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德育滲透計劃範文

  小學一年級語文德育主要強調的是語文的素質教育,此時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計劃來應對語文素質教育。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德育滲透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年級語文德育滲透計劃篇一

  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更是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無論什麼樣的孩子,他們在寫作入門階段都要經歷看圖說話、寫話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可指導學生根據圖片,體會到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進而對社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此外,在語文課外活動中,還可以採用講故事、演課本劇、小品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一、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德育

  拼音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此時我們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音方法和拼讀技巧,也要注重其思想情感教育,使漢語拼音教學避免相對抽象和枯燥,無形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把握住了對初入校門的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記得在學習“j、“q”、“x”和“ü”相拼,“ü”上兩點省略的規則時,正當我準備歸納時,一小女孩舉手站起來說:“小ü看到j、q、x,挖掉魚眼還念ü”,說是在學前班就會了。此時,我沒有簡單的否認或置之不理,而是詢問:“小魚兒可不可愛?你喜歡它嗎?”“你忍心傷害它嗎?”大家互相一說,都認為“挖掉魚眼”太殘忍了,不能這樣。於是我們修改了句子:“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q、x就脫帽”。小朋友們不僅掌握了枯燥的規則,也上了一堂愛護小動物、待人要有禮貌的德育課

  二、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幾乎每堂課上都要周而復始地識字寫字。在識字教學中,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很重要,同時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過程,如在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的“我會讀”中關於 “打”字的教學。我先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這個字的讀音,分析了這個字的字形。然後問,你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能組詞嗎?學生便積極地舉手發言,有一人組了“打人”,其餘紛紛跟著說“打架、打罵、打死、打倒”等等,我一看這勢頭便反問了一句:“這些詞說得不錯,但我們能隨便打人、打架、打罵別人嗎?你們還能組其它有表示打這這個動作的詞語嗎?”在引導下學生很快組成了“打球”“打水”“打魚”等詞語。低年級學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必須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識字教學簡單而又枯燥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的課文含有許多育人的素材,我們必須依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地、適當地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等,使之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習一年級下冊第三組專題教材,要讓學生懂得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激發對地球大家園的熱愛,意識到肩負的環保責任,養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學習第五組專題教材,瞭解靠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終於喝到水的烏鴉,知道古時候有位沉著冷靜、當機立斷的司馬光,認識善於思考、想出稱象妙法的曹衝。使學生認識到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思考,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則是一種創造。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創造,讓智慧的火花點燃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四、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滲透德育

  指導小學低年級孩子看圖說話,是作文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培養小學低年級孩子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更是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無論什麼樣的孩子,他們在寫作入門階段都要經歷看圖說話、寫話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可指導學生根據圖片,結合說、寫這兩個重要環節從小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思想的教育。如《找春天》,教師引導學生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左到右進行觀察。學生掌握了以上的觀察順序,一經圖畫出現、就能通過思考,有選擇地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教師在此時滲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通過《該怎麼做》這組圖的教學,學生既掌握了看多圖說話的方法,又在看圖說話中受到了“知錯就改”的教育。

  五、拓展語文教學活動的空間,有意識的啟發誘導。

  在教學過程,我堅持從報刊、雜誌、電視中積累故事、童話、寓言、小說,結合語文教學,向學生有意識的滲透,啟發誘導。如結合玉樹地震、雲南旱災,向學生講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開展“獻愛心,捐送一瓶礦泉水”活動,從而使學生了解社會,體會到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進而對社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此外,在語文課外活動中,還可以採用講故事、演課本劇、小品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讓學生參與德育滲透教育,不知不覺受到啟發誘導。

  總之,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我們教師選好切入點,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實施德育,寓德育於語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一年級語文德育滲透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一學期裡,我將繼續努力從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兩方面入手,系統地學習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等教育教學理論,並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課,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際而又能促進其長遠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思想,並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儘快站穩講臺,為將來的語文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教材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致力於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教材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愛國主義情感。同時注意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文化的營養。思想乃行動的先導,總體而言:我將堅持以下幾點重要教學思想,指導我的教學實踐,以求儘快走進語文教學的殿堂。堅持語文教學的總體方向;著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通過學習意境優美,內涵豐富

  的識字課,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並受到思想和文化的薰陶。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本冊教材重視語言積累和感悟,重視練習語文基本功,也重視課內外結合,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養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認識豐厚博的大中華文化,吸收各族民族文化智慧,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在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同時,更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四、措施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四***、利用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德育,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學生純潔無瑕的心田裡,種下美好的種子,必能開出絢麗的花朵。因此,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

  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一年級語文德育滲透計劃篇三

  一年級語文學科的德育內容蘊含在語文課文及學習園地等內

  容當中。對培養青少年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法紀觀念和文明習慣,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起著主導作用。有些文章豐富而生動,有介紹樂於助人的、有介紹獨立自主完成事情的、還有介紹熱愛祖國的等等。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語文教材優勢,進行德育滲透,讓德育與智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語文教學中,德育內容的講授必須要形象化、具體化和生動化,尋找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材料,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美德,感受感受關懷同學、樂於助人的快樂、幸福感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落實教學目標,德育結合,文道結合是要的,對於具有豐富而生動德育教材學科的語文學科而言,這一點更是關鍵,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也確保教學中德德育滲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過程中,動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繼續,更是持之以恆導之以行的基礎,因而使受教育者獲得真摯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是提高德育滲透效果的保證。在於文學科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即使一塊塊的情感天地,教師可以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總之,激發學生心底的真摯情感,才會使學生逐漸脫離低階趣味,而產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追求真、善、美,樹立目標,併為之而努力。還有在語文教學中,要用各種形式來滲透德育內容,比如語文園地的學習,口語交際的學習等都能滲透德育的內容。要讓他們在寬廣的語境內學習美德,受到語文整體學科的薰陶,在課餘時間可以開展講故事,演講、念兒歌等形式讓學生來培養競爭意識和養成說話及感受美德教育。並熱愛語文的源遠流長,同時在美德教育中要多對差生經行關注,注意對他們的耐心及誇獎式的引導,讓他們感受美,並做到美。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關注每一個學生,去培養去教導,定就會有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