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識點的總結

  你該在未高三找不到好的複習方法二煩惱嗎?地理的知識點很多,複習過的我們要善於總結,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_高考地理的必備複習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理知識點總結一、等高線地形圖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週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彙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

  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地理知識點總結二、海洋資源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佈在 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

  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

  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佈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 ***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地理知識點總結三、鹽度和洋流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鹹西淡的原因:

  ① 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佈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方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流向較低***高***緯度。

  地理知識點總結四、地質地形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溼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

  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佈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佈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佈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佈,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乾溼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

  人為原因:④ 對植被的破壞

  地理知識點總結五、洪澇

  ⑴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 西南季風強盛,多暴雨,降水豐沛; ② 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③ 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人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水土流失嚴重。

  ⑵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⑶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彙集.

  地理知識點總結六、乾旱

  ⑴ 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干***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

  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⑵ 熱帶沙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充套件;

  ② 受祕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⑷ 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原因:

  地勢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⑸ 華北春旱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

  ⑹ 東北無春旱的原因: 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春季有積雪融水。

  ⑺ 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產生原因:① 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

  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 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汙染嚴重;

  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① 南水北調;

  ② 修建水庫;

  ③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

  ④ 減少水汙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

  ⑤ 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⑥ 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

  ⑦ 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

  ⑧ 海水淡化等。

  ⑻ 死***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① 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自然原因***

  ② 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

  使匯入死***鹹***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社會經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