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高中文言文

  與初中文言文相比,高中文言文篇幅更長,資訊量更大,語法要求也更復雜。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文言文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文言文學習方法

  第一、“預讀法”。高中學生要做好課前預習,其主要目標是:讀準字音,準確停頓,把握節奏;瞭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大體瞭解文章內容。

  具體操作是: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藉助工具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結合預習提示和語文工具書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及作家作品、背景常識;給一些較長、難懂的句子試著劃朗讀節奏線,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多次,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體特徵。

  第二、“抄讀法”。抄寫語文文言文其主要目標是:熟悉文字內容,自主學習,大膽質疑,初步明確學習的重點,提出自己的難點。

  具體操作是:用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標出生字難詞、名言警句;勾畫並抄寫語文文言文中難以理解的詞句;記錄在閱讀時產生的疑難問題;閱讀並摘抄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材料;結合課後的理解;探究”確立自己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第三、“解讀法”。其主要目標是:對高中文言文的關鍵語句進行分析,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思想情感等。

  具體操作是:結合語境以及上下文去理解疑難詞句的意思;利用古漢語知識***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現象、詞類活用等***去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口頭或書面翻譯精要片段,以便深入理解文章;思考解答課後的理解;探究”題和相關教輔資料題,強化能力訓練。

  第四、“品讀法”。其主要目標是:對語文文言文的思想內容、結構、表現技法、語言藝術等方面作鑑賞性閱讀和評價。

  具體操作是:從文體特徵出發,整體把握文章的型別特徵;領會、感悟文章內容所蘊含的東西,理清作者寫作思路,揣摩賞析作者的寫作技法和語言藝術;與同類型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找出其異同點,從而提高自己的鑑賞水平;把文章放在具體時代和歷史發展中去巨集觀分析,運用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對文章進行客觀評價;指導學生寫文藝評論,以加深對課文的審美理解,從而培養學生藝術鑑賞和藝術創造的能力。

  第五、“誦讀法”。其主要目標是:加深高中生的理解,強化記憶,豐富語言,積累材料,訓練語感,提高語文素養。

  學好高中文言文策略

  讀。學文言文一定要讀,應該在理解句意和正確斷句的基礎上多朗讀。因為文言文的語感培養很重要。

  譯。根據課下注釋或課外資料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這樣可以利用意義記憶的方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便於記憶誦。

  誦。背誦是培養文言文語感的最佳方式。背誦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內容分為幾個組塊,比方《過秦論》最後一段,共有六句話,可以分為三個組塊,只要理解了意思,背下來是很容易的。

  析。析就是對課文的大意、思想、人物進行挖掘。分析過程中,首先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比方《信陵君竊符救趙》中侯贏為什麼要自殺,聯絡當時士人的追求和立身之本,這個問題才得到合理的解釋。其次,要注意古為今用。文言文教學強調加強人文教育,古為今用,同學們要對其中的故事、人物有創新的理解和評價。

  結。即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把零散的知識分為八項:通假字、活用詞、特殊句式、一詞多義、虛詞用法、雙音詞古今異義、成語名句、生字生詞。做一個表格,對每一課的基礎知識進行總結。

  練。指學完本課後為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出一些題進行測試,練的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

  學好高中課外文言文方法

  1、速讀全文,整體感知許多同學們在閱讀中急急忙忙,囫圇吞棗,抓到題目,再回頭看文字,找答案。事實上這樣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費時間,又抓不到要點。所以,拿到一篇課外文言文,可以先進行整體的速讀,感知全文內容。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採用默讀或散讀的方式,快速瞭解短文的幾個要素,如:時間、地點、人物、人物之間的關係、故事的基本情節和結局等,從而達到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的目的。

  2、精讀語句,正確停頓面對一篇陌生的文言課文,許多同學們缺乏耐心來疏通文字內容。尤其是一些語句內的停頓往往被忽略了,從而造成閱讀的障礙或歧義。如何正確處理停頓?當然首推朗讀。採用一定的朗讀方法反覆朗讀,感受恰當而必要的句讀,理清句子內部的層次和關係,從而深入瞭解文意。

  3、品讀細節,把握人物課外文言文以故事取勝,瞭解了文章的主要情節內容後,要想進一步體會文章主旨,自然離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則要關注人物描寫,尤其是一些細節的描寫往往能傳達出人物的本質和用心。同學們要注意品讀這些細節,如:揣摩人物語言的語氣,關注神態的變化,注意動作的指向等,從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