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之讀書筆記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帶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這是昆蟲記裡的一個句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昆蟲記,僅供參考!

  昆蟲記節選

  事實上,螢無論如何也不是蠕蟲,即便是從它的外表上來看,它也不能算作是蠕蟲。它生長著六隻短短的腿,而且,它能夠知道如何去利用這些短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可真算得上一位真正的閒遊家。雄性的螢到了它發育完全的時候,會生長出翅蓋,像真的甲蟲一樣。不過,事實上,它也就是甲蟲的一種。然而,雌性的螢卻不怎麼引人注意,它對於飛行的快樂,卻是一無所知的。真的有些可憐,它不能完全懂得世界上還有自由飛行這種快樂可以享受。它終身都處於幼蟲的狀態,也就是說處於一種不完全的形狀,似乎永遠也長不大。可是,即便在這種狀態下,使用“蠕蟲”這個名詞也是很不貼切,不得當的。我們法國人,經常用“像蠕蟲一樣的粉光”一語來表示這些沒有一點兒保護和遮掩的動物,不過現在,螢卻是有衣服的。可以說,外皮就是它的衣服,它用自己的外皮來保護自己。而且,它的外皮還具有很豐富的顏色呢。它全身是黑棕色的,但是胸部有一些微紅。在它的身體的每一節的邊沿部位,還裝飾著一些粉紅色的斑點。像這樣色彩豐富的衣服,蠕蟲是不會穿的!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繼續把它叫做發光的蠕蟲。因為,它的這個名字是全世界的人早就已熟知的了。

  螢,有兩個最有意思的特點:第一、就是它獲取食物的方法;第二、就是它的尾巴上有燈。

  有一位著名的法國研究食物的科學家曾經說過:“告訴我,你吃的是什麼東西,那麼我就會告訴你,你究竟是什麼東西。”

  同樣的問題,都應該對任何昆蟲提出,我們想要研究的東西就是這些昆蟲們的生活習性——因為,有關昆蟲的食品供給方面的知識,是動物生活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人類常說的“民以食為天”,它也就成了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雖然,從螢的外表來看,它似乎是一個純潔善良而可愛的小動物,但是,事實上,它卻是一個凶猛無比的食肉動物。它是一個善於獵取山珍野味的獵人,而且,它的捕獵方法是十分凶惡的。看來,它的外表也像其他一些昆蟲一樣具有一定的欺騙性。通常,它的俘虜物件主要是一些蝸牛。這個事實,早就被人們認識到了。而人們所不知道的,鮮為人知的,只是螢的那種有些稀奇古怪的捕捉食品的方法。這個方法,我在其他的地方還沒有看到過相同的例子,可見其獨特性並非一般。

  螢的這種捕食方法,具體情況如下所述:在它開始捉食它的俘虜以前,它總是先要給它打一針麻醉藥,使這個小獵物失去知覺,從而也就失去了防衛抵抗的能力,以便它捕捉並食用。這就好比我們人類在動手術之前,在病床上,先接受麻醉,從而漸漸失去知覺而不感到疼痛一樣。在一般情況下,螢所獵取的食物,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蝸牛。很少能捕捉到比櫻桃大的蝸牛。在氣候非常炎熱的時候,就會在路旁邊的枯草或者是麥根上,聚集著大群的蝸牛,像集體納涼一般。也許是酷熱難耐的原因,它們一動也不動地群伏在那些地方。生怕動一動,就會覺得熱氣逼人。它們就是這樣靜止著,懶洋洋地經過炎熱的夏天的。在這些地方,我常常會看到,一些螢在咀嚼它們那已經失去知覺的俘虜。螢就是在這些搖擺不定的物體上把它們麻醉了的。

  除了上述路邊的枯草、麥根等地方以外,螢也常常選擇一些其他可以獲得食物的地方出沒或停留。比如說,它常到一些又涼又潮溼的陰暗的溝渠附近去?躂。因為在這些地方,經常會有一些雜草叢生。在那裡經常可以找到大量的蝸牛。這可是難得的美餐啊!飽飽地吃上幾頓是沒問題的。通常在這些地方,螢把它們的俘虜在地上殺死,就像人們說的就地處決一樣,乾淨利落地結束戰鬥。然後,獲得豐厚的戰利品。在我自家的屋子裡,我也可以經常製造出這樣的地方,來吸引螢到這裡來捕食。因此,待在家裡,我便能製造出一個戰場,並且,更便了我非常仔細地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

  昆蟲記好句

  1. 在幼蟲吸食蜜蜂卵的過程中,儲備在蜂卵周圍的甜美的蜜汁,卻一點兒也誘惑不了貪吃的蜂蟎幼蟲,它理都不理睬一下,也不去碰它們一下。因此,可以這樣講,蜜蜂的卵對於蜂蟎幼蟲而言,是絕對重要的,它是幼蟲的必需食品。因而小小的蜂卵,不僅僅可以當作蜂蟎幼蟲的一葉小舟,使得它在蜜湖中安全地行進,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幼蟲相當有營養的食品,為幼蟲的茁壯成長提供條件。

  2. 這真是一個壯觀美麗的建築啊!它大得簡直像一個大南瓜。除去頂上的一部分以外,各方面全都是懸空的,頂上生長有很多的根,其中多數是茅草根,穿透了很深的“牆壁”進入牆內,和蜂巢結在一起,非常堅實。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軟的,它的形狀就成圓形,各部分都會同樣的堅固。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沙礫的,那黃蜂掘鑿時就會遇到一定的阻礙,蜂巢的形狀就會隨之有所變化,至少會不那麼整齊。

  3.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帶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閃著亮光的“蚌蛛”在打著轉,歡快地扭動著,不對,那不是“蚌蛛”,其實那是豉蟲們在開舞會呢!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一隊池鰩正在向這邊游來,它們那傍擊式的泳姿,就像裁縫手中的縫針那樣迅速而有力。

  4. 螳螂的巢,大小約有一兩寸長,不足一寸寬。巢的顏色是金黃色的,樣子很像一粒麥子。這種巢是由一種泡沫很多的物質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後,這種多沫的物質就逐漸變成固體了,而且慢慢地變硬了。如果燃燒一下這種物質,便會產生出一種像燃燒絲質品一樣的氣味兒。螳螂巢的形狀各不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巢所附著的地點不同,因而巢隨著地形的變化而變化,會有不同形狀的巢存在。但是,不管巢的形狀多麼幹變萬化,它的表面總是凸起的。這一點是不變的。

  昆蟲記簡介

  《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和《昆蟲世界》,英文名稱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