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總複習計劃

  2016是的高考進入倒計時,同學們對地理的複習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

 

  :第一輪

  1.針對板塊內容選對複習方法

  ***1***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考查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複習時可分四階段逐級提高解題能力,並從中總結規律性東西。第一步是透徹理解概念並熟記,第二步是吃透法則,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變式訓練題。做完一道題後要理清解題思路,做完型別題後要總結同類題型的解題技巧,達到做一個會一類的目的,不管某類題形式如何變,只要原理是同一個就都會做。

  ***2***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主要考查學生對觀點、方法的分析運用能力,複習時要注重思維的建模,做題時要注意歸納解題的方式方法,同時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第一輪複習要以教材為主,通過做題反饋課本知識掌握不紮實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進而鞏固知識、拓展做題思維方法。

  ***3***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主要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如果說自然地理偏向記誦,那麼區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強調區域特徵的概括,區域內各要素的內在聯絡,區域整治的發展方向,所以複習各版塊時要有所側重,不能一概而論。

  2.補齊地理薄弱環節短板

  複習時不放過任何一個考點和課本邊緣知識,通過做題鞏固知識點,一步一個腳印,不圖複習有多快、只為通透每個知識點,不僅要會做而且要做對。同時,還要根據個人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做訓練題型,補齊地理薄弱環節短板,提高地理做題的基本技能。

  3.構建網狀知識結構體系

  教材各章節知識要聯絡起來,使之形成一個大的網路結構圖,這樣不僅記憶效果好,還有助於對整體知識脈絡的把握和理解。為了在相互分散的章節間建立聯絡,可以通過因果聯絡、對比類比關聯、並列包含、主次從屬等各種方法把大部分知識串起來,建立地理知識框架體系。

 

  :第二輪

  高考地理第二輪複習側重於專題把脈,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綜合做題能力,通過構建系統化知識體系、突破重難點知識,深入掌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絡,注重綜合解題能力的訓練。

  地理專題劃分

  地理運動專題: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體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運動、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

  人地關係專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區域發展問題等。

  區域地理專題: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

  地理圖表專題: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等。

  在複習地理時,要著重看教材中自然地理原理圖式、總結人文地理的思維模式、聯絡自然地理特徵審視熱點區域題目,同時多做題,多總結規律,只有真正鑽進去才能學出興趣來。


 

  :第三輪

  第三輪複習目的是查缺補漏、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同時還要調整好心態,提高應試能力。這階段不要搞題海戰術,應該精選練題,做透高考做題,做幾套模擬題。

  第三輪複習時要在以下五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用最簡單的話記住人文地理要點,舉一反三弄懂自然地理;二是以地圖為媒介,把地理分佈、地理知識、原理和規律放在地圖上理解記憶更有效;三是理清解題思路,如從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回答河流的水文特徵,從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分析區位因素;四是辨析易混概念、對比異同,如地形、地勢、地貌、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等;五是清楚命題意圖和出題陷阱,明確解題思路,會組織答題語言要點。大家還可以根據個人學習情況增刪地理複習計劃。

  總之,高考地理複習要多聯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規律,在思考、總結、深化上多下功夫。具體要回歸課本、迴歸地圖,學會審題、避開出題陷阱,吃透歷年高考地理真題,多做訓練題和模擬題,同時總結掌握一定的答題方法,這樣才能使複習更有效率。

  4地理複習全年要提升的四種能力  1.地理知識整合能力

  複習時精讀課本,歸納地理知識之間內在邏輯聯絡,提高知識遷移速度。如氣候知識,就可根據氣候的具體分佈、氣候的主要特點、影響氣候的成因、各種氣候型別的判斷、氣候對工農業的影響、氣候資源的利用與評價這一線索進行知識串聯;也可利用區域圖對中國各分割槽之間、中國某區域與世界某區域之間氣候資源的利用等進行對比聯絡;還可對各大洲相同的氣候型別進行影響因素的逐一對比等。

  地理主幹知識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影響因素類,如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等溫線彎曲變化的因素、影響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因素、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二是區位因素類。如工農業的區位因素、人口分佈和遷移的區位因素、交通***鐵路、港口等***建設的區位因素等。三是措施和意義類。如減少水土流失的措施、減少土壤次生鹽鹼化的措施、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鐵路的作用和意義、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的作用和意義等。

