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語文知識競賽更是需要很大的知識量,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競賽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1.下列有關“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竹子後來被視為君子賢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它的某些獨特之處與這些君子賢人的某些審美趣味、倫理道德意識有契合之處。

  B.戴凱之的《竹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專譜,也是文人雅士賦竹、贊竹,竹文化發展到鼎盛時期誕生的竹譜專著。

  C.《禮記•祀器》中說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賦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會倫理範疇的文字記載。

  D.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所賦予竹的是“清風瘦骨”“超然脫俗”的魏晉風度,表現出了文人士大夫對大自然的崇敬和嚮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魏晉時期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隱竹林,借竹之高標、清姿佐己之風流,是為了逃避現實,不與當權者合作。

  B.作為一種社會風範的竹,其虛心、有節、根固、頂風傲雪、四時不改柯易葉等特點被強調並引入社會倫理範疇,是中唐以後的事。

  C.王徽之、袁粲等人縱情山水、遠離塵囂,以廣袤的竹林為託身、浪跡之所,是因為竹子清麗俊逸、挺拔凌雲的姿質令他們沉醉痴迷。

  D.白居易的《養竹記》總結出竹的高尚情操,劉巖夫的《植竹記》將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欽慕的品格賦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內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春風得意的封建寵兒到那些落泊荒野的書生和隱居“南山”、待價而沽的名士寓情於竹、引竹自況來看,愛竹源於他們的性格。

  B.“竹林七賢”敬竹崇竹、寓情於竹、引竹自況,對後代封建文人產生了莫大影響,中國的文人士大夫與竹子結下不解之緣與之有關。

  C.竹子最終演化成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識中有德行的君子賢人的化身,並反映在文學作品中,有一個由外表到內在的轉化過程。

  D.將“剛柔忠義”等品格賦予竹子,將“親慈子孝”“尊敬長者”等倫理規範賦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國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體系中就確立了牢固的地位。*********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淫及善人/ 公卿被誅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士無良而甘於禍 / 作《思慎賦》以刺時

  B.時吏橫酷 / 淫及善人公卿/ 被誅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無良而甘於禍 / 作《思慎賦》/以刺時

  C.時吏橫酷 / 淫及善人公卿/被誅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 士無良而甘於禍/作《思慎賦》以刺時

  D. 時吏橫酷/ 淫及善人 / 公卿被誅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士無良而甘於禍/作《思慎賦/以刺時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諱嫌”就是避諱,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是古代避諱的總原則。如東漢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秀才”為“茂才”。

  B.擢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後錄取成為進士。但是唐宋時的“進士”有別於明清時的“進士”。

  C.禮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國學校事務、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等事宜。

  D.“諡”即諡號,是古代對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後追封的稱號,用以表彰其功績或品德,諡號只能由朝廷授予。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知幾少年時一般,因學不而受到父親的為哥哥們講有所醒悟,不再懈怠,

  B.劉知己敢於直言他上書直陳朝廷的弊端,武后讚賞和重用了時弊的文章《慎賦》蘇味道嶠超過了西機的《士》

  C.劉知己治學嚴謹廣博劉氏宗譜質疑經子書的版本,提出很多獨到的觀點的一書史著的樣。

  然官職多變,一直史學,做了將近認為做史官的人必須兼,缺不可,同時,修史之人還要敢於直書。

  ***1***子玄病長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記求罷去。

  ***2***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論,奏與諸儒質辯。博士司馬貞等阿意,共黜其言。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11分***

  過分水嶺 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再宿武關 李涉

  遠別秦城萬里遊,亂山高下出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8.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寫“溪水”?請指出兩首詩中通過溪水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6分***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5分***

  ***2***不吸取前人敗亡的教訓,只會讓歷史悲劇不斷的重複。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 一文的最後所說的“______ ,_______ ”。

  ***3***“______ ,_______ 。” 劉禹錫室銘陋室環境為了襯托室中之人高潔傲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最慢的是活著 ——作家喬葉訪談錄

  陳勁鬆***以下簡稱“陳”***:喬葉老師您好!很榮幸和您進行交流。就寫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為何會選擇文學?

  喬葉***以下簡稱“喬”***:我剛開始其實是寫散文的。當時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裡,面對日常生活的各種委屈、困惑和挫折,覺得自己有話想說,而且必須要說出來,但這些話又不能對著家人和朋友說,於是只好付諸筆墨和稿紙了。寫著寫著,從愛好變成了職業。至於為何會選擇文學,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學能帶給我幸福,能表達我內心深處更柔軟、更慢、更弱的東西吧,從而讓我的心靈得到安慰和溫暖,並獲得更大的自由。

  陳:很多作家寫到一定時候,都會有一個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為什麼要寫作?或者說寫作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喬:這種困惑我當然也會有。我時常問自己,文學對我們當下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功利的看法。文學對於生活,若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則是無用的,它並不會直接給我們帶來物質財富。但,文學的無用就是它的最大用處。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它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質量,讓我們的心走得更遠。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學對於我們當下生活的意義,那就在於它可以穿透物質表層,深入我們內心世界,探測人心的祕密。生活就像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河水總是奔湧向前的,而文學就好比是河床,無論河水流向何方,河床總是長久地臥在那裡。變化的是生活,不變的,則是文學給我們帶來的永恆的溫暖,文學寫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寶藏——這或許就是我的寫作目的。

  陳:在這個資訊化時代,我們每天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資訊,讀到各種各樣的新聞,反映到寫作領域。有人就創作了新聞式小說,這類作品的特點是以新聞筆法講述小說故事。您如何看待新聞寫作與小說創作的關係?

