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基礎應該怎麼學好高中數學

  很多同學,在初中的時候沒有認真學習數學,導致數學基礎為零,在學習高中數學的時候都感覺比較吃力,有點跟不上老師的步伐。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

  循序漸進,狠抓雙基。因為基礎薄弱而跟不上覆習進度。找到這個原因後,必須從基礎開始重新複習。平時上課強記筆記,自己複習的時候按照課本章節順序複習。在複習過程中輔以課本後面習題和配套練習冊習題進行復習。把知識點吃透。前期複習時以課本為主,做題時選用基礎題、簡單題、中等題,先放棄難題大題。高考大部分都考察簡單中等題。等數學基礎知識熟悉了,再以題為主。這是選用的題大多都是中等題,少量簡單題,大題難題仍舊可以不做。有能力的適量做一些。這樣一方面提高學習信心,一方面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如果複習規劃得當,循序漸進,是能夠在2個月內考到120分的。

  不善於應用知識的同學,是因為過於循規蹈矩,不會活用。數學基本思想在於“構建函式”、“邏輯推導”、“數形結合”,還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果死磕課本定義定理,雖然做到內容熟悉,甚至知其所以然,但不能靈活應用,在考試時比較容易吃虧。尤其是新課改的背景下,題目出的更加靈活。這類學生需要注意日常培養思維,既然知識已經過關,平時複習數學的時候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看題、看卷”上。允許對照參考答案進行思考。多思考每一個步驟的轉變時如何實現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總結出做題的通用套路,加大精力整理同一類的題型來總結歸納。如求解通項an,必然是Sn-Sn-1,或者是Sn+1-Sn,排列組合題是根據什麼情況下先取後排,先排後取,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如圓錐曲線交點問題等,都有一定的通用套路。主要對這些做題方法進行整合和思考,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

  知識混淆,做題沒思路的同學們,建議高考複習時課本與題的時間花費各半,從課本和題中尋找、區分知識點,在解題過程,用簡單、中等的題來訓練自己的解題思路,要按章節、按順序來做。通常這類學生在自我複習時沒有什麼規律,感覺自己哪裡不行了就複習哪裡,這是極度不可取的。這類學生哪怕你認為會了,還是建議老老實實按章節順序進行復習,先不要做難題,只有做到任一章節簡單題、中等題都沒有太大問題後,才開始做難題。這類學生還有個特點,平時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解容易忘,建議一定做好課堂筆記,整理好錯題集。這樣才能正確區分知識,做題時慢慢理順思路,才能取得好成績。

  喜歡回顧做過的類似題,可以說是大部分學生的通病***比如:很多學生說,我現在的題會做,但是以前的題又不會做了,怎麼回事?還有學生會問,為什麼老師講過的題我會做,但是一遇到新題我就不會做呢?更有學生問,我一到考場就緊張,會的題也做不出來了,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就是題海戰術所產生的必然現象。很多學生問我,老師,我該買套什麼試卷來做,我的數學成績才能提高?或者問,我的數學成績怎麼學都提不上來為什麼?我想跟大家講,學習和做事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要認真、專注、善於反思。如果你的成績非常不好,那麼請你按照下面的方式去做:

  因為數學學科的特殊性,任何題都可能找到原型題,但是題目稍微條件一變,或者是所求的內容不一樣,把以往做過的題中,結論當成條件,條件拿來做設問,大家就不會了,或者是做題時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做對。這是典型的“經驗主義或者是主觀思維慣性”,我建議那些總是“回顧以往題型”的同學及時調整,在做題過程中,把覺得熟悉的題目都單獨的挑出來,整理在一起。當你挑的多了後,就能容易的將題歸類彙總,找出這些題目的差異點和相同點。這樣,你就能對這一類題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和把握,進而總結自己的解題思路。訓練自己以後見到這類題如何著手,第一步從哪裡想起,怎麼做。

  如果你是一名能力較強的同學***即有一定固定思路,不單純去套的同學***,建議在平時學習的時候加大看題的比例。即看每一道題的解題步驟。同時思考“憑什麼”從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邏輯性是怎樣的?平時遇到題多思考、多比較,多歸納總結後,考試就能擺脫“套”的侷限,從而真正形成自己的做題思維,數學解題能力獲得很大提高。

  關於考試時緊張怯場等問題,是少部分學生遇到的。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就是平時多練習整套試卷。即掐表做題,如正常考試數學是120分鐘,那麼平時掐表110分鐘做卷子。並且平時在做卷子的時候有選擇的放棄不會做的題,一旦遇到某個障礙題,思考1分鐘左右還沒有頭緒的話,立即說服跳過做下一道題。做完會做的題後,再看不會做的題,直到110分鐘結束。這樣去不斷的訓練自己,考試時就能形成良好的習慣,能正確取捨及安排做題時間。達到正常穩定發揮的目的。

