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安全基本知識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化學產生的化學反應有時候是非常危險的,需要特別注意安全。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化學實驗安全知識——著火防範

  著火是化學實驗室,特別是有機實驗室裡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多數著火事故是由於加熱或處理低沸點有機溶劑時操作不當引起的。

  常見有機液體的易燃性

  名 稱 沸 點 ***℃*** 閃 點 ***℃*** 自 燃 點 ***℃***

  石 油 醚 40-60 -45 240

  乙 醚 34.5 -40 180

  丙 酮 56 -17 538

  甲 醇 65 10 430

  乙醇***95%*** 78 12 400

  二硫化碳 46 -30 100

  苯 80 -11

  甲 苯 111 4.5 550

  乙 酸 118 43 425

  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閃點都比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電冰箱內***冰室最低溫—18℃,無電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著火的氣氛,故這類液體不得貯於普通冰箱內。另外,低閃點液體的蒸氣只需接觸紅熱物體的表面便會著火。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險,即使與暖氣散熱器或熱燈泡接觸,其蒸氣也會著火,應該特別小心。

  一、火災的預防

  有效的防範才是對待事故最積極的態度。為預防火災,應切實遵守以下各點:

  ① 嚴禁在開口容器或密閉體系中用明火加熱有機溶劑,當用明火加熱易燃有機溶劑時,必須要有蒸氣冷凝裝置或合適的尾氣排放裝置。

  ② 廢溶劑嚴禁倒入汙物缸,量少時可用水衝入下水道,量大時應倒入回收瓶內再集中處理。燃著的或陰燃的火柴梗不得亂丟,應放在表面皿中,實驗結束後一併投入廢物缸。

  ③ 金屬鈉嚴禁與水接觸,廢鈉通常用乙醇銷燬。

  ④ 不得在烘箱記憶體放、乾燥、烘焙有機物。

  ⑤ 使用氧氣鋼瓶時,不得讓氧氣大量溢入室內。在含氧量約25%的大氣中,物質燃燒所需的溫度要比在空氣中低得多,且燃燒劇烈,不易撲滅。

  二、消防滅火

  萬一不慎失火,切莫慌驚失措,應冷靜,沉著處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識,一般可以迅速滅火。

  1、常用消防器材

  化學實驗室一般不用水滅火!這是因為水能和一些藥品***如納***發生劇烈反應,用水滅火時會引起更大的火災甚至爆炸,並且大多數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且比水輕,用水滅火時有機溶劑會浮在水上面,反而擴大火場。下面介紹化學實驗室必備的幾種滅火器材。

  ***a*** 沙箱 將乾燥沙子貯於容器中備用,滅火時,將沙子撒在著火處。幹沙對撲火金屬起火特別安全有效。平時經常保持沙箱乾燥,切勿將火柴梗、玻管、紙屑等雜物隨手丟入其中。

  ***b*** 滅火毯 通常用大塊石棉布作為滅火毯,滅火時包蓋住火焰即成。近年來已確證石棉有致癌性,故應改用玻璃纖維布。沙子和滅火毯經常用來撲滅區域性小火,必須妥善安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隨意挪作他用,使用後必須歸還原處。

  ***c*** 二氧化碳滅火器 是化學實驗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千種滅火器。其鋼瓶內貯有CO2氣體。使用時,一手提滅火器,一手握在噴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開啟開關,即有CO2噴出。應注意,喇叭筒上的溫度會隨著噴出的CO2氣壓的驟降而驟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則手會嚴重凍傷。CO2無毒害,使用後乾淨無汙染。特別適用於油脂和電器起火,但不能用於撲滅金屬著火。

  ***d*** 泡沫滅火器 由NaHCO3與Al2***SO4***3溶液作用產生Al***OH***3和CO2泡沫,滅火時泡沫把燃燒物質包住,與空氣隔絕而滅火。因泡沫能導電,不能用於撲滅電器著火。且滅火後的汙染嚴重,使火場清理工作麻煩,故一般非大火時不用它。

  過去常用的四氯化碳滅火器,因其毒性大,滅火時還會產生毒性更大的光氣,目前已被淘汰。

  2、滅火方法

  一旦失火,首先採取措施防止火勢蔓延,應立即熄滅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氣燈***,切斷電源,移開易燃易爆物品。並視火勢大小,採取不同的撲滅方法。

  ***a*** 對在容器中***如燒杯、燒瓶,熱水漏斗等***發生的區域性小火,可用石棉網、表面皿或木塊等蓋滅。

  ***b*** 有機溶劑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燒時,不得用水衝,可撒上細沙或用滅火毯撲滅。

  ***c*** 對鈉、鉀等金屬著火,通常用乾燥的細沙覆蓋。嚴禁用水和CCl4滅火器,否則會導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滅火器。

  ***d*** 若衣服著火,切勿慌張奔跑,以免風助火勢。化纖織物最好立即脫除。一般小火可用溼抹布,滅火毯等包裹使火熄滅。若火勢較大,可就近用水龍頭澆滅。必要時可就地臥倒打滾,一方面防止火焰燒向頭部,另外在地上壓住著火處,使其熄火。

  ***e*** 在反應過程中,若因衝料、滲漏、油浴著火等引起反應體系著火時,情況比較危險,處理不當會加重火勢。撲救時必須謹防冷水濺在著火處的玻璃儀器上,必須謹防滅火器材擊破玻璃儀器,造成嚴重的洩漏而擴大火勢。有效的撲滅方法是用幾層滅火毯包住著火部位,隔絕空氣使其熄滅,必要時在滅火毯上撒些細沙。若仍不奏效,必須使用滅火器,由火場的周圍逐漸向中心處撲滅。

  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爆炸防範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 隨便混合化學藥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表2中列出的混合物都發生過意外的爆炸事故。

  加熱時發生爆炸的混合示例

  鎂粉-重鉻酸銨 有機化合物

  鎂粉-硝酸銀

  ***遇水產生劇烈爆炸***

  還原劑-硝酸鉛

  氯化亞錫-硝酸鉍

  鎂粉-硫磺 濃硫酸-高錳酸鉀

  鋅粉-硫磺 三氯甲烷-丙酮

  鋁粉-氧化鉛 鋁粉-氧化銅

  ***2*** 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 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

  ***4*** 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 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氣體烴類、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量逸入空氣,引起爆燃。

  ***6***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爆炸的毀壞力極大,必須嚴格加以防範。。凡有爆炸危險的實驗,在教材中必有具體的安全指導,應嚴格執行。此外,平時應該遵守以下各點:

  ① 取出的試劑藥品不得隨便倒回貯備瓶中,也不能隨手傾入汙物缸,應徵求教師意見後再加以處理。

  ② 在做高壓或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戴防護面罩。

  ③ 不得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不得撞擊鋼瓶表頭,更不得隨意調換表頭。搬運鋼瓶時應使用鋼瓶車。

  ④ 在使用和製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並不得在其附近點火。

  ⑤ 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應立即關閉煤氣龍頭。若遇煤氣洩漏,必須停止實驗,立即報告教師檢修。

下一頁更多有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