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瑜伽的基本常識有哪些

  如今,瑜伽受到了越來越多女性的青睞,想練習瑜伽,就必須瞭解瑜伽的基本常識。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練習瑜伽的基本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瑜伽的基本常識

  1、練瑜伽有什麼好處?真的可以瘦身嗎?可增胖嗎?

  適當及正確的練習,可使身體輕盈、活絡筋骨、增進體力、增強韌帶和關節的彈性,還可以緩解身心的壓力與緊繃心情,體驗完善的心靈祥和。

  運動與飲食必須保持平衡,會胖的人一定是吃得多、動得少。現代人大都飲食過量而不自知,其實只要切記,飲食是為了補充身體養分,運動則是將身體不需要的廢物完全排出體外,二者必須同時並進。所以定時、定量的規律運動,一定能使身材變好。而透過練習柔軟、溫和、循序漸進的瑜伽體位法,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血液迴圈,並平衡內分泌,將身體不需要的廢物排出體外,藉著瑜伽動作的伸展,能緊縮肌肉,燃燒脂肪,達到瘦身效果。

  不會胖的人大都是腸胃吸收不好。有的人長期處在緊張的工作壓力下,導致精神性的胃腸病,通常藉由練習瑜伽的體位法,可以緩解壓力,強化腸胃功能,促進吸收,自然就會增胖。

  2、練瑜伽有年齡、性別、身體限制嗎?筋骨僵硬、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練習瑜伽嗎?

  除了小學二、三年級以下的幼童較不適宜練習瑜伽,需有專業教師陪伴練習外,基本上瑜伽可稱得上無年齡性別限制,由於其溫和的特性,也非常適合年紀大的人練習。練習瑜伽前應做好暖身,再由基礎呼吸法、簡單的體位法開始學習。

  有慢性疾病的人當然可以練習瑜伽!只要練習時不要操之過急,依自己的體力及彈性去練習,長時間下來,慢性疾病也能獲得改善。

  至於筋骨僵硬的人,一般血液迴圈都較不好,更需要練習瑜伽來幫助訓練肌肉與筋骨的彈性。

  3、女性生理期間可以練瑜伽嗎?

  可以。但如果月經來的前兩天量會特別多,建議還是暫時先休息兩天再練習,而在整個生理期間也不宜練習倒立動作。除此之外,練習瑜伽對身體絕對是有益無害的,由於它能調整內分泌的平衡,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因此對月經不順或經痛等症狀,尤其具有改善的良效。

  4、一星期要練習幾次瑜伽效果才會好?要練多久瑜伽才能改善體質?

  因人而異。有人體力較好,一天練兩、三堂課都不會覺得疲勞。有人體力較差,即使只練一堂課,也覺得很吃力。運動當然是天天練習的效果較好,但若時間和體力無法負荷,也毋需勉強。每星期至少練習三天是較合宜的。練瑜伽最經濟也最方便,而且隨時可以練習,沒有場地與時間限制。至於練習時間,每次30分鐘以上為最佳。只要有“一席之地”,你不會有藉口不練瑜伽,因為不需要伴侶、不需要裝置,更不受天候影響。每天練習當然最好!但是如果真的沒有很多時間,每天3-5分鐘也不嫌少。

  要練多久瑜伽才能改善體質,這要視個人練習的時間而定,比如一星期只練一次或三次,當然與每天都練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只要能固定的、規律的、持續的練習,不用一個月就能感覺精神變得較好,也不容易感冒,不會腰痠背痛,肌肉則緊縮有彈性。持續練習得愈久,體質的改善也將愈好。

  5、練瑜伽是不是要喝醋才會骨頭軟而好練呢?

  一般人都認為喝醋可使筋骨柔軟,其實這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喝了醋未必會有筋骨柔軟的效果。不過,適量的醋對身體一定有益,可適量飲用,加上多練瑜伽,一定可以延年益壽!

  6、為何練習完瑜伽會頭昏眼花?肌肉常會痠痛,該如何消除?

  任何運動都會有運動傷害,瑜伽的動作都是很緩慢的伸展,是以柔軟度來做動作的調整,只要練習前做好暖身操,不操之過急,就不會造成運動傷害。

  初學者剛開始接觸瑜伽,由於對動作不熟悉,精神容易緊張,導致肌肉也跟著緊縮,因而造成呼吸不順暢,腦部短暫缺氧,便會感覺頭暈。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練習,情況就會改善。

  肌肉痠痛可泡熱水澡,充分放鬆***平靜的做深層放鬆或補充睡眠亦可***,再加上按摩,即可消除疲勞與痠痛。練瑜伽時若拉傷筋骨,馬上冰敷,可防止發炎惡化,並能消腫。

  7、運動前為什麼一定要做柔軟體操?

