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臨場發揮技巧

  在高考語文作文考試中,考的不僅是我們對知識點的掌握,還考察我們臨場發揮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精寫前幾段,給評卷老師留下好印象。要精雕細刻,比如,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製造懸念,引人入勝;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巧用題記,揭示主旨,或巧用詩文以顯詩意。寫好結尾和過渡段。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地掃描全文。結尾可畫龍點睛,發人深思;或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虛筆拓展,擴大容量;或精闢議論,深化主旨等。

  2、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急於動筆。寫作是沒有回頭箭的,避免寫到一半時,突然發現,沒領會好命題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寫到一半,又想另起爐灶。建議先打草稿提綱,寫一兩個精彩的句子、文段,防止“三邊工程”***邊立項,邊設計,邊施工***。要貫徹一種構思。構思定,就不要輕易改變。

  3、要盡力避免前鬆後緊、虎頭蛇尾。有些同學構思、提綱擬好後,開頭反覆推敲,精雕細琢,後來發現時間不夠,於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謹慎對待修改。實行網上評卷,更應慎重。修改一般只著眼於字詞方面,可用米尺比好之後劃兩橫。結構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潔美觀,要努力做到改動少而效果好。

  4、如果偏題或者離題,作文的主要分數就失去了。為防止跑題,可從如下幾點做出努力:一是將材料、引語和話題聯絡起來思考,不可單看話題;二是看自己確立的觀點能否用話題所給材料來證明;三是想一想這則材料是要達到一個什麼效果。萬一跑題了,要考慮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種欲揚先抑的結構形態。

  5、要重視擬題,特別要注意不能缺題。不是萬不得已,不要以話題做標題。擬題是顯示你才氣的一個好的平臺,不能輕易放棄。缺題影響遠不止2分,還正好給了評卷老師扣分的理由。

  6、文章要有一至兩個亮點。如果是記敘文,應該用抓人的情節和生動的描寫表現你的真情,記敘文不能沒有描寫。如果是議論文,就一定要有1--2個典型的論據,就應該有縱橫捭闔,深刻的見解。如果是微型小說就一定要有巧妙的構思。這個亮點還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個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個超常的搭配。總之,要能使評卷老師精神為之一震。

  7、行文中要多次扣題。材料、引語和話題中的相關文字最好在文中出現三次以上。開頭三句話內應點題一次,結尾則應回扣標題,“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間至少扣題一次。幾次扣題事實上也是在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題。

  8、字數以900字左右為宜。不能給人湊字數的感覺,但也不能拖得太長。喜歡寫長文的同學,開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開,開口不要太大,能跳過去的就跳過去,要相信讀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節省篇幅,要防止高潮來了沒地方寫了。切忌三段文。還要注意要突出的句子***扣題的、表現主旨的、文眼、點睛之筆、抒情議論、議論文的分論點等***,最好單獨成段。

  高考語文複習思路

  一、語言文字運用:基礎性、綜合化、整體性

  考查內容立足基礎性,避免“冷、偏、怪”,突出對理解與運用能力的考查。語料來自報刊雜誌,貼近生活,體現社會熱點,涉及面較廣,包括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文化娛樂、社情民生等。

  綜合化、整體性是這次語用題的一大變化。例如第6題要求考生根據提供的詩句寫一個場景,運用第三人稱,並有心理描寫。場景描寫的有關知識在《外國小說欣賞》教材中有要求,設題把閱讀教學中的知識點運用到語用題實踐中來,較好地實現“讀”與“寫”的結合,避免語言運用考查的碎片化現象。由於所提供的詩句本身具有場景的特點,淺顯且貼近學生心理,方便考生運用擴寫知識作答,也為擅長文學描寫的考生提供了空間。

  二、現代文閱讀:邏輯思維與文學鑑賞並重

  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論述類文字閱讀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學類文字的審美鑑賞能力。

  論述類文字選文內容有關傳播學的知識,論述的是傳播行為的型別和特點。選文不僅給考生一些關於媒介的新知識,也引導教學關注媒介傳播的特點,重視跨媒介學習。因為媒介課程已經進入修訂中的課程標準,將成為語文教學核心內容。

  命題遵循學術文章閱讀的規律,把握文章的關鍵,避免語言形式無意義糾纏,正確引導學術文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其重點在於考查考生閱讀理解學術文、提取資訊抽象概括的能力。

  今年文學類文字閱讀最顯著的變化有二:一是語料為中國當代小說;二是題目減少一題,由原來的五題變為四題。具體來說:

  其一,題量減少,可以讓考生有更多的時間仔細閱讀和從容思考,也可以避免各題考查內容可能出現的重疊交叉,提高試題的效度。其二,考點採集設題側重從不同方面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如從區域性或全篇、從內容或形式、從理解或表達等不同方面設題;考查的層級則有理解、分析、鑑賞、探究,呈現出明顯的梯度。其三,題乾的設定和表達儘量貼近學生答題習慣,注重提示性、導向性和明確性,減少考生審題的障礙,避免歧義與含混。

  三、古代詩文閱讀:理解、鑑賞與文化傳承

  語料均選自中國古代名家經典。文言文閱讀選文為杜牧的《上池州李使君書》,古詩鑑賞讀選文為白居易的《采地黃者》,傳統文化經典語料選自《論語》。

  設題緊扣中學古詩文教學實際,又能提供新的角度和知識點。例如第16題,從文中看,作者認為自己一定程度上也有“輕耳重目之過”,但卻沒有第一種“腐儒”之病。設題的前提是讀懂相關文段,才能正確答題。詩歌鑑賞第20題要求從敘述和對比手法上分析藝術特點,全詩採用采地黃者的口吻敘事,按時間事件順序層層深入,脈絡分明;通篇客觀敘述,敘事中運用對比,結尾凸現“人不如馬”這個中心主題,從而使批判的鋒芒無比犀利。“敘述手法分析”這個考核要求,引導中學古詩詞鑑賞教學的深入。

  傳統文化經典題的材料來自《論語選讀》。 “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這裡的“與”字歷來有“贊同”與連詞兩種解釋,這說明文化理解與傳承的複雜性,教材選擇的是“贊同”義;但如果做連詞,則與另一則材料“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形成對照。第22題要求考生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分析孔子的教育風格與教育技巧,提供了傳統經典不同解讀之例,引導考生深入思考與分析。

  高考語文複習提綱

  詩詞鑑賞的表述: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文言文閱讀:

  閱讀時可以先劃出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避免理解上的困難。在讀完一遍後可以先看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幫助理解文章內容。

  文言實詞

  主要靠積累,但如果碰到一些自己實在不知道意思的字就要靠猜了。猜的時候把握兩條原則:一是越是和現代漢語解釋相同的字錯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把解釋代入句中去揣測。

  反映古詩總體表現手法的詞語: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懷 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 寓情於景、託物言志*** 欲揚先抑明貶實褒

  反映詩人心情***感情***的詞語:

  愉悅、歡快、激動、沉痛、 悲憤、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 閒適恬淡之情

  反映古詩語言特色的詞語:

  凝練、簡潔、幽默、詼諧、質樸自然、清新秀麗、生動形象、 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

  反映古詩結構特點的詞語: 開門見山、逐層推進、 環環相扣、前後呼應

  反映古詩總體風格的詞語: 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委婉、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美、恬淡、悽美、明快

  反映古詩表達效果的詞語:

  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