  2.地理讀圖能力

  地理各類圖表歸根結底都是空間分佈、時間變化、地理事物之間的數量和邏輯關係,所以複習地圖要總結共性規律,提升讀圖能力。

  ***1***讀圖步驟

  第一步,先看所給地圖的圖名。圖名是一幅地圖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圖所示的區域和主題內容。例如“中國工業佈局的變化圖”,不僅表明了地圖所示區域是中國,還表明了地圖所示內容是中國工業佈局的時空變化。

  第二步,細辨圖中圖例。當地圖上出現多項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時,首先可從圖例中找出各項地理事物的名稱,然後分門別類地分辨識別它們的分佈特點。

  第三步,重檢視中分界線。地理分界線是判斷地理事物分佈的重要依據,如洲界線、國界線、日界線、晨昏線等。

  第四步,注意空間位置或形象特徵。可通過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徵來認識其分佈。如深圳位於珠江口東岸,而珠海位於西岸;法國的輪廓近似“六邊 形”,智利的輪廓像“長劍”。通過閱讀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義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鐵路、公路、河流等,然後再沿某一方向順序去讀圖。

  第五步,分析判斷。在地圖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特點時,可以從整體到區域性作層層分析,找出規律,最後作進一步分析成因。

  第六步,勿漏輔圖。有些地圖配有輔圖,如課本中的洋流圖,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輔圖,我國的地圖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諸島的輔圖。輔圖有時有很重要的資訊,讀圖時更需注意主圖與輔圖的關係及相對應的位置,不可忽視。

  ***2***讀圖側重點

  等值線圖側重“五讀一分析”,即讀數值範圍、讀極值、讀疏密程度、讀彎曲方向、讀區域性小範圍閉合等值線,分析成因。曲線圖側重讀橫縱座標含義及圖例代表的地理要素。

  曲線圖側重連續性,要向兩邊進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時空分佈規律,找出現象間的聯絡。統計圖表側重讀圖名、圖例,讀座標、資料,讀整體特徵和變化趨勢。

  另外,複習時要強調圖文轉換能力訓練,如將區域性圖轉化為全部圖,將從某一角度繪製的圖轉換成從一個比較熟悉的角度去看,將試題中的圖轉化為課 本上的圖或文字等,也可以把課本中的文字等資訊轉化為各種形式的圖表,以增強讀圖和做題能力。

  3. 地理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歸納相近概念間的聯絡和易混知識,如可按時間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生產、工業佈局的影響,也可橫向對比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徵、地區分佈;再如通過影象及列表等方式比較幾種農業地域型別 的發展條件、主要特徵等。

  複習地理時還要注重加強對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給出一組等值線 圖,可以假定為等高線圖,判斷山脊、山谷;可以假定為等壓線圖,判斷高壓脊、低壓槽;可以假定為等溫線圖,判斷是何種洋流 影響所致,或是何種地形影響所致等。此外,地理熱點問題複習要結合地理理論知識去看,理論聯絡實際,猜測可能考到的題目。

  4.地理審題、答題能力

  審題時要認真解讀試題中的每一幅圖、每一句話、每個數字、符號,搞清楚設問與所給材料之間的關係,儘可能多地從題幹、設問和圖表上提取有效資訊,進行資訊間關係的判斷,互相論證或排除錯誤判斷。更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以免誤答或答不全,還要學會辨別問法的細微差別,躲開出題陷阱。

  做選擇題時要注意事物的因果關係,是以果推因還是以因推果,同時率先排除一些明顯錯誤選項。做綜合題時要圍繞一箇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圍繞“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一解題思路回答。例如,分析沙塵暴的危害、產生原因和對策時,從危害來說,就必須考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人類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從原因來說,必須考 慮自然原因,如大氣運動、大氣環流的穩定性、氣溫的變化、地表的植被狀況等;而人文原因則要考慮人類對地表的各種破壞,以及造成這種破壞的背景因素,如人 口的增長導致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發而產生的各種環境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