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綜生物衝刺的方法有哪些

  理綜裡的生物,對於其他理綜科目來說,是相當好的衝刺科目,在生物中也是最能看到衝刺效果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理綜生物衝刺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理綜生物衝刺的方法

  減少無謂失分。在答題時,一要“細心看要求”: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例如“正確與錯誤、大與小、強與弱、能與否,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名稱與符號,分子式、結構簡式、電子式,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等,即使題目會做,由於不注意上述詞語,就有可能造成失分。二要“準確看條件”:如“所有主族元素”、“標準狀況下”、“溫度不變”、“室溫時”、“無色”、“酸性溶液”等。三要“全面看問題”:知識整合,周密思考,全面判斷,滴水不漏,特別提醒碰到“氣體”題,注意溫度和壓強;碰到“字母”題,注意含義及單位。

  注意各量的單位。物質的量濃度***mol/L***,摩爾質量***g/mol***,溶解度***g***、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互換時的體積單位等。題目中隱含性的限制條件如:***1***酸性的無色透明溶液,***2***pH=0的溶液,***3***水電離出的c***OH-***=1*10-14mol/L的溶液等。注意常見符號的應用如“=”,可逆符號、“△H>0”、“△H<0”、沉澱、氣體符號,寫電子式時“[]”的應用、物質的聚集狀態、特殊的反應條件等。

  提高做題質量

  高考生物試題不少內容與識記有關,原來記熟的知識現在有些遺忘了,考前是集中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時間。考生應將記憶不太牢固的知識點、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內容,依據《考試大綱》對照教材進行集中盤點,課本中的小資料、課外讀、小字形式閱讀材料、課本中的圖表也要來一個重新掃描。

  歸納總結,善於反思。最後這一階段的複習不做題不行,但沉迷於題海也不行,關鍵要提高做題質量。總結歸納常見題型的解題規律、方法技巧,從而達到弄懂一道題,旁通一類題的目的。每年高考題出來以後,總能從當年試題中看到近幾年試題的影子,但又不是以前試題簡單翻版,通過演練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可親身感觸高考題的命題思路、設問方式,從中感悟解題技巧。

  考生前一階段做了大量試題,經歷了多次模擬考試,難免做錯一些試題,要學會向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學習,自覺主動地反思錯題。錯誤往往帶有頑固性、反覆性,有些錯誤當時理解了,現在可能又模糊了,有些錯誤其知識點本身就比較難理解,有些錯誤容易出現模稜兩可,需反覆強化才能解決。錯題暴露考生知識的薄弱環節和思維方法的缺陷。

  注意審題,規範答題。高考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較少,但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分值較高。如果審題不夠縝密、思維不夠仔細、書寫不夠規範都會付出慘痛代價。在最後這一階段練習中要特別強調:仔細審題,認真分析,重視表達,規範書寫。審題時通讀全題,全面、正確地理解題意,不看錯題目,留心題中一些關鍵字如“錯誤的選項”、“一定”、“都”等。

  高考生物的解題技巧

  高考生物題資訊來源廣泛,題設障礙巧妙。有的題目解題條件隱蔽,有的故意設定迷惑條件,怎樣才能排除無效資訊的干擾,迅速切中題目要害呢?

  第一從題目提供的背景資料中提取相關資訊,找到關鍵詞句。 抓住關鍵詞句,就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第二學會避陷阱、破定勢,要善於發散思維,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第三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將所給資訊進行合理轉換,例如換一種方式表述條件、將圖表轉換成文字、將文字資訊轉換成圖表,將抽象的資訊具體化,隱藏的條件浮出來,從而明確問題的指向。

  準確答題:考試獲勝的保證

  根據題幹準確進行知識掛鉤:考題設定的情境真實地模擬現實, 不像書本知識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同學們前所未聞的,但總可以從課本上找出知識依據。例如多年來高考中的實驗題多不能與教材中某個具體實驗對號,但都是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實驗步驟,是否設定了對照實驗,能否有效控制實驗唯一變數、排除干擾實驗的因素、得出正確結論等。 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尋求答案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要使用對比、分析、綜合、推理、聯想等多種思維方法,防止思維定勢。

  科學作答不可忽視。答案要準確,要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簡潔,緊扣基本觀點。若是開放性的試題,可以大膽用多種方式解答。要儘量使用生物學學科語言。

  座標曲線題審題是關鍵

  座標曲線題通常有三種類型。一是對曲線表達的生物學含義的表述,;二是對曲線表達含義的解釋;三是對曲線所能夠說明的問題。 第一種型別:注意橫座標與縱座標的內容,然後根據曲線的特徵進行表達。這是最基本的型別。

  第二種型別:在明解曲線含義的基礎上,對曲線變化的原因作出解釋。要注意把落腳點放在課本的知識原理上。

  第三種類型:要注意儘量把所要說明的問題說完整。如生長素濃度對根、莖、芽的影響的三條曲線,既說明生長素濃度對植物器官作用的共同的特點,也說明它們的區別。

  答好實驗設計題:至關重要

  瞭解題目要求。明確題目是要求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還是對實驗作出改進?要不要對過程、現象作出分析?要不要預期實驗的結論?

  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這是實驗設計的依據, 不同的實驗目的,不同的實驗原理,進行設計的思路是不同的。

  確定實驗思路。確定實驗因子是什麼?怎樣設計對照?等等。 設計實驗步驟。要注意充分利用題目的條件,如果給出了實驗的材料及試劑,那麼要注意所給的材料與試劑要充分利用,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不能用題目條件中沒有的材料與試劑;如果題目中給出的材料沒有用上,那得考慮實驗步驟中是否還有考慮不周之處。

  檢查。看看思路是否合理嚴密,試劑材料是否多用或少用,表達是否準確。

  開放性試題的出現是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 開放性試題一般表現為題目條件的開放和試題答案的開放。

  但不管怎麼開放,題目總會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解題時首先要注意題目的限制條件是什麼?其次,要從題目提供的條件尋找解答的思路和線索。第三,要注意答題的邏輯性和條件性。最好把不同層次的內容分別列成不同的小點,以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路。

  高考生物常見的解題方法

  1.順推法

  順推法是從題目給定的已知條件出發,運用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順藤摸瓜”似地進行推理,最後得到問題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順推法是最常見、運用最多的一種方法。

  2.逆推法

  逆推法是指從題幹中的問題開始入手,一步一步倒著推斷,追根溯源,一直推到題中的已知條件,從而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

  3.排除法

  排除法是指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根據題幹所提供的條件和給出的選項,先將有明顯錯誤或不合理的選項逐一排除,再將比較有把握的否定選項加以排除,最後只剩下正確答案的一種方法。排除法最適於解答不能直接得出答案的選擇題。如果題目中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那就要將正確的選項排除掉。

  4.轉換法

  如果一個問題用常規方法難以思考或計算比較繁瑣,則可變換方式進行思考,從而把原問題轉化成另一種新問題進行解答,以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

  5.列舉法

  有些題目提出的問題比較複雜,或者涉及的數量關係較為隱蔽,此時我們可以根據題目的要求,將可能解決該問題的成串的知識點一一列舉出來,也可把問題的答案全部列舉出來,還可將問題分解成不重複、不遺漏的各種情況列舉出來,通過解決各個小問題,最終使整個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