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擇題的方法與錯題思路

  從本質上講,高考是考知識網路的構建及知識網路的應用。高三備考多數展開“題海戰術”,解題佔去大多數時間,而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比較欠缺,如何才能學好物理呢?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相關資料,快來學習學習吧!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技巧

  1. 直接判斷法:當考查的知識為識記的內容,可直接依據物理事實、概念、規律、定則等,經過回憶、思考,從題目提供的多個選項中,“對號入座”,選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基本不需要“轉彎”或推理簡單的題目。這些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再認和物理概念、規律理解情況。

  2. 排除篩選法: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的熟悉程度結合題設情況,通過對題述物理過程、物理條件和備選選項形式的分析,將不合題意的選項逐一排除,最終選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叫做篩選排除法。

  3. 選項代入法:計算型選擇題的選項往往是數字,如果仍像解計算題那樣求解比較麻煩,或者通過計算也不能確定應選答案時,可以把各選項的數值逐一代入,經過推導得出的方程進行檢驗,將滿足方程的選項找出來。

  4. 特例檢驗法: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可能”、“可以”等不確定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特殊例子證明它正確,就可以肯定這個選項是正確的;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反例駁倒這個選項,就可以排除這個選項;這種方法稱為正反例檢驗法。

  5. 圖解法:圖解法包括圖線法、向量圖法和幾何作圖法,從影象選擇題的題幹或備選答案的影象中讀取有關資訊,根據基本知識、原理和規律進行解答。還有根據題目的內容畫出影象或示意圖,如向量圖、物體的運動影象等,再利用圖象分析尋找答案。利用影象或示意圖解答選擇題,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便於瞭解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能夠避免繁瑣的計算,迅速簡便地找出正確答案.若各選項描述的是物理過程的變化情況,此法更顯得優越.此類題目在力的動態變化、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電磁感應現象等問題中最為常見.幾乎年年都考。

  6. 定量計演算法:題幹中提供了一些物理量資料,同時給出備選答案,解答時需分清各種條件,通過分析判斷所用的原理和規律,而後進行論述和計算,得出結論。

  7. 單位檢驗法:有些選擇題的選項是用字母表示的代數式,如果某個選項的單位與題幹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單位不一致,就可以排除這個選項***請注意:與題幹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單位相同的選項並不一定正確***.如果這種方法不能排除所有錯誤選項,只要能排除部分錯誤選項,對幫助正確選擇答案也是有益的。

  8. 對稱分析法:有些選擇題中的研究物件或過程具有對稱性,可以根據確定了的事物某一部分的特徵,去推知其對稱部分的相同特徵,利用對稱性對研究物件的受力、運動過程與狀態進行分析,還可將一些表面並不具備對稱性的問題進行轉化變成具有對稱性的問題後,再利用對稱性進行求解。

  9. 簡單估演算法:根據日常生活中一個物理現象,沒有任何精確的數字,要求估算可能的結果,這是一類新穎的物理問題。估算題一般取材新穎,貼近生活,聯絡實際,但脫離課堂教學的解題模式,無直接公式可套,這就要求考生善於觀察物理現象,能熟練運用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準確地利用理想模型的物理規律,把複雜的過程簡化為單一物理過程,摒棄次要因素,抓住現象的實質求解。

  估算題的程式可分為以下幾步:

  ①根據題意,瞭解物理現象

  ②簡化過程,建立理想模型

  ③避輕就重,抓住主要因素

  ④因事制宜,選取恰當的資料

  ⑤藉助數學,進行近似計算

  10. 賦值驗證法:有些選擇題,根據它所描述的物理現象的一般情況,較難直接判斷選項的正誤時,可以利用題述物理現象中的某些特殊值或極端值,對各選項逐個進行檢驗,凡是用特殊值檢驗證明是不正確的選項,在一般情況下也一定是錯誤的,可以排除。

  11. 極限分析法:將某些物理量的數值推向極致***如,設定摩擦因數趨近零或無窮大、電源內阻趨近零或無窮大、物體的質量趨近零或無窮大等等***,並根據一些顯而易見的結果、結論或熟悉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種辦法。

  12. 類比分析法:所謂類比,就是將兩個***或兩類***研究物件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相互的聯絡或所遵循的規律,然後根據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進一步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在處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穎的題目時,可以嘗試著使用這種方法。

  13. 臨界條件法:臨界問題,是指一種物理過程轉變為另一種物理過程,或一種物理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物理狀態時,處於兩種過程或兩種狀態的分界處的問題,叫臨界問題。處於臨界狀的物理量的值叫臨界值。

  物理量處於臨界值時

  ***1*** 物理現象的變化面臨突變性。

  ***2*** 對於連續變化問題,物理量的變化出現拐點,呈現出兩性,即能同時反映出兩種過程和兩種現象的特點。

  ***3*** 解決臨界問題的關鍵在於熟練掌握臨界條件及其物理意義,並善於準確運用臨界條件和物理規律巧解問題。

  臨界條件

  ①兩接觸物體脫離與不脫離的臨界條件是相互作用力為零。

  ②繩子斷與不斷的臨界條件為作用力達到最大值,繩子鬆弛的臨界條件為作用力等於零。

  ③靠摩擦力連線的物體間發生與不發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為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④追及問題中兩物體相距最遠的臨界條件為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臨界條件為同一時刻到達同一地點時V後≤V前。

