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想學好語文有哪些方法

  語文,無處不在,我們一切的學習都是基於語文之上,高中語文是我們語文學習的進階,所以,學好高中語文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一新生學好語文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新生學好語文的方法

  態度決定高度

  要有良好的對待語文的學習態度,才能真正學好語文。因為高中的語文,不再是單純的背誦與默寫,而是涵蓋了許多包括文言文基礎知識,課外閱讀綜合能力,甚至生活中的細節等知識面。這就要求我們多觀察生活,積累自己的語文視覺。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常識》,就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題目。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用一本小本子,把一些有意義的素材積累下來,這是對寫作文非常有用的。

  多看古文與古詩

  因為在高中的語文考試中,不再是課內學習的古文閱讀與古詩鑑賞,而注重的是把課內知識的遷移到課外的能力。例如,給一段你沒學過的古文閱讀或古詩,要你自己去分析文章的內容與主旨等。剛開始會覺得很難,可是當你接觸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可是,這也告訴我們一個學習語文的方向:注重古詩詞。例如,每天堅持看一首古詩,把一些優美的詩句背誦下來。蘇軾的春畦雨過羅紈膩,夏壠風來餅餌香,李白的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柳宗元的煙消日出不見人,乃一聲山水決,這些名句怎能不背下來了?

  此外,還要有目的地看一些古文的文章,積累一些常考的文言文虛詞,通假字,實詞的基本用法。這樣三年下來,你每天都在聚糧,當你高考那一天,就可以帶著你滿滿的糧食好好打一場勝仗。也許有人認為我現在談高考言之過早,可是並不然。從你一進入高中,你就開始了你的高考,而這一些,便將是你高考的每一分的成績。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文,便是你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

  還要必備好的課外輔導書

  高一是大量閱讀名著的好時機,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時間,多讀多看,拓展能力,不要浪費了這一寶貴的黃金時期。成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輔導工具書是你的書桌上應有的書具之一。成語,字詞,拼音等都要自己去自學積累,老師是很少再像初中那樣點著一個一個詞的教的。所以,這些書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一、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聽課這一語文教學活動,是學生接受新知識,學成新技能的最重要的學習環節。要提高聽課效率,必須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表現在專心聽講,大膽質疑,並善於發表己見,積極聯想,分析探究,用心聽記。概括而言,就是養成聽、思、議、記的好習慣。

  ***1***怎樣才能促進學生重“聽”呢?要促進課堂上學生重“聽”,教師一定要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駕馭語言文字,運用優美的教學藝術增強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粘住學生的心靈,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設疑釋疑,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

  ***2***怎樣才能促進學生深“思”呢?要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深刻地思考問題,語文教師一定要銳意採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結合文采的感染,在分析文學形象的入微處結合人生哲理的分析,施教中議論最精闢的地方、應插入不離弦的軼聞小故事。這樣加之以聯想比較,啟迪學生思考,認鼻調動課堂雙邊活動的情趣性和科學的積極性、課堂上注意設計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索。

  ***3***如何激發課堂上學生善“議”呢?教師一定妥善於發揚民主,調動學生反饋語文學習資訊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主動發問,對“出言尤規有章”的學生給予美的評價。營造在課堂上師生平等,相輔相成。活潑有序的學習氛囤,形成充滿活力的課堂整體。形成一種祥和親切,平易大方的師生關係,防止那些以各種藉口變相打擊學生積極性的緊張局面。

  ***4***如何誘導課堂上學生勤“記”呢?老師應精心設計課堂板書。板書應該提煉得少而精,醒目、科學、完整,使之能啟發學生,為學生作筆記提供良好條件,從而培養出學生做筆記的興趣和會作筆記的學習習慣。

  二、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複習習慣

  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中學生要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自主地完成舊知識的重溫工作。使知識在記憶裡的痕跡得到強化,防止由於時間過久了,積累下來的知識痕跡逐漸消退。尤其是中學生興趣廣泛。自我控制力較弱,“見異思遷”的心理活動較強,記憶容易放鬆,所以,注意加強複習鞏固舊知識的工作顯得更為重要。根據心理學研究:記憶遺忘的速度先快後慢:理解記憶比機械記憶效果好;分佈記憶比集中記憶效果好;“超額學習,報酬遞減”等。教師應該勤於教育中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培養中學生有層次的自主的複習習慣,要求中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記憶複習,要求中學生在方式方法上懂得如何更換和更新,在複習的內容上增加新意,創新求實,避開簡單的千篇一律的機械重複。為提高複習概率和效果,要把平時的複習、嘗試、記憶、審美和閱讀、背誦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學習主動複習、自覺扮演求知角色的作用。

