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作文指導的方法

  寫作,它可以在嬉笑怒罵間幫助你記錄下所有最真實的成長經歷,無論是非對錯,成為你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的證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小學生寫作指導方法

  直接抒情法

  【特點】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略敘法

  【特點】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係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緻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係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小學一年級作文教學方法

  1、“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

  學生作文訓練起始於一年級“口頭作文”,即說話訓練。教師和家長要重視指導學生進行說話的訓練,用完整、正確、簡練的書面語言要求他們,幫助他們在說話訓練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還是以寫話為目的的“聽說一句話”訓練。

  如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結束後,在原來大量的“聽說一句話”訓練的基礎上,我提倡學生用漢語拼音寫話。但在寫之前,我都讓每位學生動口說一說,再動筆寫一寫,我經常對他們說這麼一句話“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反覆地鼓勵他們,讓他們敢說,樂說。

  在這基礎上,教師和家長還要鼓勵學生動筆,一方面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另一方面以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內容進行一日一句的寫話訓練。開始要求不高,只要學生能動筆寫即可,遵循“起點低、坡度小、寫生活”的原則,重表揚,不批評。

  等到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後,進而提出適當的要求。如:我經常利用空餘時間,給學生幾個好詞,讓他們組合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先練習說,在會說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地寫下來。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可以從說完整的句子過渡到寫完整的句子,在實踐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也有利於鞏固識字,提高學生語言認識和表達能力。

  2、“你觀察到什麼,就說什麼!”——重視看圖說話,訓練看圖寫話。

  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是引導學生從觀察具體的形象入手,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對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質有一定影響,而且對訓練用詞造句、佈局謀篇的能力,培養觀察事物、分析表達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學極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訓練。

  看圖說話和寫話,可以是一幅圖或幾幅圖;可以是一幅圖說一句、寫一句,或說幾句、寫幾句;也可以是幾幅圖寫一篇或一幅圖寫一篇。不管是一幅圖或幾幅圖,還是寫一句、幾句或一篇,都可以分看、說、寫三個階段。看清楚才能說清楚,說清楚才能寫清楚,看得好才能寫得好,說得好才能寫得好。

  在一年級下學期中,我每個星期抽出四節課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和寫話練習。在指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為了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膽地練說,我時常鼓勵他們,對他們說:“你觀察到什麼,就說什麼!”儘量創造一種輕鬆、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們說出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話或三言兩語,我也會說出自己發自內心的激勵語言:“你真能幹!”“你進步真快!”激發學生們想說、願說、敢說的慾望,然後,讓他們把自己所說的內容寫下來。

  雖然,一年級的小朋友思維能力不夠,還不能有條理地連貫地寫幾句話,常犯的毛病是顛三倒四和錯用詞語,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啟發、引導學生把幾句條理混亂的話,按照事物的一定順序***空間、時間***和幾件事物之間的關係,重新安排前後順序,使之條理化。

  教師和家長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低年級學生就會逐步具有圍繞一箇中心說幾句話或寫一段連貫話的能力,這就為以後開始的命題作文,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現在,我班的學生對看圖寫話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有了寫作的慾望,有時真難以相信他們是一年級的學生呢!

  3、“看的書多了,你也會模仿了!”——增加閱讀量,提倡學一學。

  要想寫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豐富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詞彙、模擬情境等。新課標下的小學一年級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與以往的教材有所改變,他特別強調的是學生的識字能力,一學年下來,學生按照規定要求已經能認識1000個字,為他們提早閱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學生現在只要拿到一篇文章以後,基本上能流利地讀下來。

  為了有重點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時注意為學生蒐集適合他們閱讀的兒歌、童話、故事等,把這些文章裝訂成冊,發給學生,讓他們去閱讀,去理解,去體會,並嘗試他們的寫作方法,去寫一寫。

  “學一學”也可說是模仿,它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於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後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在讀完了我為他們蒐集來的《天上也有動物》這篇文章以後,學習小作者的寫作方法,一口氣寫下了《我喜歡的動物》,雖然句子不是很優美,但從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對寫作發自內心的喜愛,那足以讓老師感到欣慰,在學生心中的那根“作弦”終於把他撥動了。從那以後,我經常在班級當中,把“小作家”們的“經典”讀給全班同學聽,這樣帶動了好多小朋友,自發地開始閱讀,開始學寫。同時,我也教育他們,模仿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後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

  4、“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多鼓舞,少批評,給學生一份自信。

  自信心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剛剛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更無可非議。在作文教學當中,我也經常對學生們說:“別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也儘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

  大家都知道,春秋時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優點是很有才華,他的缺點是貪財。鮑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華而重用他,讓管仲在齊國的爭霸事業中一顯身手,使齊國得以九合諸侯,雄極一時。如果當時鮑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點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發揮自己的優點,齊國會有後來的成功嗎?同樣,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習作並不見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讚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否則,教師若是把學生作文評得一無是處,這不僅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且打擊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以為寫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難以“登堂入室”。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分享

  ***1***示範寫作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會佈置各種需要由家長一起參加的各種徵文活動,這時候孩子還太小,根本不能指望他去寫,但是完整的表達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家長就利用孩子此時的這個特點,我們是這樣完成一篇文章的:

  先和孩子就一個特定的話題進行討論,家長收集孩子的想法,以及相關資訊;

  然後,就剛才的討論,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完成一篇文章;

  最後,就文章的內容再和孩子討論,通常孩子會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這樣的示範協作過程,首先是利用了孩子表達上無障礙的特點,並且向孩子展示了寫作是怎麼一回事兒,以及如何完成一篇文章。

  ***2***實操

  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始要求寫短句,寫週記。

  剛開始他並不知道如何去寫,仍然是聊天,談論某一事情的細節,然後以家長為主複述整個文章的情節,孩子去寫;如果有意識的引導,讓孩子去修改每句話,幾篇文章下來,寫作的主動權就交給了孩子。

  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不想自己寫,其實那個人想依賴著別人活著,都想做獨立的自己,只是,當他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請父母幫忙是最好的選擇。

  上述是我自己踐行的過程,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首先寫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自己示範給孩子寫,告訴孩子寫作是怎麼一回事兒;過渡到家長複述,孩子寫;最後再過渡到孩子自己單獨寫;然後才過渡到寫好,寫的風生水起......

  每個孩子都會有不一樣的發展過程,但一定都是一個從易到難,從扶著孩子到孩子自己獨立行走的過程,關鍵是每個家長要有意識的扶孩子走一段後慢慢放開讓他自己走。寫作也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