  14. 整體和隔離分析法:當題幹中所涉及到的物體有多個時,把多個物體所構成的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思路,特別是當題幹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統內部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時。

  15. 等效轉換法 :有些物理問題用常規思維方法求解很繁瑣,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們能靈活地轉換研究物件,或是利用逆向思維,或是採用等效變換等思維方法,則往往可以化繁為簡。

  16. 構建模型法:物理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形態,是物理知識的一種直觀表現,模型思維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簡化、類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物件的物理本質特徵抽象出來,從而進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種思維方法。

  17. 邏輯推理判斷法:據命題的邏輯來判斷。

  高中物理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

  一、問題的提出

  廣東省自2016年起,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第一步是放棄了十幾年的廣東卷選用全國卷。研究新高考下,老師該教什麼?怎麼教? 從本質上講,高考是考知識網路的構建及知識網路的應用。高三備考多數展開“題海戰術”,解題佔去大多數時間,而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比較欠缺。因此,我想從知識網路的運用反思的角度找一個切入點:物理“出錯點分析”。以“出錯點分析”為突破口,來進行物理的解題思路診斷,旨在幫助學生對解題思維過程中出錯原因獲得清晰的認識,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從而反喂知識網路的構建從而診斷正確的解題思路。

  基於以上思考,我提出“全國卷下高中物理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的課題研究。

  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一***界定課題核心概念

  1. “出錯點分析”

  “出錯點分析”是指,對學生某一知識點的理解上的偏差或某種能力的不足的分析。

  “出錯點分析”是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重視學習反思和反饋的作用,他強調適時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學生髮現“自己的錯誤”與發現正確的答案同等重要,甚至比後者更加“印象深刻”。

  2.解題思路診斷

  解題思路診斷是學生在“出錯點分析”的基礎上,對解題過程的診斷,診斷出錯或不合理的方面,從而構建正確的解題思路。它有別於“題海戰術”,或者說它是根據新高考的要求改變習題教學的策略。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能力,並把對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過考查知識及其運用來鑑別考生能力的高低,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實驗能力這五個方面的能力。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的診斷,就是通過反思解題過程,診斷解題思路中的出錯點,從而構建正確合理的解題思路。

  ***二***確定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1. 關於物理“出錯點分析”和“物理解題思路”現狀的調查研究

  選擇高二級、高三級理科班為調查物件,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出錯點的種類及物理解題思路困難的可能原因。建立“物理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的依據。

  2. 2016年高考考試大綱中關於物理解題思路診斷的文獻研究

  廣東自2016年起,啟動新高考,採用全國卷。新高考考試大綱中對物理解題思路構建的能力要求如何?

  3. 全國卷下選擇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

  選擇高二級和高三級普通班學生為試驗物件,主要在習題課、每次測試後的試卷分析和課後作業中開展分析和研究。

  4. 全國卷下實驗題、計算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

  選擇高二級和高三級普通班學生為試驗物件,主要在習題課、每次測試後的試卷分析和課後作業中開展分析和研究。

  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三***課題研究過程

  申報立項***2016年4月-2016年09月***:學習有關理論,確立研究主題和課題名稱,開展課題可行性論證、確定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確定課題研究人員及分工。

  課題實施***2016年09月-2018年09月***:

  1.準備階段***2016.09-2016.11***

  ***1***探討課題實施計劃和方案,確定課題組成員及分工。開展與課題有關的讀書活動,舉行讀書心得報告會,學習有關理論,尋求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方法引領。撰寫課題實施方案和開題報告。

  ***2***召開課題開題報告會

  2.第一階段***2016.11-2017.03***:認識學生現狀,關於物理“出錯點分析”和“物理解題思路”現狀的調查研究、研究新高考要求,2016年高考考試大綱中關於物理解題思路構建的文獻研究

  ***1***確定調查目的:瞭解學生“學習心理”,認識學生的物理“出錯點分析”和“物理解題思路”現狀;

  ***2***確定調查內容及名稱:物理“出錯點”和“物理解題思路”現狀的調查問卷;

  ***3***確定調查班級及時間:高三、高二理科班***參加實驗的班級***2016年12月第一次調查,2017年12月第二次調查;

  ***4***編制調查問卷;

  ***5***實施調查和資料統計;

  ***6***個案訪談研究。

  3.第二階段***2017.03-2017.06***:全國卷下選擇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

  ***1***確定實驗目的:研究“全國卷下選擇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如何展開;

  ***2***確定實驗內容:以各次考試的試卷分析為突破口,先在章節考試後分析診斷,再在期中、期末考試後進行分析診斷;

  ***3***確定實驗班級及對比班:高二、高三理科班***參加實驗的班級***;

  ***4***實施實驗。

  4.第三階段***2017.06-2017.12***:全國卷下實驗題、計算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診斷研究

  ***1***確定實驗目的:研究“全國卷下實驗題、計算題基於出錯點分析的解題思路構建”如何展開;

  ***2***確定實驗內容:以各次考試的試卷分析為突破口,先在章節考試後分析診斷,再在期中、期末考試後進行分析診斷;

  ***3***確定實驗班級及對比班:高二、高三理科班***參加實驗的班級***;

  ***4***實施實驗。

  5.課題總結、鑑定***2017.12 -2018.06月***:

  ***1***課題研究報告撰寫

  ***2***課題彙報;

  ***3***結題考核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