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語文基礎知識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作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條件,作為提高語文能力和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不能淡化。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競賽題

  1、“鴻鵠傳書”一詞,源自於以下哪個歷史故事?

  A、蘇武牧羊 B、文姬歸漢 C、楚漢相爭 D、岳飛抗金

  2、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誰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棄疾 C、范仲淹 D、蘇軾

  3、成語“半斤八兩”中的“斤”和“兩”是古代重量單位,其中一斤合現在的多少兩?

  A、六兩 B、八兩 C、十兩 D、十六兩

  4、典故“名落孫山”的“孫山”指的是誰?

  A、中榜人的名字 B、落榜人的名字 C、大山的名字 D、主考官的名字

  5、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是下列哪座城市?

  A、山東濟南 B、山東曲阜 C、山東泰安 D、江蘇徐州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麼?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時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歷史人物與“指鹿為馬”這一典故有關?

  A、韓信 B、項羽 C、趙高 D、劉邦

  8、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其中“黃”指的是什麼?

  A、黃河 B、黃土 C、黃山 D、黃帝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詩的作者是誰?

  A、杜牧 B、李商隱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漢字形體演變次序排列正確的是哪一項?

  A、甲骨文、小篆、楷書、行書、隸書 B、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C、甲骨文、隸書、小篆、楷書、行書 D、隸書、甲骨文、小篆、行書、楷書

  11、《山海經》屬於以下哪一類著作?

  A、神話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傳記 D、文人隨筆

  12、“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是誰的詞句?

  A、岳飛 B、辛棄疾 C、陸游 D、李商隱

  13、下列地支與其生肖配對正確的是哪一項?

  A、子——兔 B、巳——蛇 C、酉——猴 D、申——雞

  14、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國古代一位詞人的詞作。請問這位詞人是誰?

  A、辛棄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1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 ***不受嗟來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D、學者

  16、“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句是誰對誰的評論?

  A、鍾嶸對陶淵明 B、蘇軾對王維 C、歐陽修對李白 D、王國維對蘇軾

  17、成語“差強人意”一詞的意思是什麼?

  A、差的讓人不能接受 B、勉勉強強還說得過去 C、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18、成語“趨之若鶩”中的“鶩”是指哪一種動物?

  A、馬 B、烏鴉 C、野鴨 D、老鷹

  19、“滿江紅”被用作詞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麼東西?

  A、水生蕨類植物 B、浮游動物 C、喬木 D、菌類植物

  20、“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句寫的是什麼景色?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2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出自誰之口?

  A、荀子 B、老子 C、孫子 D、孟子

  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屬於“四書五經”?

  A、《中庸》 B、《尚書》 C、《春秋》 D、《左傳》

  23、“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和“語不驚人死不休”是那兩位詩人的自況?

  A、孟郊、李白 B、賀知章、杜甫 C、賈島、杜甫 D、孟郊、陸游

  24、我國第一部新詩集是下列哪一部?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適的《嘗試集》

  C、徐志摩的《志摩的詩》 D、艾青的《大堰河》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 ***。”

  A、知天命 B、耳順 C、不惑 D、耄耋

  26、與下列成語相關的人物配對錯誤的是哪一項?

  A、舉案齊眉——孟光 B、囊螢映雪——孫敬

  C、擊楫中流——祖逖 D、枕戈待旦——劉琨

  27、“黔驢技窮”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誰?

  A、莊子 B、柳宗元 C、韓愈 D、荀子

  28、“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願,國魂幾時北來。” 這幅對聯描寫的歷史人物是誰?

  A、岳飛 B、辛棄疾 C、范仲淹 D、陸游

  29、下列作者與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契訶夫——《套中人》 B、卡夫卡——《變形記》

  C、海明威——《乞力馬紮羅的雪》 D、莫泊桑——《死亡與羅盤》

  30、“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

  A、陰山    B、邊關    C、燕山    D、華山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競賽題答案

  1.A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鴻雁:《漢書.蘇武傳》載有大雁傳書事,後因以之喻書信。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2.C 出自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意思是: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3.D “半斤八兩”,八兩:即半斤,舊制一斤為十六兩。

  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4.A 出自宋·范公偁《過庭錄》:

  “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

  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

  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5.B 孔子老家是現在的山東省濟寧曲阜市。

  曲阜市的鄰居鄒城市,是孟子的家鄉。所以,我們家那裡又被稱為“孔孟之鄉”。

  6.C 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7.C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 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意思是指著鹿,故意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8.D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

  9.A 出自 唐.杜牧《泊 秦 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0.B 漢字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國古文→小篆——→隸書—→楷、草、行書

  由小篆演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這是漢字形體演變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

  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後的隸書、楷書、行書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徵性。

  11.A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

  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12.A 選自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效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13.D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

  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這個最好做,因為我屬雞~***

  14.B 選自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15.B 出自范曄《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原文為: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一與妻。

  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16.B 王維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傑出詩人,他工詩善畫,又精通音樂,並能以畫、樂之理融會於詩中。

  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詩》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17.B “差強人意”語出《後漢書·吳漢傳》。

  原指很能夠振奮人的意志。差:甚,殊。強:起,振奮。

  現在這個成語意思是“大體上能使人滿意”,差:稍微,大致,比較。

  18.C “趨之若鶩”出自清·曾樸《孽海花》。

  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19.A “滿江紅”有四義:一、植物名;二、中藥名,即前述植物入藥;三、詞牌名;四、京劇劇目。

  別名:紅萍、紅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類:蕨類植物門

  20.C 選自唐.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其中前兩句意為:北風席捲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21.D 此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是:“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22.D 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23.C 唐賈島《題詩後》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24.B 我國第一部新詩集:胡適的《嘗試集》

  25.C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翻譯1: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

  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翻譯2: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時懂得禮儀,說話做事合於禮,四十歲不受迷惑,

  五十歲時瞭解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聽到別人說的話,用不著怎麼想,就能領會,

  七十歲時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超過規矩、法度。

  26.B 舉案齊眉

  出自《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故事:東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

  婚後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區隱居,後來幫皋伯通打短工。

  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眉來眼去,夫妻十分恩愛。

  意為:送飯時把托盤肖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囊螢映雪

  出自《晉書.車胤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意為: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擊楫中流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意為: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枕戈待旦

  出自《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

  意為:立志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準備作戰。

  27.B 黔驢技窮

  出自: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意為: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28.A 明朝末年,吳鍾英志士仰慕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

  他從武穆文書言論中,選取最能反映岳飛高尚品德和偉大情操的至理名----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勒巨石碑立於湯陰岳飛廟之中,供世人瞻仰。

  29.D 《套中人》即《裝在套子裡的人》作者:[俄國]契訶夫

  《變形記》作者:[捷克***當時屬奧匈帝國***]卡夫卡

  《乞力馬紮羅的雪》作者:[美國]海明威

  《死亡與羅盤》即《死亡與指南針》作者:[阿根廷]博爾赫斯

  30.A 選自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