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作文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風箏,它拴著正直、勇敢、善良、忠誠。它是象徵我們人格的風箏,那麼你讀過追風箏的人這部小說嗎?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對我來說是一個開始。

  沉下心來讀書的開始。

  深入思考的開始。

  不得不承認,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幾乎對讀書喪失了興趣。經常是拿起一本書,放下。看起來,我與書無緣了。

  但總會有一個轉折點的。當我看到《追風箏的人》這個書名,引發了我無限的聯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黃昏的天空。層層斑斕彩雲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藍天空,彷彿把人帶到更深更廣遠的世界。一隻拖著長長尾巴的風箏在餘暉中翩翩起舞。這是一個夢啊!因為一個書名,因為一個夢境,我買下了它。而事實證明我這次的決定是對的。

  然而有一點我錯了。這不是什麼童話故事,也並非喜劇。

  故事的開始,在阿富汗。說起這個我們的鄰國,並不是一個太平世界。我們總會把它與塔利班、戰爭、難民、死亡聯絡在一起。讓我們想起的總會是一張張猙獰的臉、驚恐的臉,沒有輕鬆,更不會有笑容。就是戰爭,進一步推動了悲劇的發生。

  似乎一切都是註定的。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主僕,或者說夥伴。阿米爾少爺會說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會說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那將是他們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爾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愛,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為了自己的主人,受盡恥辱,最終奉獻出生命。

  是阿米爾錯了嗎?他膽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負,卻佯裝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裡是多麼複雜。最終他確定“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使我必須宰割的羔羊。。。。。。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事實不是這樣的,哈桑還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然而這個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祕密揭開時,哈桑已經死在塔利班的槍下。

  是哈桑錯了嗎?當我們讀完這本小說,無不為他的不幸所悲傷,為他的忠誠、純真、善良所感動。但經歷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對他的態度,哈桑還會認為這一切值得嗎?他為什麼還要一次次的獻身?難道他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僕人嗎?還是為了朋友阿米爾,他情願付出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無論是阿米爾還是哈桑,都沒有錯,他們原本都是純真善良的孩子。因為種族,使他們有了高低貴賤之分,被逼向世界的兩極。

  這個故事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向我們再一次發出最深的吶喊:

  我們要和平!我們要平等!

  如果作者僅僅是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曲折的故事情節,那它就太平凡了。故事的精彩在於它細膩的景物和心理描寫,每個細節都值得去細細品味。還不只是這樣,通過阿米爾的視角和內心獨白,我們看到他的世界。每一次聚焦都是那麼精準,就像自己親眼所見。我竟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可以拿它來拍一部電影了。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

  然後我轉過身,我追。

  他只是一個微笑,沒有別的了。他沒有讓所有事情恢復正常。他沒有讓任何事情恢復正常。只是一個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樹林中的一片葉子,在驚鳥的飛起中晃動著。

  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我追。

  結果,阿米爾解脫了,在二十六年的的掙扎折磨之後。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幸福的結局。

  然而對我來說,還沒有結束。我會記得這本書,反覆回味著其中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芒。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一本書,不在乎是否把人物塑造得多麼生動,多麼偉大,多麼讓人心存敬意,而是在整個故事情節中,貼近真實的普通的人的心理活動,我們會卑劣,我們會恐懼,我們會逃避,我們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美化,我們都有祕密,世界都會存在陰暗面,我們沒辦法忽略,在我看來,如果這麼去述說這個故事,才是最大打動人心的。

  為你,千千萬萬遍。從哈桑對阿米爾說,再到阿米爾對著索拉博說,一本書穿插三代人的感情。在書中真實的情感體現,還有歷史的災難,讓我深深的被作者筆下的故事所打動。我對這本書帶有太多的情感,它給予了我太多的感觸,我現在都沒有梳理好,我相信每個看完這本書的人,都有一種衝動,想把這本書有自己最好的文字描述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去好好閱讀。這本久掛銷售金榜,這是有理由的。

  在這本書中,我沒法去責備阿米爾,這是我們都會犯的錯誤,在那樣的背景,那樣的環境下,種族的歧視淋漓盡致,我們可以做的不過就只是保全自己,何況阿米爾在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錯誤的謊言下活著,當我們還稚兒時,我們渴望親人的關懷,疼愛。哈桑是忠誠的,他不需要太多的心理壓力,他活的堂堂噹噹,活的光明正大,這是我們所渴望的人,所期盼成為的人。

  我疼愛哈桑,索拉博,疼愛一切在災難中死去或受傷的人們,但我更疼愛阿米爾,因為我感受到他的無助,他的卑劣,被阿塞夫打到半死中的解脫,在索拉博自殺時的恐懼與絕望,最好在風箏中的輕鬆,我們都是這樣,在背叛後渴望被救贖,渴望過去美好的日子,在一個一個假如中打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

  阿米爾無疑是最典型的追風箏的人,他的人生從未搭救好友哈桑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棄好友而去,愧疚的種子一直埋在阿米爾的心裡,慢慢長成一棵遮天巨樹,遮住心底的陽光。一直生活在陰影裡的阿米爾,在不斷的懊悔中發現了自己心中的風箏,那是代表善良的贖罪。

  贖罪的風箏掙扎在亂雨狂流的閃電中,正如贖罪的阿米爾行走在坎坷的黑夜裡。他無處安身,跌跌撞撞地撲倒在水窪裡,悽風苦雨在耳邊奏起哀歌。

  阿米爾摸索著贖罪,摸索著成長,他為曾經的懦弱付出了千百倍的代價,那是流血甚至死亡。但阿米爾無悔,他深深地知道自己曾經用階級歧視的利刃刺傷了善良的哈桑,而哈桑卻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呵護著他們的友誼。長大的阿米爾最終明白,友誼是生命的一部分,他追逐心中贖罪的風箏,即使在贖回自己的生命,也是在贖回記憶裡哈桑的生命。

  二

  初升的朝陽鋪開一片燦爛的霞光,溫柔的光芒裡有一個身影悄然矗立,一回頭,正是脣角模糊的微笑。

  這就是我想象中的哈桑了,善良,溫和,堅韌的哈桑。我不知該怎樣描繪這樣一個少年,他的風箏隨著柔風飄起,划起一道道潔白的圓弧,陽光跟隨著風箏,也跟著哈桑的腳步。在哈桑手裡,風箏宛如風間精靈,溫文爾雅,翩翩如玉,正如輕盈地追逐風箏的哈桑。

  哈桑是追風箏的人,追逐溫暖與光明的風箏,他渴望生命的平等,他的存在,像是打破階級制度一樣的光明。但哈桑更像一隻風箏,一隻代表著生命與希望的風箏。

  三

  讀《追風箏的人》,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作者對生命之純粹和本真的描繪。書中無論是贖罪的阿米爾,還是光明化身的哈桑,都持著一顆敬畏生命的心。在追逐風箏的過程中,他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尊重生命。

  合上書本的時候,正是 涼 風乍起的初秋。於是帶上風箏去到一處小山坡,看風箏搖搖擺擺在天空的時候,雲絲絲縷縷散開在天際,顯得蔚藍天空那樣高遠,正是歲月長河裡生命悠悠的模樣。想起書中曲折的故事,有陰惡,有罪案,但生命的蓬勃一直蘊在每個人心中的風箏裡,就像那隻正在飛舞的風箏。

  箏尾飄搖,帶著生命的輕奇和鄭重。我追逐的旅程,也已經開始,前方的路很遠,路盡頭,有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