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與背誦方法

  很多孩子背誦時偏向死記硬背,結果事倍功半,不僅造成學習負擔,還容易打擊信心,造成畏難情緒,不再愛讀詩詞。小編在此整理了2019秋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必備古詩,僅供參考。

更多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知識推薦(點選進入↓↓↓)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課本下冊所有古詩詞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知識點歸納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知識點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與背誦方法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那一定會很練習原題與答案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實用教學方法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有哪些教學方法

  2019秋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必備古詩

  所 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日積月累

  第一單元

  所 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第二單元

  秋高氣爽 天高雲淡 秋風習習

  一葉知秋 金桂飄香 層林盡染

  五穀豐登 果實累累 春華秋實

  第三單元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

  第四單元

  人心齊,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第六單元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第七單元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第八單元

  愛人若愛其身。——《墨子》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孟子》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荀子》

  小學生快速背誦古詩詞的方法

  1.按寫作順序背誦

  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尋找利於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途徑。

  例如,《核舟記》的寫作是空間順序

  背誦時就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處理:整舟→船中→船頭→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個暗示空間順序的語句,背誦時可以先將這些語句記熟,

  然後在拆分每一段的結構,梳理每一個段落的背誦思路。

  2.限時背誦

  在規定的某個時間段內完成對某些內容的快速記憶。

  如果能夠配合適當的檢查就會強化背誦的效果

  例如限時背誦之後的即時檢測。在學校裡,教師採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3.抓關鍵詞語背誦

  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

  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支撐點的關鍵性動詞。

  如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歷數擔當大任的人遭逢困境的句子,

  可抓住“苦”“勞”“餓”“空乏”等意義、用法獨特和在文中作用顯著的詞語。

  4.理解背誦法

  讓孩子瞭解古詩詞的含義。古詩詞大多數是文言文,有的晦澀難懂,有的典故很多,可以在背古詩之前給孩子講解古詩詞的大致含義,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也是很快速的。給孩子講有關古詩詞的相關故事,還有詩人的相關故事。古代大文豪李白、杜甫的詩篇很多,家長可以利用閒暇時間,最好是睡前,給孩子講這些詩人的趣事。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背古詩的積極性。

  5.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或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資訊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6.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