後再掌握字音“衰”讀作“cuī”;再後,記住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賀知章,號四明狂客,還曾寫過的一首詩叫《詠柳》。這個複習夠充分了吧。都這麼複習了,那還能幹什麼呢,剩下的就是去考場發揮了。其實這個同學語文複習得的確不錯,但他把最應該複習的內容卻丟掉了。那就是面對“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那群天真爛漫的孩子,白髮蒼蒼的87歲致仕歸鄉的賀知章此時的心境到底是怎樣的,他有何樣的人生感慨?你可以將賀知章此時心潮起伏的心情用你的筆描繪記錄下來嗎?體悟人生,感動生命,增加人生豐厚的體驗,將複雜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筆能夠準確細膩的記錄下來,這些才是語文學習的應有之義。

  高中生語文學習的小建議

  一、靜心讀書

  對於現代社會勁爆媒體的多年來的狂轟濫炸,家庭校園乃至社會,已經很難有寧靜的地方了,然而,“寧靜以致遠”,不靜下來讀書,在高中階段都難以精心讀書,那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個一輩子遠離書本的人,一個一輩子讀不進書的人,起知識的吸納是非常可憐非常有限的。要靜心讀書,要開始讀長篇大論,讀厚書,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

  二、大聲讀文

  這裡主要是講讀古文。因為大聲讀,才能夠暴露一些字音字義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詢註釋或工具書。讀出句讀,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讀出來,把句子的語氣讀出來,如果對這些上千年的經典能夠讀得搖頭晃腦,讀得有情有味,這些千古名篇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會逐漸的進入腦海融進血液,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指導和影響自己一輩子。

  三、積累梳理

  學習是少不了背誦與積累的,包括學習數學在內,但是,這種積累是散亂的還是有意識的能夠分門別類的進行,則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梳理。由少年時代進入到青年時代,在學習上就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學習調控意識,有非常明確的理性追求。在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厚自己的學科儲備的時候,對於已有的和新攝入的內容,都應該儘可能的進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認識的字,新接觸的語詞,新領悟的精粹的語句,以及一些文學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四、學會傾聽

  傾聽是吸納,學會傾聽就是學會有效的吸納。高中階段的學習由於知識密度厚度的增加,特別需要我們學會傾聽。通過傾聽可以獲得很多豐富的資訊,通過傾聽也可以提高我們對轉瞬即逝的話語迅速敏捷進行捕捉進行提煉的能力。課堂上老師的講授、同學之間的討論、學術廳裡的報告、課間休閒的聊天、公交車上的談話,都需要我們學會傾聽,迅速敏捷地感受與領悟,提取出主題詞,從這些無字句處獲得豐盈的收穫。

  五、主動交流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要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思考與討論之中,融入到學習的大環境大磁場裡,主動的用口進行述說,用筆進行傾吐,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表達傾吐出來,與同學分享,與老師分享,這樣也才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得到進一步的討論指導與深化。特別是用筆進行交流,應該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實話實說,直話直說,完全不用去考慮怎麼開頭怎麼結尾,把寫作技巧章法拋到一邊去吧。只要自己的坦然真誠的,說的是真化實話心裡話,就永遠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