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學習英語方法

  我們學英語的能力並沒有比別人差,只是學習的環境,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我們尚且可以借鑑香港英語的教育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一、營造純英語的環境

  非英語國家的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critical period,通常認為在3—10歲開始學習英語,若有較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就可以像英語國家的兒童一樣,通過“習得”的方式來學會英語。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期開始學習英語。在實行殖民統治的年代裡,英語一直為香港官方的法定語文,政府一向重視英語教育,長期以來,香港的多數學校以英文授課為主,加上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一切對外的交流,也都以英語為主。在香港,用英語溝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營造了極其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而我國的英語環境還很不夠,我們不可能完全採用“習得”的方式來教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因此,我們要儘可能多的創造充足的語言“習得”機會,給孩子們創設“習得”的英語學習環境。

  營造“習得”學習環境的首要策略是要為學習者創設純粹的英語學習環境。語言學習離不開真實的語言環境,英美國家的小孩在純英語的環境中輕鬆自然的就學會了英語,在這些國家出生的中國孩子當然也是如此。然而,國內的孩子卻不可能擁有這樣的外部環境,英語課堂就成為了其英語環境創設的主要“陣地”,在英語課堂上我們首先要堅持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要求孩子們在課堂上也只能講英語,儘可能的把母語“忘掉”。讓孩子們沉浸在英語的海洋中,久而久之,他們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習得”了英語。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故事;製作英語招貼畫、路牌、標語等;組織創設校園英語角為孩子們提供英語實踐的機會,從而進一步為孩子們創設更為濃厚的英語“習得”氛圍。

  二、實施任務型學習方式

  為孩子們創設“習得”學習環境的另一個策略是實施任務型學習。為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任務目標的“任務型”學習方式,使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讓學生動手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英語。“任務型學習活動”是通過解釋、表達、詢問與說明等形式來培養語言運用的能力,其核心是通過做事學習learning by doing,即在實踐中學習,該教學模式一般涉及專案設計、小組學習、協作實踐和目標建構。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學將會徹底改變傳統語法分析型的授課方式,有利於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習動機和興趣,形成學習策略,培養合作精神,增進文化理解;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促進外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絡。

  在兒童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小學,有意識的給孩子們創設語言“習得”環境,儘量讓他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感知英語,而不是側重於有意識的認知英語,這對孩子們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和保持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是保障孩子們能自由、自然、正確使用英語的絕佳途徑。一旦他們的英語“習得”達到了足夠的量,他們語言的“學得”能力也會隨之顯現和提高,為他們語言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三、學英語同時也學生活

  在所參觀的三所學校他們同時都體現了這一主題——從遊戲中學習並培養多方面的潛能如語言及讀寫能力、個人及社交發展、數學、體能、創作與分析能力等。以`香港的匯知中學為例,第一,該校將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中一英文班以英文授課語言;第二,改變單一科目及固定科目組合的學習模式。進行學科統整,如開設綜合藝術、財經管理及創意產業等跨學科課程,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及實際運用能力;第三,改變課室教學的學習模式,鼓勵及組織學生走出課室及校園,通過如專題研習、社群服務、課外閱讀等校外活動,使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學習,運用和鞏固老師與課堂所授的知識。

  因此,國內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現代社會生存技能,成為有競爭力、有自信的世紀新人。這樣的教學實踐,趣味橫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又能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從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覺學習的能力。

  四、自主學習

  以網際網路為主的遙距學習及人工智慧的自學模式,構築了香港持續教育活動的平臺香港的持續教育學習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多媒體主導下的學生自主性學習模式,即通過電腦多媒體和人工智慧的自學模式來實現遙距教育。遙距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網上教學形式EClass,EClass 不僅使學生掌握所需知識,更強調學生掌握運用現代化學習手段進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