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和機械能知識點

  功和機械能是高中物理力學的一章,值得考查的知識點很多,特別是在實驗探究的考查中更是重點之一。下面小編給高中生帶來的物理功和機械能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功知識點

  1.力學裡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裡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高中物理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於直接對物體做功Gh。

  高中物理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η= W有用/ W總

  ③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佔總功的60%。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①原理:η= W有用/ W總

  ②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⑤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高中物理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裡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P=W/t

  4.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 1mW=106 W 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高中物理機械能

  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