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積累複習方法

  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並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字、詞、句、段、篇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有效果。考試時的150分鐘,檢驗的就是我們近十年的學習積累效果。那麼,如何進行復習呢?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中考語文總複習

  一、利用好課本,完成積累

  初三學生在總複習時,積累知識要立足課本。課本介紹了初中生學生要掌握的文學常識,也有很好的知識歸納,從課前提示、課文、課後練習以及單元知識的總結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語文基礎知識。課本中的課文都是精選的各類文體的典範,認真分析課文有助於我們掌握文體知識,熟悉各種表達技巧。課文是學習語言最豐富的資源,其中不少詞彙和句式都值得我們認真揣摩學習,而且課文還可以成為寫作時的重要材料。

  二、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完成積累

  初三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也是語文積累的好方法。學習語文,雖然要學好課內知識,但是也不能忽略課外知識,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一定要進行課內知識的擴充套件和延伸。平時可以多讀一讀散文、詩歌,細細體味優美的詞句、精巧的文章構思、高明的表達技巧,反覆咀嚼,摘抄記憶,化為己用。

  三、利用好工具書,完成積累

  用好工具書是積累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初三學生要養成“究根問底”的學習習慣,勤查詞典、字典。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任何一個不認識的字、詞都不要放過,做到準確辨認字形,準確讀出字音,精確理解涵義,要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多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或《成語詞典》,學習文言文時也要使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幫助學習。

  四、通過多練筆,完成積累

  要順利完成語文知識的積累還應該堅持多練筆。平時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感慨的事,可以積累下來,作為作文素材。平時多認真觀察周圍,感受自己身邊的生活,堅持語言積累,培養語感,在寫作文時就能做到文思如泉湧。

  有了良好的語文知識積累,才能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積累時要善於做知識總結。對於一些比較零散的語文知識,可以把知識系統化,這樣複習起來就有線索,知識就一目瞭然,就可以靈活利用。

  衝刺初三:重視知識體系

  到了畢業的年級,老師們為了留出時間進行最後的總複習,教學進度明顯加快,應該說,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認真學習。

  但到了初三,在學習任務很重的情況下,要想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很困難的。

  所以,最終還是有部分孩子在繼續玩。從孩子所在班級看,有20%屬於這種情況。即使能改進,成績能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英語在初三是關鍵,完全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績的。初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絡。中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中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初三全年成長曆程事件表 ★

時間

重要事件

9月

學校做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

10月

11月

期中考試

12月—次年1月

期末考試(或摸底考試)

次年2月

總複習開始

次年3月—4月底

一輪複習;各類模擬考試、夯實基礎

次年5月

二輪專項複習;模擬考試、查漏補缺

次年6月至7月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