  瑜伽是一種和緩的運動,幾乎適合每個年齡層。它是一種全身性的、平衡的運動,不像一般運動只用到單方面的力,長時間下來,容易因運動的不協調而造成身體的偏差。所以要使身心都能平衡,瑜伽是最好的運動。因為透過全身的伸展,可加強關節、肌肉的彈性與韌性,如此便能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

  8、練瑜伽的人是不是要吃素?

  不一定的。當然,為了要淨化身體,選擇較清淡的素食,本來就是健康之道。長期練瑜伽的人均有同感,對肉類及油膩食物自然會排斥,那是因瑜伽動作徹底刺激到身體的腺體,使內分泌正常,飲食也趨向正常,不會特別偏好哪一類食物,而對人體不好的過度加工的油膩食品自然排斥,偏向清淡的食物。當然,若你有特殊體質需改善,除了瑜伽的練習之外,改吃清淡的素食有機食品,效果一定更顯著。

  9、練習瑜伽前可以進食嗎?練完瑜伽是否可以立即喝水?

  就像任何運動都不應在飯後即刻進行,瑜伽也是最好在空腹時練習,因為瑜伽動作是全身性的伸展,若吃飽了做動作會不舒服,效果即會大打折扣,對消化也不好。練完瑜伽最好隔10分鐘以後再緩慢喝水,但切記要喝溫開水,絕不能喝冰水。

  10、練瑜伽時,呼吸總是氣喘吁吁,老是學不會呼吸怎麼辦?

  初學者都會有這種情形,由於身體的柔軟度還不夠,對動作也還不熟,練習時非常容易緊張,身體就無法放鬆,呼吸也不容易順暢而導致老是氣喘吁吁。要常提醒自己深呼吸與放鬆,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練習,一般都會改善。

  適合瑜伽初學者的體式

  1、祈禱式

  挺身直立,雙腳併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2、樹式

  自然站立,雙手垂放身側,放鬆肩膀。右腳膝蓋彎曲並抬起,用手將右腳掌放在左大腿二分之一處或膝蓋處,雙手向天空伸展併合十,保持呼吸。保持腿部動作,雙手下降至胸前,同時呼氣。

  3、戰士式

  兩腿前後儘量張開,前面的腿彎曲,使得大腿與小腿稱90°角,後面的腿儘量伸直。腰背挺直,保持均勻呼吸,兩手向上合十。保持動作30秒左右。交換腿重複動作。

  4、三角伸展式

  雙腿寬分開,雙臂側平展開,右腳尖轉向右側,吸氣,呼氣,彎曲右膝。上身緩緩向右側彎曲,右手在腳後側扶地,左臂向上伸直,儘量保持雙臂上下成一條直線。左臂儘量向側伸平,同左側側腰、髖部形成一條直線,保持30秒,自然呼吸。慢慢還原成直立姿態,換邊再做。左右側各做3次。

  5、船式

  坐在墊子上,把腰部挺直,兩腿併攏,膝蓋彎曲,腳掌平放地面,雙手放在身側。雙手稍稍向地用力,雙腿抬高至小腿與地面平行,腳背繃直,身體稍稍向後傾雙手離地。伸直手臂抬高至與小腿平行,掌心向下。

  初學瑜伽練呼吸的方法

  1、呼氣

  首先採用一種放鬆的姿勢坐或站,脊柱和頭部保持垂直地面,雙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開始時緩慢呼氣,用收縮腹部的肌肉的方法把氣體趕出腹腔,當腹腔完全凹進體內時,開始緩慢的收縮肋骨,肋骨收縮時可以將體內剩餘的氣體趕出胸腔,直到氣體呼盡為止。

  2、吸氣

  現在我們進入止息階段,在腹腔和胸腔完全凹陷的同時停止了呼吸,保持大約2-3秒鐘;之後進入吸氣階段,與呼氣截然相反。我們先放鬆肋骨,讓氣體緩慢的充滿你的胸腔,儘量吸氣使胸膛擴張到最大的程度,繼續輕輕吸氣,緩緩的放鬆腹部,腹部漸漸鼓起。到這時,我們完成了一個整個瑜伽呼吸的過程。

  3、屏息

  剛開始練習時呼氣和吸氣各保持5秒鐘,而屏息只需要2秒鐘時間,之後當漸進一段時間後***這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開始延長呼氣,吸氣、屏息的時間。在練習時要時刻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如果不一會兒就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這說明所採取的時間對自己不合適,需要你自己調整呼氣,吸氣、屏息的時間;正確練習時身體會略微出汗尤其是在頭頂,不要擔心,說明你的身體正在進入一個良好的迴圈之中,身體的毒素正隨著瑜伽調息法而慢慢的被排出體外,身體得到了淨化。

  瑜伽呼吸增加了氧氣的吸入量,使肺活量增大,血液得到淨化,活力和耐力有所增加。可以增進人體消化器官的活動,消除並治癒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還會對內分泌腺產生影響,促使卵巢和睪丸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