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學習高中文言文

  文言文閱讀是語文高考閱讀的主要內容之一.文言文的複習內容線條清晰,指向明確,也是學生高考獲得高分的關鍵.文言文複習可從不同角度展開,同時要注意一些問題.

  

  如何突破文言文教學的瓶頸,讓學生感覺文言文易讀、易懂、易記誦,尤其能在考試中能輕鬆得分?我以為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達到目標。

  句讀明析法。

  明析句讀是考點之一,也是教學策略之一。古代的文章通常是沒有斷句的,閱讀中的停頓需要讀者自己去把握。據說,陸宗達曾拜國學大師黃侃為師。見過先生,黃侃一個字也沒給陸宗達講,只給他一本沒有標點的《說文解字》,說:“點上標點,點完見我。”陸宗達依教而行。再見老師時,黃侃翻了翻那捲了邊的書,說:“再買一本,重新點上。”第三次見老師時,陸宗達送上點點畫畫得已經不成樣子的《說文解字》。黃侃點點頭,說:“再去買一本點上。”三個月後,陸宗達又將一本翻得很破的《說文解字》拿來,說:“老師,是不是還要再點一本?我已經準備好了。”黃侃說:“標點三次,《說文解字》你已經爛熟於心,這文字之學,你已得大半,不用再點了。以後,你做學問也用不著再翻這書了。”現在的高考題中也加入了斷句型別。明析句讀的教學策略最大的好處是能強化學生的文言語感,深入理解文言字詞的語言特徵,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與文言文走得更近。課堂上,教師充分準備一些沒有停頓、沒有標點的精美文言短章,也可以是稍長篇幅的精美文章,在集中複習時讓學生先斷句,再閱讀、領悟。有些內容還必然會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

  教材梳理法。

  教材梳理法著眼於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從小學到高中,學生接觸了較多的文言文,對文言文基礎知識有一定量的積累,但未領悟得深,掌握得牢。高中階段,尤其是到了高三後期複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高中階段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篇目集中起來,進行反覆摳讀,落實到字、詞、句、段。字,主要是通假字和關鍵字的書寫;詞,主要是文言實詞、虛詞的掌握及詞類活用;句,主要是重點文句的翻譯***直譯***,尤其是關鍵詞語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段,主要是對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教材梳理要細,要深入,要完全。此外,學生還要通過對教材課文的反覆誦讀強化文言文語感,形成對文言語言的心理認同。

  主題拓展法。

  主題拓展法以主題教學為形式,在某一確定的主題下,通過拓展、歸類,集中整理出一些較好的文言篇章開展常規教學活動,在比較閱讀的基礎上分析把握這一組文章在寫法上或思想上的共同點,實現對文章的整體掌握。如《弈秋》、《紀昌學射》、《司馬光好學》、《王冕僧寺夜讀》、《讀書佐酒》等文章,我們可以集中提煉為一個教學主題:專心致志,方能學有所成。再比如:《曾子殺彘》、《魏文侯期獵》、《張良進履》、《太史慈不負降約》等篇目,我們則可以提煉出“言必信,行必果”的教學主題。既加強了文言文學習,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議論文寫作等進行了有力的指導,一舉多得。

  素材積累法。

  古代文人善於用典,古代典籍中的人物、事件、觀點乃至經典文句等都可以用作典故。文言文學習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典故,今天說來就是我們的寫作素材。在白話文時代,作為素材用的文言文資料非常之多。人物上,比如屈原、司馬遷、蘇武、陶淵明、劉邦、項羽、勾踐、韓信、荊軻、張良、李白、杜甫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素材,而且每一個人物又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去拓展;思想內容上,“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等都是比較好的觀點材料,可開掘,可引用,放諸文中,聲色俱現。此外,還有很多文言文篇目,如《種樹郭橐駝傳》、《賣柑者言》、《王顧左右而言他》、《庖丁解牛》、《齊桓公求管仲》等,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或提煉出寫作主題,需要我們在寫作練筆中加深理解和記憶。

  系統歸納法。

  一般來說,系統歸納法是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一種複習方法。比如,將通假字、18個文言虛詞、120個常見文言實詞、各種詞類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等進行收集歸類,整理成體系,並把教材內外重要的例句儘可能的列舉出來,給學生形成整體印象。這辦法固然不錯,比零散記憶要好得多,但缺陷是單調、枯燥,容易走向死記硬背。所以,更有效的做法是,教師或學生把自認為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文言句式收集到一起,再用文言語言撰寫成文章,用多,用活,用準,強化語境的意義,並在反覆記誦中牢固掌握。比如,18個文言虛詞及其常見用法,我們完全可以集中到一篇文章裡面去,而不是散見在太多語境中。

  逆向翻譯法。

  逆向翻譯法是文白對譯的一種。我們已經習慣將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但很少把現代漢語翻譯成文言語句。逆向翻譯法就是教師有針對性地選用、擬寫一些現代漢語句,然後引導學生將其對應翻譯成文言語句的方法。教師在選用和擬寫時,一定要有意識地關注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甚至可以以詞設境,針對目標進行訓練。

  專題訓練法。

  專題訓練法也是一種常見常用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教師按照考試題例,收集資料,編寫題目,進行專題測試,檢查學習效果。需要強調的是,專題訓練法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明確本次訓練具體針對哪些考查點,計劃達到怎樣的目標。試題講評時,既要有強調,還要有拓展,要適度歸類,不能就題論題。訓練過的文章也要提醒學生多讀多看,熟悉內容,甚至將作為素材積累,不要練講一完就立即拋開,幾天以後蹤影全無。

  記憶的訣竅在於重複。

  對於學習,正確的態度是喜新戀舊,而不是喜新厭舊。語文學習需要發揚張果老精神:“總是倒騎驢,凡事回頭看。”常回頭看看,挽留一下那些漸行漸遠的背影,我們會領悟得更深,掌握得更牢,運用得更準。尤其背誦篇目,不要等到講完了才去背,而要做到背完了再去講。反覆背,用心背,必然永記不忘,高考填空奈我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