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大題知識快速定位

  對於高考學生來說,在做政治題目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從題目當中找到相應的考點,這樣就會提升做題的正確率。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必修一 經濟生活

  1.第三產業/服務業/農業等的發展或者某個新行業的出現——產業結構優化;

  企業產品品種的調整/農產品品種的調整功能——產品結構優化

  2.政府***國家***增加財政支出去刺激生產或需求——財政促使經濟平穩執行***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巨集觀調控;

  3.財政投入民生領域——促進公平,改善生活

  4政府在市場投入不足的領域投資——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5.加強市場監管,完善規章制度,打擊違法企業——規範市場秩序;

  6.政府做xx——實施科學的巨集觀調控

  7.發展高科技——自主創新/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如產業、產品結構***

  8.政企分開,理順政府和市場間的關係;政府減少對企業的干預;在價格上,減少政府定價,開放市場定價;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9.高科技、消費、服務對經濟的貢獻增加\環境好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

  10.扶持中小型、小微型企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等。

  11.關注農村,支援農村——城鄉一體化,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促進鄉村振興等

  12.重視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勞動者是勞動過程中的主導;增強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優化勞動力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等

  13.重梘消費者消費觀轉變——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升級倒逼供給側改革

  14.發展落後地區、中西部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挖掘消費與投資潛力,擴大內需/促進共同富裕、促進全面小康等

  15.國企***央企***改革——將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

  16.發展面臨新環境***如一帶一路、自貿區、國家政策調整***——***企業***制定正確經營/發展戰略/走出去,綜合利用兩種資源、兩種市場,優化資配置

  17.結構性減稅或稅收優惠——減輕負擔,釋放經濟活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公平

  18.在科技、環保、第三產業等領域中引進外資等——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利於調結構轉方式

  19.重視產品的質量\品牌建設\技術升級等——使用價值是價值的基礎\助推供給側機構性改革\供給體系質量提升\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提高消費水平***生活質量***\促進消費升級等。

  20.企業走出去\海外併購\中國製造走出去\國家間的經貿合作等——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打造中國品牌,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拓寬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有利於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我國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等。

  21.注重環保\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低碳發展、迴圈發展、綠色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建設“兩型社會”;提高消費的質量***生活質量***;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協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等。

  22.企業完善激勵機制\改進工資獎金髮放機制\提高科研人員的收入等——完善分配製度激發勞動者積極性\促進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23.政府利用實施階梯電價、水價/高速公路分時段收費等——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4.勞動力、原材料、運輸成本等提高,促使企業調整生產規模/採用高科技裝置生產或選擇別的替代原材料;市場上商品價格提高刺激企業擴大生產——價格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調節生產規模

  25.某種產業的興起\某種產品的出現帶來消費的熱潮——生產決定消費***決定消費物件、方式、水平、創造消費動力等***;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等

  26.某種消費潮流\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消費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引起企業生產的改變——消費反作用於生產。

  必修二 政治生活

  1.簡政放權,政企分開;“證照合一”改革;在市場準入方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網際網路+政務——轉變改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2.體制機制改革,部門職能重新定位——深化行政管理體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3.政府政務/村務公開——主動接受監督

  4.利用網路等途徑廣開言路\百姓積極為國家機關建言獻策等——拓公民參與渠道,科學民主決策,使決策利民;促進公民的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增強公民的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社會責任感等

  5.重視人民的地位作用——國家性質/民主的真實性/公民具有XX權利/民主政治為民服務的宗旨/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民主執政等

  6.黨順應時代要求做xx事——科學執政、貫徹科學發展觀

  7.黨做xx,提出指導意見、確立目標、方針等——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作用;

  8.黨與法——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堅持依法執政,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使各項工作法制化、規範化

  9.民主黨派做xx——我國的政黨制度\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民主黨派的性質、地位、優勢***人脈廣素質高***等

  10.人大立法公開徵集意見——民主科學決策,提高立法質量/民主中制

  11.支援西部/民族地區發展——各民族共同繁榮;

