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去幼兒園學習怎麼辦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甚至為此哭鬧,這是為什麼呢?家長們又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引導寶寶愛上學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讓寶寶愛去幼兒園上學的方法

  1、玩可以讓孩子比較早的學到一些社交的技巧

  孩子通過和他們同齡人之間的玩耍,可以學到很多的社會交往技巧。比如說他們可以在玩耍的過程中瞭解夥伴情緒的變化。

  2、玩對於孩子情緒的調節與控制起到很好的鍛鍊作用

  比如說幾個孩子在玩同一個玩具時,孩子需要等待輪到他的時機,這就是一種自我調節能力。同時,也是一種情緒的自我調節,比如說當孩子感到比較沮喪,心情不好的時候,需要有一種自我的控制,而不是立刻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宣洩出來。

  3、通過玩耍中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可以提升孩子肌肉的能力

  孩子會玩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鍛鍊自己相關的肌肉機能,比如說去拿住玩具,拿住筆,還包括大動作,如何去控制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等。

  4、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可以學會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說當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有關玩具的問題,他們就會主動去想如何去解決;當多名孩子在一起玩集體遊戲的時候,他們也會去思考如何公平地玩這個遊戲,而且在玩的過程中他們也要不斷地想一些新的辦法,讓這個遊戲繼續下去,而不至於中途中斷。這些都將為成年後思考問題、尋求解決途徑打下基礎。

  由此可見,孩子的玩裡隱藏著大學問,雖然孩子才是主角,但粑粑麻麻們全身心地投入與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你的陪伴,孩子會玩得更帶勁,也會因此而擁有一份健康的心態。

  父母引導寶寶學習的方法

  1、多問開放性的問題

  玩耍是孩子的國度。進入孩子的世界,你除了多聽,還應開放自己,多問多學。不要假設孩子和你有一樣的想法,也不要急著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常常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太陽可以是綠的,雲也可以是黃的,爸爸媽媽有了這樣的包容力,孩子更能擁有他自己。多問問孩子在做什麼,瞭解他的想法。

  2、遇到問題,試著讓孩子自己解決

  遊戲也是日常生活的縮影,孩子也會遇到問題和困難。爸爸媽媽可能會不自覺地幫他解決問題。其實遊戲是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安全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搬不動他整箱的積木時,可以問問孩子“怎麼辦呢?”,多些耐心,你可能會和孩子一起享受他開啟箱子,搬出積木,解決問題的得意與驕傲。

  3、表達對遊戲的興趣

  如果孩子對遊戲沒有興趣,遊戲當然不會好玩。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勉強他去玩他不感興趣的遊戲,很容易玩不下去。倒不如和孩子商量著玩,玩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遊戲。爸爸媽媽在陪孩子游戲時,要和孩子一樣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

  4、積極地傾聽

  孩子都需要爸爸媽媽注意自己,而且越多越好。傾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愛意,讓他更想展現自己。孩子在遊戲中所表達的可能有它潛在的涵義,爸爸媽媽多花些心思去傾聽孩子所說的,收穫的可能是孩子想對你說卻不敢或不知如何開口的心裡話。在傾聽中,讓孩子帶領你去看他所看到的世界。

  寶寶不愛去幼兒園學習的原因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裡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裡一樣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幹什麼。因此,即使每天放學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症

  週末或長假過後,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週末,家長就會由著孩子晚睡晚起,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約束。

  3、生病後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家裡養病,孩子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病好後,就會想方設法找藉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

  孩子答應其他小朋友的承諾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孩子上幼兒園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