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物系應該如何預習

  大學生物課程應該如何預習?學習生物最重要的一步學習方法就是預習,只有課前做好預習,上課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預習大學生物新課的步驟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預習大學生物新課的步驟

  ***1***瀏覽教材;

  ***2***找出本節應掌握的預備知識,並複習、鞏固和補習這些知識;

  ***3***編寫本節的內容提要;

  ***4***確定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5***找出上課時應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用彩筆勾出。

  例:學習立體幾何中的“三垂線定理”,可按上述五個步驟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填寫下面的內容:

  ***1***瀏覽教材的初步印象:本節教材比較重要,有一定的困難。***作者注:教師一般用兩堂課完成這節的教學任務。***

  ***2***本節預備知識:已學過的①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②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何謂平面的斜線,斜線在平面上的射影。

  ***3***本節內容提要:①三垂線定理;②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③兩上定理的應用。

  ***4***本節的重點和難點:①重點——三垂線定理的證明及兩個定理的應用;②難點——一時分不清各條直線之間的關係。平面內的直線a一定要過斜足o嗎?

  ***5***課堂上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①證明定理的方法:如何從利用直線與平面垂直來達到判定直線與直線垂直的目的;

  ②應用兩上定理證題的步驟是什麼?

  ***注:①三垂線定線及其逆定理是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平面內一條直線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在研究空間圖形時,常常利用它們把某些空間圖形的計算問題轉化為平面圖形的計算問題。此外,有些證明題中,也常常用到它,因此,要求學生牢固掌握。②定理的證明體現了“同步線面垂直證線線垂直”的方法。這個方法很重要,老師會提醒學生予以足夠的重視。③應用定理的思維過程是:“一定”——定平面及平面內的一條直線;“二找”——找這個平面的和垂線、斜線及斜線在這個平面上的射影;“三證”——證明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射影垂直。***若應用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時,則是要證明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斜線垂直。***

  大學的預習技巧

  一、要妥善安排時間

  最好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新課的科目進行重點預習,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週要講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二、要明確任務

  預習總的任務是先感知教材,初步處理加工,為新課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具體任務,要根據不同科目、不同內容來確定。一般有:①鞏固複習舊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理解新課的這部分基本內容是什麼?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識結構上向前跨進了多遠?③找出書中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④把本課後面的練習嘗試性地做一做,不會做可以再預習,也可記下來,等教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三、要看、做、思結合

  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重要的內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記的就記。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做本課後的練習題。思,指看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從而使自己對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生物學習方法

  1.要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

  ②內膜向內折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

  ④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 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係、與有絲分裂各期影象區別等一併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複習中慢慢掌握。

  2.設法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複雜,或是過於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複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於生命運動的複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幹知識,能一目瞭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 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末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複雜,可總結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複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要儘量藉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絡起來,以便於理解。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藉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影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3.經常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後,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絡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於理解和記憶。

  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絡,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係將其串聯。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

  抓聯絡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點線的縱橫關係,由線到面,擴充套件成知識網路。

  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鬍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