  喬:新聞寫作畢竟有其時效性,而小說創作則是慢工出細活。猶如我們開啟一瓶啤酒,新聞寫作就是剎那間湧出的啤酒泡沫,只會浮在上面,而小說創作則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才能釀造。就好像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聞的價值,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還可以從文學的角度去進行書寫。

  陳:您這個比喻很貼切也很有意思。對於暢銷書和各類書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態度,有些人則取不屑一顧的態度。您會關注暢銷書或者排行榜嗎?

  喬:會關注,但可能不會去閱讀。我覺得我追求的寫作方式和認同的文學作品,可能與暢銷書會有出入,我想沉下心來,寫出像阿來的《塵埃落定》一樣比較深刻的作品。但暢銷書之所以暢銷,應該還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比如說《山楂樹之戀》和《杜拉拉昇職記》,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讀者能從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但老實說,那不是我想要寫的。

  陳:迄今為止,您的小說作品似乎以中短篇為主,對你來說,長篇小說的寫作會存在困難嗎?近期是否有長篇小說的寫作計劃?

  喬:事實上,我最初從事小說創作時,就是長篇。文學院的老師問我說,你沒有經過中短篇的訓練就寫長篇,可以嗎?我說可以。當時寫出來後也順利出版了,但後來回頭再看時,我發現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所以,這幾年我就老老實實地從中短篇寫作開始,好好訓練自己的語言和結構能力。當然,我現在如果寫長篇,肯定會比那時要好。不過我近期沒有這方面的寫作計劃,我認為長篇小說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醞釀。我的小說《最慢的是活著》裡有一句話:“……活著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變成了最慢。生命將因此而更加簡約、博大、豐美、深邃和慈悲。這多麼好。”對我而言,這既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寫作態度。

  [注]喬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散文選刊》副主編。陳勁鬆,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

  ***1***下列對本篇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喬葉走上文學這條路,是因為文學能表達內心深處更柔軟、更慢、更弱的東西,從而使心靈得到安慰和溫暖,這樣,喬葉就獲得了更大的自由。

  B.喬葉認為,文學不能帶給人物質財富,文學的意義是讓人的心走得更遠,它能穿透物質表層,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改變人的生命質量。

  C.喬葉對暢銷書如《山楂樹之戀》和《杜拉拉昇職記》等,持欣賞態度,因為這類小說迎合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和心理需求,讀者能從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喬葉卻不會去寫這類的東西。

  D.喬葉強調小說創作是慢工出細活並謹慎對待長篇小說創作,這從寫作態度方面印證了題目“最慢的是活著”。

  E.喬葉說:“生活就像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河水總是奔湧向前的,而文學就好比是河床,無論河水流向何方,河床總是長久地臥在那裡。”意思是說,雖然生活是時刻發生著變化的,但文學要表現的是能帶給人們溫暖的人性,這個創作宗旨是不變的。

  ***2***在本篇訪談中,關於文學寫作的終極目的,喬葉有哪些看法?***6分***

  ***3***喬葉答問的語言有什麼特點?請作簡析。***6分***

  ***4***喬葉提倡怎樣的寫作態度?聯絡現實,結合全文進行分析***分***13.依次填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小小棋盤之間,__________。我們既要總攬全域性寸土必爭,關鍵時刻又需有 _________、舍城棄地的勇氣和魄力;既要_________,來應付不斷變化的局勢,又需要保持固有的原則和立場,不迷失前進的方向;既要隨緣而進,建功立業,又需順勢而退,_________。

  A.隨機應變 明哲保身 風雲變幻 壯士斷腕

  B.風雲變幻 壯士斷腕 隨機應變 明哲保身

  C.隨機應變 明哲保身 壯士斷腕 風雲變幻

  D.風雲變幻 隨機應變 壯士斷腕 明哲保身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從日本處理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鄰國的領土主權爭端中,我們看不出日本對過去的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有絲毫的悔意。

  B.這部小說中的“邊緣人”是一個玩世不恭、富有破壞性卻真實坦白的群體,人們面對這類形象時會深深地思索。

  C.這十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水平的參賽選手將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完成苛刻的野外生存訓練,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獲得獎勵。

  D.北京大學未名湖畔,一位87歲的老人依舊筆耕不輟。作為首席《儒藏》專案的專家,他計劃在2025年完成這項浩大的典籍編纂工作。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 ***

  崖壁下有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的石碑許多已經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伏在江裡的石頭有的已經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個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對岸。

  B.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C.沒有太陽,天氣相當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峭壁上。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分***下面一段話是對“微公益”的說明,請提取主要資訊,寫出四個關鍵詞。***5分***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於800字;不要寫成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