  所謂的難題,就是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做的題。在高考中這類題絕大多數學生都做不出來。這部分分數是屬於5%以內尖子生競爭的分數。而高考最大的競爭分數在於簡單、中等題的分數,高達80%以上的比例,剩下20%的屬於難題,其中又有60%的分數屬於難題中的容易獲得的分數,我們只需要關注這些部分即可,沒有必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大題上,反而要把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基礎、簡單題上。畢竟高考複習時間有限,如果高考時,由於複習不到位,簡單題或中等題大家都拿到分數,而你丟了,即使你大題分數到手,也是不值得的。2道選擇題的分數幾乎就能與大題持平,複習的時候以“容易競爭”的分數為主,當你能夠確保這些部分都有相當把握時,才花費時間在大題上。高考複習,要懂得安排和取捨。

  學好高中數學的建議

  先看筆記後做作業。 有的高中學生感到。老師講過的,自己已經聽得明明白白了。但是,為什麼自己一做題就困難重重了呢?其原因在於,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的理解,還沒能達到教師所要求的層次。因此,每天在做作業之前,一定要把課本的有關內容和當天的課堂筆記先看一看。能否堅持如此,常常是好學生與差學生的最大區別。尤其練習題不太配套時,作業中往往沒有老師剛剛講過的題目型別,因此不能對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對此落實,天長日久,就會造成極大損失。

  做題之後加強反思。 學生一定要明確,現在正坐著的題,一定不是考試的題目。而是要運用現在正做著的題目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過的每道題加以反思。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要總結出,這是一道什麼內容的題,用的是什麼方法。做到知識成片,問題成串,日久天長,構建起一個內容與方法的科學的網路系統。

  主動複習總結提高。 進行章節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時是教師替學生做總結,做得細緻,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給自己做總結,老師不但不給做,而且是講到哪,考到哪,不留複習時間,也沒有明確指出做總結的時間。

  積累資料隨時整理。 要注意積累複習資料。把課堂筆記,練習,單元測試,各種試卷,都分門別類按時間順序整理好。每讀一次,就在上面標記出自己下次閱讀時的重點內容。這樣,複習資料才能越讀越精,一目瞭然。

  精挑慎選課外讀物。 初中學生學數學,如果不注意看課外讀物,一般地說,不會有什麼影響。高中則不大相同。高中數學考的是學生解決新題的能力。作為一名高中生,如果只是圍著自己的老師轉,不論老師的水平有多高,必然都會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因此,要想學好數學,必須開啟一扇門,看看外面的世界。當然,也不要自立門戶,另起爐灶。一旦脫離校內教學和自己的老師的教學體系,也必將事倍功半。

  配合老師主動學習。 高中學生學習主動性要強。小學生,常常是完成作業就盡情的歡樂。初中生基本也是如此,聽話的孩子就能學習好。高中則不然,作業雖多,但是隻知道做作業就絕對不夠;老師的話也不少,但是誰該幹些什麼了,老師並不一一具體指明,因此,高中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準備向將來的大學生的學習方法過渡。

  合理規劃步步為營。 高中的學習是非常緊張的。每個學生都要投入自己的幾乎全部的精力。要想能迅速進步,就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較長遠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詳細的安排好自己的零星時間,並及時作出合理的微量調整。

  高中數學學不好的十大原因

  1.數學基礎薄弱,跟不上覆習進度,導致越學越沒信心,甚至放棄

  2.基礎知識比較熟悉,但不會應用

  3.知識混淆,做題沒思路

  4.做題時喜歡回顧以往做過的類似題型,需要多次嘗試才能解答

  5.考試時緊張,怯場,導致平時會做的題也丟分。容易形成腦空白

  6.花費大量時間啃大題,考試時大題往往會做或可能會做,但是分數丟在不該丟的上面

  7.不會總結,每次做題時感覺都比較陌生

  8.做題速度較慢,考試時間不夠

  9.做題不嚴密,老在細節上丟分或者算錯丟分,有的解答題上某一步驟做錯導致全盤皆輸

  10.學習態度不端正,做題時喜歡參考標準答案,或只聽老師講解。抄作業***高三以前***,很少動腦

1.高中數學學習竅門

2.改善高中數學做題慢的N個技巧

3.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學好高中數學方法

4.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5.高中數學學習方法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