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一下冊語文課本成語總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對於成語的學習,其實也是想通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初一語文學習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人跡罕至:

  〖解釋〗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示例〗它們所以不被人知,僅僅是因為它們處在~、交通阻隔的地方。

  人聲鼎沸:

  〖解釋〗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示例〗廣場這時已是一片鑼鼓喧天,~。

  來勢洶洶:

  〖解釋〗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貶義詞。

  〖示例〗洪水雖然來勢洶洶,但我們的抗洪工程安然無恙。

  可歌可泣:

  〖解釋〗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蹟。褒義詞。

  鮮為人知:

  〖解釋〗鮮:少。很少被人知道。

  當之無愧:

  〖解釋〗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鋒芒畢露:

  〖解釋〗畢露:完全顯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貶義詞。

  家喻戶曉:

  〖解釋〗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示例〗與其作不能行遠不能普及之秦漢六朝,不如作~之《水滸》《西遊》文字也。

  婦孺皆知 :

  〖解釋〗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馬革裹屍:

  〖解釋〗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解釋〗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鍥而不捨:

  〖解釋〗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褒義詞。

  迥乎不同:

  〖解釋〗形容差別很大,完全不一樣。

  〖示例〗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

  一反既往:

  〖解釋〗一:完全;既往:從前。完全與以前相反。

  〖示例〗從今以後,他要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解釋〗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示例〗他慷慨淋漓地抒發他當時的感受。

  氣衝斗牛:

  〖解釋〗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示例〗興見馬忠是害父仇人,~,舉青龍刀望忠便砍。

  雜亂無章:

  〖解釋〗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示例〗救火車開不進狹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許多。往來取水只是~的一陣胡鬧。

  不見天日:

  〖解釋〗比喻社會黑暗,見不到一點光明。

  一拍即合:

  〖解釋〗拍:樂曲的段落,也稱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於樂曲的節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關係,一下子就說到一起或結合在一起。

  〖示例〗既然我們~,所見略同,我也不瞞你。

  尋歡作樂 :

  〖解釋〗尋***快,設法取樂。形容追求享樂。貶義詞。

  忘乎所以:

  〖解釋〗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不要誤解為“手忙腳亂”。貶義詞。

  〖示例〗他剛取得一點成績就~,目中無人了。

  義憤填膺:

  〖解釋〗義憤:對違反正義的事情所產生的憤怒;膺:胸。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歎為觀止:

  〖解釋〗嘆:讚賞;觀止:看到這裡就夠了。指讚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參差cī不齊:

  〖解釋〗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叱吒風雲:

  〖解釋〗叱吒:怒喝聲。一聲呼喊、怒喝,可以使風雲翻騰起來。形容威力極大。

  〖示例〗因此,一變而為欺人與自欺,而應當~的武士都變成了小丑。

  渾身解xiè數:

  〖解釋〗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息息相通 :

  〖解釋〗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係非常密切。

  〖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盡態極妍:

  〖解釋〗盡:極好;態:儀態;妍:美麗。容貌姿態美麗嬌豔到極點。

  〖示例〗這裡必有繁音復節,才可~,暢所欲發;於是長詩就可貴了。

  堅持不懈:

  〖解釋〗懈:鬆懈。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風餐露宿

  〖解釋〗風裡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精疲力竭 :

  〖解釋〗竭:盡。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示例〗他~地倒在沙發靠背上,一口一口地喘著氣。

  悶悶不樂:

  〖解釋〗悶悶:心情不舒暢,心煩。形容心事放不下,心裡不快活。

  毛骨悚然: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耀武揚威:

  〖解釋〗耀:顯揚。炫耀武力,顯示威風。貶義詞。

  洋洋得意:

  〖解釋〗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姿態。

  〖示例〗一席話說得夏作人~。

  怏怏不樂:

  〖解釋〗怏怏:形容不滿意的神情。心中鬱悶,很不快活。

  姍姍來遲:

  〖解釋〗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憂心忡忡:

  〖解釋〗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疲憊不堪:

  〖解釋〗疲憊:極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示例〗這一趟出差弄得~。

  畏縮不前:

  〖解釋〗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示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雖然頗有~的心情,此時卻已鼓起勇士臨陣似的氣慨了。

  唸唸有詞:

  〖解釋〗念念:連續不斷地念叨。舊指和尚唸經,現指低聲自語或含糊不清地說個不停。

  語無倫次 :

  〖解釋〗倫次:條理。話講得亂七八糟,毫無次序。

  〖示例〗他~地向周圍的人訴說自己的遭遇。

  精打細算 :

  〖解釋〗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孤立無援:

  〖解釋〗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聞所未聞:

  〖解釋〗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示例〗今日見了紫菱姐姐飛來飛去,業已奇極;誰知還有海外這些異事,真是~。

  鄭重其事:

  〖解釋〗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示例〗孫俊英背剪著手,~地在牆前站著看標語。

  不毛之地:

  〖解釋〗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不可思議 :

  〖解釋〗原有神祕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示例〗一片澄澈的蔚藍色的天宇,高深得~。

