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的教學方法

 

  小學到大學是一個人重要的成長階段,體育在這一階段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十六年的求學生涯,體育課陪伴始終,學生的人格、體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動商的培養,責任感、正義感、使命感的樹立,都是在這一階段完成。,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些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方法具體可以分為傳授體育理論知識的方法與傳授體育技術與技能的方法。今天小編帶大家溫習的是體育教學實踐中,傳授技術與技能的方法。主要有語言法、示範法、直觀法、完整法、分解法與糾錯法。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資訊傳遞大量是語言來傳遞的,語言法是體育教學中廣發運用的教法之一。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語言法的主要形式有講解、口令和指示、口頭評定成績、問答法、默唸和自我暗示等。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體育有效的幾個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01講解

  一般應用在教師宣佈教學目標、傳授新教材或技術複雜的動作技術時等。

  例如:在蹲踞式跳遠的教學中,講解蹲踞式跳遠助跑的技術時,教師要講解:助跑開始,上體前傾較大,兩腿蹬擺有力步幅加快,兩臂擺動有力;助跑的中段,上體逐漸抬起,上下肢擺動幅度加大,腿要高抬,助跑充滿彈性與節奏等。

  02口令與提示

  一般運用在教師宣佈做練習時、教學過程中指令學生:“再做一次”、“上下肢協呼叫力”、“練習留意身邊的同學,注意安全”等。

  強調動作重點、難點時、以及在組織教學中,指令學生“跑步歸隊”、“把器材收拾好”等。

  03口頭評定成績

  口頭評定成績在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和動作的規範標準,教師以簡潔的語言,以口頭方式,及時評價學生成績的一種方法。

  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或者課課練中,教師以肯定或否定的語言說:“運球中,重心再降低一些會更好”、“堅持”等。

  注意:對學生的評價時候,最好要細緻到學生具體哪個地方做的好或者不好,這樣會對學生產生進一步的激勵或者提示,減少泛化的語言,如:“你真棒”、“太棒了”等!

  04問答法

  目的在於及時瞭解學生掌握知識或技能的程度,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自我分析與評價能力的一種方法。

  如:在跳遠教學後,教師問學生“你認為跳遠過程中最關鍵的技術是什麼?”、“你認為自己在哪個技術環節掌握不好”、“你認為怎樣能跳得更遠”等。

  瞭解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然後通過引導、糾正、指導等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動作技術。

        常見體育教學技巧

  直觀法

  直觀法是在體育教學中,藉助視覺、聽覺、觸覺和肌肉本體感覺等器官來感知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完成方法等,從而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的一種方法。

  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法主要有:動作示範、教具和模型演示、視訊影像演示、助力和阻力以及定向和領先等。

  01動作示範

  示範是要把所教的內容變為直觀的形象,教師做一個正確的示範動作,學生馬上就能對所學的動作進行模仿練習。所以,示範是講解的直觀,講解是示範的抽象與深化。在教學中,兩者經常結合使用,有利於直觀與思維的緊密結合,擴大直觀效果。

  02教具和模型的演示

  如:肩肘倒立課上經常會用的掛圖、照片等。當動作示範難以充分顯示動作的結構、過程、重點、時間與空間特徵時,就需要這種方法。

  03視訊影像演示

  近些年興起的筆記本、電子白板、投影儀等進課堂,與體育微課等視訊影像的結合就屬於這種。優勢頗多,主要來源於計算機功能的便捷與強大,相信這也是未來一種結合的趨勢。

  04助力和阻力

  如:學生在做前滾翻的動作時,教師用手輕推學生的臀部,幫助加快滾動速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動作;學生在推鉛球動作時,教師用手頂住學生髖部,讓學生體會蹬轉動作等。

  05定向和領先

  定向是指具體的或者形象的方向標誌物,給學生知識動作的方向、幅度、軌跡和用力點等;領先主要是利用超前的訊號和某種視聽手段,對學生進行刺激和引導,以利於完成某一動作技術的直觀法。

  如:在跑的練習過程中,教師用掌聲等改變學生跑的方向或節奏;在鐵餅練習中,教師設定標誌旗在投擲路線中,讓學生按標誌旗的高度投擲,保證出手角度的正確等等。
 

  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根據教學任務,有目的地反覆做某一動作的方法。進行反覆練習,是掌握、改進動作技術,形成動作技能的基本方法。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練習法有:

  01完整法

  完整法便於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不致破壞動作技術之間的內在聯絡。但是,採用完整法,不易很快地掌握動作技術中較為困難的要素和部分。完整法一般是在動作技術較簡單,或動作技術雖然比較複雜,但分成幾個部分顯然會破壞動作結構時使用。

  如 :由於把鉛球動作技術分成幾個部分不利於學生掌握投擲的用力順序。因此,在鉛球技術教學中,需要通過完整法練習,有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動作表象及依次用力的過程。

  02分解法

  分解法是將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合理的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逐次進行學習,最後完整地掌握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如:各種舞蹈、健身操和武術等專案的教學經常會用到分解法。

  03變換練習法

  由於練習條件和運動負荷的不斷變換,對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和身體各器官相互間的協調技能,提高人體對不斷變換的練習環境和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以及從事身體練習的積極性,掌握動作技術,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等,都具有較好的作用。

  04迴圈練習法

  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心肺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具有良好的作用。

  05糾錯法

  教師在糾正學生錯誤動作時應注意一下要求:善於觀察和發現學生的錯誤動作;專注主要的錯誤,有時候錯誤可能不止一個,教師必須善於確定順序,要求學生逐個克服。

  當發現學生有共同錯誤時要進行集體糾錯;糾錯時,要耐心啟發,循循善誘,講明道理,提高學生改正錯誤動作的信心和決心。

  綜上,上好一節體育課真的很不容易,學生能否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技術與技能,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與教師運用的教法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我們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內在修養,使自己的每節體育課都有更深層次的自我教育理念“貫穿其中”,上出“看似相同,卻又不同”,附帶自我風格的優質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