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還是很基礎的,主要是識字認字,儘量多積累詞彙,不過能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是得靠老師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們班經過一年半的學習了,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而且在上個學期裡通過閱讀課外書,擴大了識字量,豐富了課外知識,並積累了很多詞語。為學習語文知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一小部學生學習語文的接受能力差,不喜歡讀書,認字的數量少。這部分同學也是我這學期需要監督的和幫助的物件。這個學期我對語文教學更是充滿信心,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全班同學有會有更大的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課本共8個單元,每單元4篇課文,8個語文園地。全冊共計課文32篇,8個口語交際。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語文和思想品德合科研,加強了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除每個單元教學的內容相對集中以外,還有下列特點: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編有提高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的思考題。

  2、以發展語言為主線,聽說讀寫能力協調發展。教材把聽說訓練與課文並列編入目錄,在每個單元練習中還安排了一次說話寫話訓練。

  3、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注重實用性。本冊課本除保留了一部分優秀的傳統課文外,還選編了許多貼近兒童生活的新課文。

  三、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瞭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四、教學重難點:

  1、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識字量有所減少,與上冊教材相比,減少了50個生字。識字教學應繼續引導學生髮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絡,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生字的過程之中。要求認識的字並不是會認,會正確拼讀就算掌握了,對認讀字的字義也應該準確把握,理解字的意思。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同音字也越來越多,準確把握漢字的字義,那麼,同音字就不會混用。

  2、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應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並重視朗讀的指導,必要時,教師完全可以示範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必須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閱讀教學決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層面,還要關注“表達”。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

  3、 寫作指導

  學生的寫作水平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提高的。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如課間或活動課時和孩子們做一些小遊戲,讓他們有話可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鼓勵學生將書上的或課外學到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在寫作時運用。

  五、教學措施: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充分利用插圖,聯絡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絡,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藉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和語文實踐活動。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六、教學進度:

  第1周 2.11—2.13 始業教育。 9課時

  第2周 2.14—2.20 1.找春天2.古詩兩首 3.筍芽兒 9課時

  第3周 2.21—2.27 4.小鹿的玫瑰花 語文園地一 9課時

  第4周 2.28—3.6 5.泉水 6.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9課時 第5周 3.7—3.13 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語文園地二 9.日月譚 9課時 第6周 3.14—3.20 10.葡萄溝 11.難忘的潑水節 12.北京亮起來了 9課時 第7周 3.21—3.27 13.動手做做看14.郵票齒孔的故事15.畫風 9課時 第8周 3.28—4.3 16.充氣雨衣 語文園地四 9課時

  第9周 4.4—4.10 清明節 17.古詩兩首 9課時

  第10周 4.11—4.17 期中考試

  第11周 4.18—4.24 18.雷雨 19.最大的”書” 9課時

  第12周 4.25—4.30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語文園地五 21.畫家和牧童9課時 第13周 5.1—5.8 勞動節 9課時

  第14周 5.9—5.15 22.我為你驕傲 23.三個兒子 24.玩具櫃檯前的孩子 9課時 第15周 5.16—5.22 語文園地六 25.玲玲的畫 26.蜜蜂引路 9課時

  第16周 5.23—5.29 27.寓言兩首 28.醜小鴨 語文園地七 9課時

  第17周 5.30—6.5 29.數星星的孩子 30.愛迪生救媽媽 端午節 9課時 第18周 6.6—6.12 31.恐龍的滅絕32.阿德的夢 語文園地八 9課時

  第19周 6.13—6.19 期末複習 9課時

  第20周 6.20—6.26 期末複習 9課時

  篇二

  第一單元

  一、 教材簡析:

  本單元圍繞“春天裡的發現”這個主題,主要由《找春天》《筍芽兒》《古詩兩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語文園地一組成。在語文園地裡,有藉助熟字認識新字的練習,有描寫春天的對聯拓展,有積累詞彙的練習,口語交際說說春天裡的發現,並引導學生寫寫自己在春天裡的發現,展示臺可以展示自己蒐集到的描寫春天的詞句,還可以用硬筆書法的形式寫寫蒐集到的詞句。寬頻網引導學生去了解更多的花的種類和各個城市的市花。但是在本學期,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祕。

  二、教材目標:

  1、引導學生走進春天,發現春天的特點,探索春天的奧祕。

  2、在反覆誦讀中感悟、積累語言,提升審美情趣。

  3、積極開發生活中的學習資源,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

  三、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在反覆讀文中品味美感,積累語言,培養自己讀書的能力。

  2、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課時安排:

  1、《找春天》1課時

  2.《古詩兩首》 2課時

  3.《筍芽兒》2課時

  4.《小鹿的玫瑰花》2課時

  語文園地一 3課時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本單四篇課文的語言都很優美,要讓學生多讀、細讀、精讀,讓他們在讀中理解內空,體會感情,陶冶情操。其中三、四兩篇課文,如果學生有潛力、有興趣,也可以鼓勵學背誦或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本單元要求會寫的39個生字中,有的生字***如“追”、“喊”、“哥”、“骨”、“微”等***的筆順、筆畫,學生容易搞錯,應注意細心指導。第四課中的“謝”、“漸”、“微’,是三個左中右結構的生字,要講清這類字的書寫要點***如每個字的各個部件都要寫得相對瘦長一些,擠得緊一點***總之.筆順、筆畫和生字書寫的指導一定要抓住難點,突出重點,有針對性,特別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切實掌握。