  12.國際爭端中我國捍衛自己權利——主權是一個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作為主權國家,我國擁有自衛權或獨立權或管轄權或平等權等/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應堅決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立場是xx;

  13.我國反對霸權,主張用對話等非武力方式解決衝突——主權國家負有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義務/作為聯合國的成員國/我國遵循其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標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14.合作與衝突並存——共同利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和平發展道路等:

  15.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積極做xx***如反恐、打擊海盜、提出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我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符合時代的主題,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必修三 文化生活

  1.文化指導經濟發展或者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文化與經濟相交融文化作用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在人們改造世界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2.開展一定的文化活動,營造文化氛圍——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3.某種精神\文優指引人們戰勝挑戰,克服困難——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中外文化交流活動——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利於世界文化的繁榮/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力。

  5.網路、科技等在文化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發揮大眾傳媒在現代文化傳播中的作用;科技是影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文化創新

  6.要著力培養人才加強宣傳教育等——教育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國素/要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7.文化發展中出現一些負面影響——市場的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影響了文化的正常發展/政府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個人應提高眼力,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

  8.種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人們的文化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政府在提供多樣化文化的同時,要揚主旋律,發揮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導向和示範作用物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9.我國文化中多民族文化,多區域文化並存/我國文化由古至今沿襲相傳/我國文化積極吸收外來優秀文化,併成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容性的特點

  10.我們相信自己文化前未來,並主動發展自身文化,豐富某種文化的內涵***比如某種時代精神——紅船精神之類的***——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努力實現文化強國目標

  11.進行改革,釋放文化發展的活力/鼓勵文化產業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機制的改革,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便其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文化的發展

  12.改府完善文化基礎設施/重視基層教育等——政府應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滿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13.人民在某種文化發展中以較高熱情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14.某地在發展文化事業過程中增加投入/通過發展某產業促進***帶動***文化發展—— 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文化。

  15.通過某些改革/制定政策、法律以促進文化發展——政治決定文化;政治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16.在經貿往來過程中帶動文化交流——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和中華文化的發展,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中國綜合實力

  17.把古代的一些重要倫理思想保留下來\對古代留下的一些文化進行改造、豐富、拓展——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傳統文化的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18.某些傳統文化在今天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內涵基本不變——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19.某些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民族風——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彰顯文化自信

  必修四 哲學生活

  1.因客觀存在的某種狀況而做某xx——物質決定意識***客觀事物為人改造自然***/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客觀事物為人改造人類社會***/實踐決定認識

  2.在xx思想指導下做xx——意識/認識/社會意識/價值觀的反作用***導向作用***

  3.錯誤做某事導致xx惡果——規律具有客觀性,要按客觀規律做事***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4.一事物表現出利或弊等相反的屬性——用對立統一或全面或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基本屬性的表現及相互關係、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聯絡具有多樣性

  5.促成事物轉變——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6.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或選擇——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認識具有主體差異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個體差異性

  7.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不斷豐富、發展——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在實踐的基礎上檢驗真理、發展真理

  8.打攻堅戰,克服困難實現xx目的——事物發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9.打好基礎,做好點滴積累——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

  10.把握全域性、抓住重點、抓關鍵、將xx作為突破口——主次矛盾/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整體與部分;

  11.分清主流支流/肯定成績,承認不足——矛盾主次方面;

  12.試點、典型——矛盾特殊性/由特殊到普遍

  13.迴避問題或存在xx問題需要解決時——用矛盾的觀點看間題,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

  14.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進、發展;對某些事物既克服它的缺點,又保留它合理的內容——辯證的否定,揚棄

  15.在同一社會形態下產生不同的認識或某社會意識指導社會實踐的發展——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16.體制機制改革、職能部門調整、簡政放權——改革,調整上層建築〔或經濟基礎以適應經濟基礎***或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17.人民/關注民生——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應將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標準

  18.對社會做貢獻,並因此獲得肯定——人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與奉獻、社會與個人的統一中創造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