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風險管理論文

  企業法律風險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

  摘要:依照我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國家標準,總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起源及發展,在分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探討進一步加強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策略。

  關鍵詞:法律風險管理;起源及發展;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3017602

  企業法律風險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企業故意或過失違反法律或約定義務或未按照法律規定行使權利,而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後果的可能性或可能承擔的責任和損失。企業自從設立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法律風險,涉及公司法、合同法、智慧財產權法、稅收法等法律法規,其表現形式複雜多變。與其他風險相比,法律風險具有更強的可預知性和可控制性。法律風險管理,是指將法律作為一種管理資源滲透於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依據法律和政策的監管要求,遵循風險管理的基本規則,明確法律風險環境資訊、法律風險評估、法律風險應對、監督和檢查的全過程。它強調從管理的角度對法律風險進行識別、評價與控制,是一個持續迴圈、不斷改善的動態過程。也就是通過系統規範的操作流程增強法律管控能力,促使企業最大限度防控風險,得國內國際競爭優勢。

  1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起源及發展

  1.1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完善法律風險管理

  2006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釋出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對合同風險管理工作的總體原則、基本流程、組織體系、風險評估、管理策略、解決方案、監督與改進等進行了系統描述,並將企業法律風險作為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風險管理是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略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的管理起到支撐作用,把好法律風險這一關對企業風險控制具有統領全域性的意義。2008年6月,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隨後《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等配套指引相繼出臺,明確指出企業應圍繞總體經營目標,全面識別、系統分析生產經營中與實現經營目標相關的風險,科學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

  1.2企業目標戰略實現要求企業完善法律風險管理

  美國美孚石油公司於1882年成立法律部以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企業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和更廣的領域合理配置資源,但市場競爭也將更加充分和空前激烈。我國加入WTO後國內外市場正在逐步融合,市場競爭規則越來越規範和透明。尤其近年來,國有大中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變得更為複雜,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法律風險日益增多。企業需要提高認識,注重防範潛在的金融、市場、地域文化等風險,建立適應國際化要求的有效法律風險管理機制,合理控制風險,將法律風險管理前移,實現“事後補救”向“事前防範”的全面轉換,從源頭上進行防範和控制法律風險。

  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基本原則

  2.1納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原則

  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風險、投資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等等,許多風險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存在交叉和重疊,往往可能會相互轉化。法律風險與其他各種風險的聯絡最為密切,關聯度最高。法律風險管理作為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目的就在於以現行法律法規為依據,以對企業歷史資料的研究為基礎,通過系統科學的方法對企業法律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企業法律風險全域性,確定重點,集中力量應對。通過實現企業法律風險與其他風險管理的有機整合,從而提高風險管理的整體效率和效果。

  2.2融入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原則

  法律風險產生於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其識別、分析、評價和應對都離不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多年來的企業風險管理實踐使企業逐漸認識到,發生在企業內部不同管理部門,不同業務領域或不同的生產經營環節的風險,相互此消彼長,如果企業僅從某個部門、某項業務、某個環節角度去考慮風險,可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乃至貽誤風險管理時機。而企業自身更熟悉本企業的經營情況,更瞭解風險狀況,因此,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應根據風險組織的特點貫穿於整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

  2.3全員、全過程實施原則

  員工是管理的根本。由於法律風險產生於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法律風險管理不能僅僅依靠法律顧問、法務部門、律師事務所等外部資源,更要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要企業全員參與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建設和落實工作,包括企業的法務部門***或人員***、各崗位員工分工負責。注重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將完整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機制嵌入企業各個部門的實際工作中。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各個業務流程,乃至各個崗位結合起來,以形成法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

  2.4管理流程規範化規則

  企業實施任何行為都需要遵守法律規定,法律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基本依據。法律風險管理要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業務流程,將相應的法律風險管理要求嵌入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之中,使其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實現流程管理。從整個企業執行出發,在充分診斷業務流程各環節,分析業務流程存在的法律風險點及評估法律風險的基礎上,以法律為依據,用市場經營的法則,著眼於建立一套統一、完整、清晰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應對機制,實現法律風險防控與企業管理完全對接,滿足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流程化要求。

