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記的植物礦質營養知識點分析

  想要考好生物,學生需要掌握好高考會考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生物的營養物質知識點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記的植物礦質營養知識點

  名詞:1、植物的礦質營養:是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2、礦質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有13種.其中大量元素7種N、S、P、Ca、Mg、K***Mg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需的一種礦質元素***巧記:丹留人蓋美家。Fe、Mn、B、Zn、Cu、Mo、Cl屬於微量元素,巧記:鐵門碰醒銅母***驢***。

  3、交換吸附:根部細胞表面吸附的陽離子、陰離子與土壤溶液中陽離子、陰離子發生交換的過程就叫交換吸附。

  4、選擇吸收:指植物對外界環境中各種離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選擇性。它表現為植物吸收的離子與溶液中的離子數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據植物的需肥規律,適時地施肥,適量地施肥。

  語句:1、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狀態:離子狀態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③、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可以分為兩個過程:一是根細胞表面的陰、陽離子與土壤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吸附;二是離子被主動運輸進入根細胞內部,根進行離子的交換需要的HCO-和H+是根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CO2與水結合後理解成的,根細胞主動運輸吸收離子要消耗能量。④影響根對礦質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為交換吸附提供HCO-和H+,為主動運輸供能,因此生產上需要疏鬆土壤;b、載體的種類是決定是否吸收某種離子,載體的數量是決定吸收某種離子的多少,因此,根對吸收離子有選擇性。氧氣和溫度***影響酶的活性***都能影響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①吸收部位:都為成熟區表皮細胞。②吸收方式:根對水分的吸收---滲透吸水,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主動運輸。③、所需條件:根對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載體。④聯絡:礦質離子在土壤中溶於水,進入植物體後,隨水運到各個器官,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①運輸:隨水分的運輸到達植物體的各部分。②利用形式:礦質運輸的利用,取決於各種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K在植物體內以離子狀態的形式存在,很容易轉移,能反覆利用,如果植物體缺乏這類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現病態;N、P、Mg在植物體內以不穩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能轉移,能多次利用,如果植物體缺乏這類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現病態;Ca、Fe在植物體內以穩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轉移,不能再利用,一旦缺乏時,幼嫩的部分首先呈現病態。

  4、合理灌溉的依據:不同植物對各種必需的礦質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對各種必需的礦質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5、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與呼吸作用相關,在一定的氧氣範圍內,呼吸作用越強,根吸收的礦質元素離子就越多,達到一定程度後,由於細胞膜上的載體的數量有限,根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就不再隨氧氣的增加而增加。

  高中生物的營養物質代謝的知識點

  名詞: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複雜、不溶於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轉換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脫氨基作用:氨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通過食物獲得的氨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

  8、糖尿病:當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於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病人消瘦、虛弱無力,有多尿、多飲、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症狀。

  9、低血糖病:長期飢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狀,喝一杯濃糖水;低於45mg/dL時出現驚厥、昏迷等晚期症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語句:1、糖類代謝、蛋白質代謝、脂類代謝的圖解參見課本。

  2、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三類營養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轉化的數量不同,如糖類可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二是轉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氨基酸;脂類不能轉變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範圍內;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就會產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低血糖症狀,低於45mg/dL,出現低血糖晚期症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消化:澱粉經消化後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血液迴圈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迴圈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迴圈運輸到全身各處。

  6、糖類沒有N元素要轉變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必須獲得N元素,就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蛋白質要轉化成糖類、脂類就要去掉N元素,通過脫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澱粉酶消化澱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胰液含胰澱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腸液含腸澱粉酶、腸麥芽糖、腸脂肪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

  8、胃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大腸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小腸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腸都能吸收的是:水和無機鹽;小腸上皮細胞突起形成小腸絨毛,小腸絨毛朝向腸腔一側的細胞膜有許多小突起稱微絨毛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高中生物之生物的呼吸作用的知識點

  名詞: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體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並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

  3、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4、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

  語句:1、有氧呼吸:①場所:先在細胞質的基質,後線上粒體。②過程:第一階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細胞質的基質***;第二階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線粒體***;第三階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線粒體***。

  2、無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無氧呼吸進化而來***:①場所:始終在細胞質基質②過程: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階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產生酒精***如水稻***,***蘋果、梨可以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產生乳酸,高等動物和人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區別和聯絡①場所: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第二、三階段線上粒體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階段不需O2;第三階段:需O2,第一、二、三階段需不同酶;無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徹底,無氧呼吸--不徹底。④能量釋放:有氧呼吸***釋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共釋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儲存在ATP中;無氧呼吸***釋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儲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義: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關於呼吸作用的計算規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物質的量之比為1:3②產生同樣數量的ATP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質的量之比為19:1。如果某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氣,只產生二氧化碳,則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氣量多,則兩種呼吸都進行。

  6、產生ATP的生理過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應、無氧呼吸***暗反應不能產生***。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形成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葉綠體基粒***光反應***、線粒體***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