  3、 《語文園地一》中第一題“我的發現”的練習,旨在讓學生初步感知語言中的比喻,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再說說了什麼麼像什麼。只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處,就要予以肯定。運用比喻的好處和要求,也可以適當簡單地講一些,以加深理解和認識。在舉例子的時候,應盡理舉一些以前課文中出現過的例句。這樣處理,學生容易理解。總之,要正確認識這次練習的宗旨,不能偏離教學要求。

  4、 本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跟一年級下冊第一組口語交際《春天在哪裡》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① 這次訓練在要求學生感知春天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他們展開想象,這在認知的思維領域,其要求是明顯有所提高的。② 更注重

  對春天想象的一些新的“發現”。③ 一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只要求“說”,而這次不僅要求說,還要求在說的基礎上將自己新的發現寫下來。所以,本次訓練的要求和形式及口語交際的角度,與一年級下冊《春天在哪裡》都是有許多差異的。老師們一定要認識這些差異,以便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5、本單元語文園地中的“寬頻網”,是本冊教材在語文園地中新開設的一個欄目,全冊共安排了三次。這一欄目的設定,旨在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提高和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訓練時,應提前佈置。並鼓勵他們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教學中則要讓他們充分交流,並給以適當的評點。

  第二單元

  一、 教材簡析:

  這是一組用愛心串起來的課文。學生從中可以受到奉獻和幫助別人是幸福的、受人尊敬的美德,並延伸到保護弱者、保護動物等的思想情感。為配合本單元專題,口語交際安排了尋找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以及說說打算如何幫助別人的活動;讀讀背背裡積累的是人與人之間要互幫互助的道理的名言。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去細細地品味這些充滿愛的詩文,再聯絡實際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獻出愛心。

  二、教材目標:

  1、會認58個生字,會寫33個字。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瞭解意思;會寫的字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和片段,體會奉獻的幸福感。

  3、懂得奉獻愛心,樂於助人。

  三、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時,可把重點放在“感”上,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有所感觸。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和片段,體會奉獻的幸福感。

  3、懂得奉獻愛心,樂於助人。

  四、課時安排:

  5.《泉水》„„„„„2課時

  6.《雷鋒叔叔,你在哪裡》„„„„2課時

  7.《我不是最弱小的》„„„„„ 2課時

  8《卡羅爾和它的小貓》„„„„„1課時

  語文園地二„„„„„„„„2課時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本單元的4篇課文。前兩篇文字十分優美,要讓學生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著重品味和積累課文中的詞句。

  2、後兩篇課文較長.故事內容比較曲折,但也不能因此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教學的著力點。用繁瑣的情節分析去取代學生的閱讀實踐。

  3、無論是前兩篇課文還是後兩篇課文.教學中都要突出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觸、有所感動、有所感想,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文索養和受到健康情感的薰陶。

  第三單元

  一、 教材簡析:

  通過二年級上冊第三組教材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山河壯美。通過本組教材的學習,學生還會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五十六個民族都團結在祖國的大家庭裡。無論是令人嚮往的北京,還是遙遠的臺灣島;無論是美麗的西雙版納,還是瓜果飄香的葡萄溝,都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祖國。通過這組教材的學習,要進一步瞭解祖國的遼闊、美麗,並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讚美家鄉的感情。

  二、教材目標:

  1.認識47個生字,會寫4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好,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

  3.有熱愛祖國的意識和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訪問、調查,自主學習,瞭解家鄉,讚美家鄉。

  2、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好,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

  四、課時安排:

  9.《日月潭》„„„„„2課時

  10.《葡萄溝》„„„„„.課時

  11.《難忘的潑水節》„„„.2課時

  12.《北京亮起來了》„„„..2課時

  語文園地三„„„„„2課時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日月潭》以讀帶講,讀中感悟。這篇文章語言優美,用詞精確,通過描寫日月潭的水、霧、雨,清晨和中午的景象,給人一種風景如話的感覺。對一些詞句的理解,不能以詞解詞,應該讓學生多讀,自讀自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詞句。

  2、《葡萄溝》可以設計多種活動來引導學生讀書。揭題後可以讓學生提問題,“為什麼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哪些地方說出了好?”然後圍繞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再用各種形式讀出喜歡的情感,最後把自己喜愛的句子抄一抄。

  3、《難忘的潑水節》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大家都知道,學生對偉人的事蹟不太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周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飾、手裡拿的器皿、身上挎的樂器。通過這些細節的觀察來體會和人民共慶潑水節的歡樂氣氛。

  4、《北京亮起來了》識字量比較大,有很多新的詞語,有的詞語可以結合圖來理解。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生動優美的詞句。

  5、《誇家鄉》說與寫的內容一致。說或寫的時候不要做高要求,讓學生誇家鄉的其中一方面即可。要麼誇某一處的風景,要麼誇最有名的一種物產,要麼說說及家鄉的名人,要麼說說家鄉的變化。在說其中一方面時,可展示一下照片、實物等。口語交際不等於是過去的聽說訓練,最重交往互動,教師應該創設交際。

  情景,如學做“小記者”採訪:你的家鄉在哪裡?有什麼值得誇一誇的地方?你希望你未來的家鄉是怎樣的?使學生互動起來。寫話就是將自己介紹的內容和在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內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話寫下來。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給自己的畫或照片配上一段話,張貼出來。也可在寫作後將內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在小組裡閱讀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