  2.5持續改進原則

  企業法律風險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發展的,隨著內外部法律環境的不斷變化,風險種類、性質和表現形式不斷髮生變化。企業應實時跟蹤法律風險環境的變化,通過及時監督檢查法律風險管理流程的執行狀況,確保應對計劃的有效執行,並根據發現問題研究改進方法,對下一週期的法律評估和風險控制管理改進和調整,企業進入下一個法律風險管理迴圈,對隨時產生、發現的法律風險進行識別、分析、控制及效果測評,形成一個動態的法律風險管理和體系,使得法律風險管理流程成為一個可持續運轉的閉環。   2.6“預防第一”原則

  當前,法律風險防範機制作為企業一項基本的戰略性的管理方式,就是將企業法律工作重心前移,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預防,把法律風險防範作為企業一項常規性的管理工作,融入企業和個部門的實際工作中。對企業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的目的在於增強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計劃性和時效性。通過定期法律風險體檢,依據嚴格的法律風險檢驗流程和規範,對企業法律風險環境和法律風險管理水平做出客觀、準確評判,並提出相應預防、改善措施,從而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達到清除企業各類法律風險隱患的目的。

  3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策略

  3.1提升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能力

  加強普法教育、法制宣傳和法律風險管理培訓,進一步強化企業決策者、管理者和普通員工增強法律風險意識,提高法律風險管理能力。牢固樹立“依法、合規、公平、誠信”的理念,使“依法經營、合規經營”真正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制。一是通過多種形式法制宣傳、開展關鍵崗位人員法律知識培訓,以及普法教育進基層、進車間等途徑積極組織學法遵法、依法辦事,推動形成良好的法制環境。二是在各部門、各單位成立法律風險管理活動聯絡組,通過各環節法律風險管理情況彙報與溝通,建立貫穿上下級、各單位的風險管理資訊傳遞渠道,實現資訊共享和快速響應,形成資訊“傳遞、研判、核實、分析、反饋”閉環機制。三是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明確工作流程,並逐步推進制度和標準進車間、入班組、到崗位,建立健全制度執行、檢查、評價、反饋、考核、改進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和執行剛性。

  3.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與企業管理工作有機結合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建立可以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禦能力。企業通過對內控機制的整合,將法律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向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延伸,嵌入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物資採購、市場營銷、科技管理、國際業務、生產運營等業務流程,突出重點,進一步優化業務管控流程,構建法律風險防控機制的完整鏈條,全面提高法律風險事前、事中、事後防禦能力,有效地消除和化解風險,全面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控能力。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業務流程,將相應的法律風險管理要求嵌入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之中,將其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將法律風險管理與業務流程和管理環節的完全融合,實現流程管理。

  3.3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指導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行為,有效控制法律風險也是企業的戰略資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保障著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法律風險評估和應對等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活動中應充分考慮法律風險與企業戰略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影響等因素。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應當根據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確立管理目標,確定企業整體法律風險種類和法律風險可承受範圍。針對企業不同經營週期以及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重點,對法律風險管理戰略和措施進行適時調整,使風險管理切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符合企業不同時期的發展需要,最終實現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戰略與企業戰略思想和發展目標高度一致。

  3.4加快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創新

  按照依法治國和依法治企要求,以制度標準體系建設為基礎,將法律風險管理關口前移,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建立完善的法律風險評估機制和預警機制,研究法律風險成因,儘早識別和消除法律風險根源,提前預防。根據風險級別,從制度規範建設入手,將所有的經營管理都納入法律風險控制體系中,以各崗位職責為突破口,著眼於全員參與和全過程控制,突出重點,優化法律風險控制的制度流程,實施績效考核和動態監控、評價,隨著企業法律環境和經營發展戰略的不斷變化,法律風險防控的重點也相應適時調整、實時更新。不斷調整和完善防控措施,對法律風險實施持續、系統、動態的防控,實現從單純防範法律風險向防範管理風險的轉變,促進法律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升級完善。

  參考文獻

  [1]高志巨集,黨存紅.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導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

  [2]徐永前.企業法律風險操作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