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考試質量分析

  地理試卷分析能讓八年級學生對於每一個考試的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引起學生的注意。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八年級地理的考試質量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我對所任八年級地理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從試卷成績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許多問題。及時總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和考試取得成績,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總結經驗,查詢問題解決的策略和具體措施,能為今後進一步做好地理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對本次地理期末測試進行質量分析,具體如下:

  一、試卷評價

  從整體上看,試卷題量適度,難度適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層次性,能注重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區分學生成績優劣,個別題目還給學生拓展了新的空間,符合新的課程理念,應該是新形勢下一套很好的試卷。

  本次試卷共分四大板塊,分別是:一、選擇題;二、填空題、三、連線題、四、綜合題。日常訓練過的常規題型,覆蓋面較廣,涉及內容較全面。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併力求聯絡現實生活,做到學以致用。

  第一二三題選擇題,單項選擇,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學生考試成績來看,得分率還可以。這說明學生比較長於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

  第四題是綜合題,旨在考察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本題有部分同學得分很少,說明學生學習比較教條,不靈活,不善於融會貫通。

  二、成績分析

  所任兩個班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較為嚴重,北片區的平均分是45.18分。八***2***班平均分是48.210分,八是***3***班的平均分是65.538分。最高的班與最低的班之間的差距很大。這充分說明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從學生考試成績看,基礎知識得分率較高。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認真學習地理最基本的內容。有效地記憶地理基礎知識,從而得到較高的相關得分。從答題情況可以總結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 不太重視讀圖, 讀圖分析能力低。

  2、 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較差,特別是資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響到相關部分考試成績。

  4、部分學生審題不清,地理概念混亂。

  5、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本身內容關注不夠,試卷中出現的課本原題和原圖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響試卷成績的提高。

  6.學習消極被動。

  四、教師教學情況分析

  結合學生的平時學習以及考試,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還存在以下不足:

  1、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不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學習方法培養不夠。

  3、課堂時間利用效率不高,後進生輔導不夠。

  ***二***

  本次考試試卷立意較高,敢於大膽創新;內容活而不怪,重而不偏;體現知識與能力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試卷突出地理學科特點,圖文並茂,注重考查學生的讀圖、識圖、填圖和空間定位能力,學生能通過對圖中資訊的獲取來解答題目,難度適中;試卷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求貼近教學實際,拉近與生活的距離,考查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滲透

  了新課標,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為今後教學指明瞭方向。

  一、試題分析

  本試題包括單選題、填空題、填序號題,讀圖分析題幾部分,試題以課本為主,注重基礎,題型靈活多樣,知識覆蓋面廣,試題題量適中,難、中、易比例適中,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二、基本情況

  本次參加考試人數為 人,。及格人數 人,及格率為 %,最高分為 分,最高分 ,

  三、卷面分析

  學生在答題中,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不牢固,對地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具體表現為選擇題的得分率較低,空間想象能力和定位能力薄弱。

  2、讀圖獲取資訊和分析能力不過關,圖文轉換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較弱。

  3、審題不認真,不會利用卷面提示,粗心大意。

  4、答題不規範,錯別字多。答題中,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如“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表達不準確如“亞歐大陸”寫成“亞洲大陸”。

  從試卷上分析,同學們已基本上克服平時常見的錯別字,地理術語書寫上的失誤,但考試行為不夠規範,解題技巧也漸進掌握,同學們的分析圖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綜合讀圖題作答上,因無法在卷面上直接獲取地理資訊,增大了中等生的解答難度,失分率較高,同時不認真審題也是部分好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後進生更是無從入手,造成幾個班級的差生率較高。每個班均有個別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態度不端正,考了40分以下的低分,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強組織指導。

  四、整改方向

  下學期,初中地理備課組將認真圍繞《課標》,加強備課組工作建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為重點,著眼於教師和學生創新意識的提高,著力於教師和學生自主發展機制的建立,深化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做到:

  ***一***體會課改理念,切實開展推動教學研究活動。

  1、認真組織學習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2、重視“讀圖啟發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力求符合中考的讀圖的題型,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訓練和加強。

  3、重點抓好教學常規管理,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深入課堂研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1、營造探究式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2、寫教學反思:教師每節課後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在教學中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總結不足,不斷積累和提高。

  ***三***加強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學,對相近、易混淆的知識、概念等在複習時進行列表對比,對主幹知識進行系統歸納梳理,使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不混亂,能有比較清晰的知識脈絡。

  ***四***聯絡生產、生活案例,關注熱點問題。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儘量把書本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相對接,與鄉土地理相聯絡。指導學生用地理原理解釋身邊的或國內外發生的一些問題、現象。

  ***五***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中等和中下水平學生的輔導,提高合格率。要指導學生用地理專業術語回答問題,避免口語化敘述。書面作業要看清楚每一個字,糾正每一個錯別字。做到準確規範,減少失分。

  ***三***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次考試範圍包括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試卷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部分,共100分。從試卷整體看,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具體分析,本試卷具有兩大特點:

  ***一*** 重基礎,題簡單

  本份試卷單選題6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例如:單選題中的“我國在世界的位置”,“我國的地形特點”等等,只要學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當然,也有部分題考查了學生的能力。

  ***二***重讀圖,題靈活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讀圖分析佔了4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從 “我國的疆域”到“我國的山脈及地形”再到“我國的氣候”,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班級成績表

  三、答題分析

  ***一***單選題:共30小題,60分。第8題,題幹中提到了國家的人口政策“單獨二孩”,好多學生基礎知識較差,而且課外資訊量不足,所以失分較多較普遍。另外,第19、21、22、24題考到了我國的氣候型別、乾溼區、溫度帶等知識,學生由於沒能較好的掌握,所以失分現象也較普遍。

  ***二***綜合題:本部分共4小題,40分。第1小題考我國的疆域及鄰國,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都差不多得滿分。第2小題考我國的人口分佈,第一小問答案比較開放,但學生容易答的片面,失分也比較多。第3小題考查了我國的地形及山脈,雖然課堂上多次強調並訓練,但許多學生對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大多數學生都是錯誤一片,這同時也提醒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引起學生的注意。

  四、對以後教學的啟示

  通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讀圖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用圖訓練通過地理圖象教學,使學生能從地圖上查詢在課外閱讀、聽廣播、看電視接觸到的地名和國家並熟悉它們,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能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解釋一些地理問題和現象,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用圖訓練可採取拼圖、遊戲、知識競賽、討論會等多種形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