  聊以自慰:

  〖解釋〗聊:姑且。姑且用來安慰自己。

  〖示例〗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

  養精蓄銳:

  〖解釋〗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蓄集力量。褒義詞。

  〖示例〗他們個個像跑道上的選手,~,伸足擦腿,準備顯身手。

  齊心協力:

  〖解釋〗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迫不及待 :

  〖解釋〗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示例〗他~地推開門,走進屋去。

  孜孜不倦:

  〖解釋〗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示例〗他長年累月~地工作。

  進退維谷:

  〖解釋〗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著一種~的苦悶。

  一塵不染:

  〖解釋〗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乾淨。

  〖示例〗特別是夏季,綠樹紅樓,~。

  略勝一籌 :

  〖解釋〗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製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示例〗這時,只要不是下等籤,他就會感到一些滿足,何況這比“中下”還~。

  眼花繚亂:

  〖解釋〗繚亂:紛亂。看著複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複雜,無法辨清。

  〖示例〗匡大被他這一番話說得~,渾身都酥了,一總都依他說。

  石破天驚: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示例〗陳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相得益彰:

  〖解釋〗相行: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示例〗由於它的內容太卓越了,樸拙的形式並不造成不良影響;相反的,卻使它們~。

  學好初一語文的三大方法及技巧

  一、小學升學壓力小,有家長老師督促,很難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初中升學壓力大,而且家長老師難以經常顧及,需要學生自律自覺,更要養成自學習慣。

  二、小學語文知識單一,內容簡單,初中語文知識豐富,內容複雜,文體多樣。

  三、小學學語文,老師從頭帶到尾,中學學語文,真正是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四、小學以課堂聽課為主,初中主動自學為主。

  五、小學老師偏向“保姆型”,初中老師偏向“指導型”,脫離“保姆”的照顧,則要求初中生的自覺性和自學能力更強。

  面對這些轉變,如何才能調整狀態,把初中語文學好呢?

  01、學會讀語文書

  小學生讀書,可以照著課本搖頭晃腦地讀,記得住,一般語文成績不會太差。

  初中讀書不僅要記住,而且要思考拓展。讀書不再是念字,不是泛泛而讀,要用心讀。怎樣才是用心讀?新書一到手,先讀目錄看說明,看插圖看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後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通過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

  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的六步讀書法。對每篇文章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02、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

  具體做法:在閱讀語文課本的同時,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有利於日後複習歸納整理,複習時只需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瞭然。

  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註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他的書經過勾畫批註,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

  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幾個要點。

  學會用語文書,還應學會模仿優秀範文,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尤其在寫作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為主。

  03、學會聽語文課

  我們為啥要上學,就是去聽老師講課呀。但同學們往往人到心不到。沒用心聽,就聽不好語文課!聽課,又不僅僅靠耳朵聽,應做到眼睛看、耳朵聽、做筆記、勤問答、善思考。

  眼睛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記憶為最好。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看黑板 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影、螢幕等等,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並用,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學習效率更高。有時考試你一時記不住某個知識點,但記得老師上課的情景,就能順藤摸瓜,聯想到那個知識點。

  耳朵聽

  不要以為語文課會讀看懂就行,每一個知識點都有關聯。聽不明白這個知識點,不僅對整篇課文理解有影響,甚至對整個單元,整個系統的知識點的理解都有影響。所以上課時不要人在教室心在外,不要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聽同學的討論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做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為主,筆記為輔。要學會抓住重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注意記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瞭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精華所在,應記錄下來。

  如何做好筆記?根據老師的提示的重難點,及時記在當頁課本空白處,這是即時記憶;等學完一課後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積累本上,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是強化記憶。

  要學會邊聽邊記,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複、停頓、板書時搶記,鍛鍊自己速記的同時,培養自己迅速判斷和篩選重要知識點的能力、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勤問答

  聽課不僅要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腦到,還要口到!課上積極問答能鍛鍊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強化課堂記憶。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自答。不管是哪種,都能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多積累,多讀多寫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時,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鍛造思想,堅持寫日 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讀書心得一篇,記錄所思所想。

  善思考

  學會獨立思考,學與思結合。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地思考,審慎地發問,明確地分辨。

  在語文學習中,要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再求深思,不淺嘗輒止;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

  學以致用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

  為了實現語文學習的良好的正向的遷移,我們在學習中必須:

  ①跳出語文課程學語文。從政治課中學觀察思考問題的方法,從歷史課中學成功人物的人生經驗,從地理課中學各國各洲的風土人情,從數學課中學嚴密的推理邏輯,從理化課中學細緻的觀察功夫,從美術音樂課中學藝術鑑賞的規律和經驗。

  ②跳出語文課本學語文。從《散文》、《詩刊》中提高語文素養,從《讀者》中學人文關懷,從《半月談》中培養政治敏感,從《探索時代》中學會展開科學幻想。

  ③跳出時空環境學語文。遠端學習、網路學習,如《百家講壇》、《開心辭典》、《大家》等欄目,大量的語文學習網站,給我們開闢了豐富多采、真正互動的全新的學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