  三、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的作業習慣

  為了鞏固中學生所學過的語文知識,培養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認真組織複習所學的知識後,應完成一定的作業。這是教學的常規,這一常規的操作包括複習後理解課文的內涵,聯絡作業的目的要求,運用語文的基礎技能,開啟思路,表達正確的答案,按時、足量、優質地完成作業。語文作業的答案非常靈活而又極為嚴格,語文教師要正確和仔細地指導學生複習,訓練、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語文作業習慣。要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而時習之”的愉悅,獲得“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首先老師要教給學生複習和作業的科學方法,並及時優質地檢查、批改。其次針對不同的情況。善於就學生作業的現象進行“開源導流”。教師要抓住學生作業批改的機會,與學生交流,對作業一向優質的同學要熱情地給他們“開源”,把他們引入無底的書源。讓他們更深一層地去探索、使之認識到語文科的深造並不容易,要有“迎難而上”的準備;對作業較差的同學給予耐心的“導流”,把他導向廣闊的學習環境,讓他們主動玩墨練筆,使之感到入門並不太難,應大膽前行。

  高中生語文學習五大建議

  一、靜心讀書

  對於現代社會勁爆媒體的多年來的狂轟濫炸,家庭校園乃至社會,已經很難有寧靜的地方了,然而,“寧靜以致遠”,不靜下來讀書,在高中階段都難以精心讀書,那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個一輩子遠離書本的人,一個一輩子讀不進書的人,起知識的吸納是非常可憐非常有限的。要靜心讀書,要開始讀長篇大論,讀厚書,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

  二、大聲讀文

  這裡主要是講讀古文。因為大聲讀,才能夠暴露一些字音字義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詢註釋或工具書。讀出句讀,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讀出來,把句子的語氣讀出來,如果對這些上千年的經典能夠讀得搖頭晃腦,讀得有情有味,這些千古名篇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會逐漸的進入腦海融進血液,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指導和影響自己一輩子。

  三、積累梳理

  學習是少不了背誦與積累的,包括學習數學在內,但是,這種積累是散亂的還是有意識的能夠分門別類的進行,則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梳理。由少年時代進入到青年時代,在學習上就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學習調控意識,有非常明確的理性追求。在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厚自己的學科儲備的時候,對於已有的和新攝入的內容,都應該儘可能的進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認識的字,新接觸的語詞,新領悟的精粹的語句,以及一些文學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四、學會傾聽

  傾聽是吸納,學會傾聽就是學會有效的吸納。高中階段的學習由於知識密度厚度的增加,特別需要我們學會傾聽。通過傾聽可以獲得很多豐富的資訊,通過傾聽也可以提高我們對轉瞬即逝的話語迅速敏捷進行捕捉進行提煉的能力。課堂上老師的講授、同學之間的討論、學術廳裡的報告、課間休閒的聊天、公交車上的談話,都需要我們學會傾聽,迅速敏捷地感受與領悟,提取出主題詞,從這些無字句處獲得豐盈的收穫。

  五、主動交流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要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思考與討論之中,融入到學習的大環境大磁場裡,主動的用口進行述說,用筆進行傾吐,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表達傾吐出來,與同學分享,與老師分享,這樣也才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得到進一步的討論指導與深化。特別是用筆進行交流,應該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實話實說,直話直說,完全不用去考慮怎麼開頭怎麼結尾,把寫作技巧章法拋到一邊去吧。只要自己的坦然真誠的,說的是真化實話心裡話,就永遠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