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計劃語文

  在高考語文複習過程中,做好計劃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複習時間安排

  整個複習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必修1—5的文言文複習訓練。

  期間,逐冊梳理,精選高考文言文試題訓練學生,並做到分析和講解到位。

  第二階段:基礎專題全面複習,抓實語文素養。

  ⑴按照教材板塊全面複習。補充語言素材和作文素材。

  ⑵穿插語音、字型、詞語、病句、文學常識、語言表達等專題的練習講評。

  第三階段:第一輪考點閱讀板塊全面複習,逐項夯實。

  以古詩鑑賞、社科類文章閱讀、散文***短小說***閱讀鑑賞、實用文閱讀四個專題為主。

  第四階段:考點第二輪重點複習。

  以綜合練習為主,專題複習為輔,重點抓住“查漏補缺”。

  ⑴強化綜合訓練。

  ⑵查漏補缺,強化薄弱環節。

  第五階段:考前指導及狀態調整階段。

  注:作文訓練穿插在各個複習時間段內,擬進行每週一練。

  在複習的時間安排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階段性和層次性

  第一輪全面複習***一般稱縱的複習***,要一項一項複習,一項一項落實,一項一項訓練,最後穿成串,連成線,達到系統化。第二輪重點複習,要通過一系列的練習,進行限時限量的訓練。這一階段的複習旨在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各種能力。第四階段綜合複習,除套題訓練外,要引導學生關注歷次考試中丟分的題,分析失誤原因,及時查漏補缺。高三複習階段總的時間安排是前緊後鬆,到臨考前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有一個體味、消化、加深理解的過程。

  科學高效的複習就是能讓學生在高考中做到“想得到、拿得準、做得快”。“想得到”就是要基礎紮實,提取迅速,“拿得準”就是要規範準確、表達清楚;“做得快”就是要熟,就是要讓知識縱橫聯絡、融會貫通,只有熟才能生巧,巧才能生精。要著重做好迎考複習的“序”、“度”、“效”三個問題。

  2.要有可控性和針對性

  要控制課堂教學容量及訓練量。量次不足,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量次過於頻繁,學生不勝負擔,同樣也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提倡一週一小練,一月一大練。練後必講評,而練習和評講力爭都安排在語文課堂上,不佔用課外時間。還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特點,適時調整訓練的節奏和內容,進行因材施教。

  3.要有靈活性

  可根據各班實際,靈活地加以調整,使複習發揮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效果。

  二、複習備考的幾點措施:

  1、強化合作意識。做到精誠團結,艱難與共。

  做到六個統一:統一資料,統一教學安排,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方法,統一教學時間,統一教學檢測。教師輪流負責每月編一期《最新素材》,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寫作素材;每次作文訓練後,編一期《高三優秀作文選》,為學生提供作文範例;每週一次集體備課,研究複習備考發現的新問題,交流複習備考經驗。

  2、注重備考研究,加強集體備課。

  要求高三教師複習時手上要有新課標、考試說明、高中教材、近幾年的各省市高考試題。

  要研究《高中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尤其要研究《考試說明》中所列的考項,要明確目標,逐項對照,務求落實;對《考試說明》中新修訂的內容,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明確複習目標,調整總複習的訓練思路。要研究學生學習規律、心理、知識結構,研究教法學法。把準考點,理清知識點,找準教與考,教與學的結合點。

  面對新教材、新高考,教師一定要有集體備課意識,這可以說是解決目前新課程教學難的重要突破口。

  3、講究複習方法,精講精練,增效減負。

  複習知識重要,複習方法更重要;師生要經常歸納各個知識點的規律性的東西,力求能舉一反三。尤其是主觀題的訓練,不能只停留在教師宣佈“參考答案”上,要讓學生自己練,自己講答題的思路,自己互相評價答題的優劣,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題的規律,以不變應萬變。

  高考複習任務是幫助學生系統梳理知識,建立內在聯絡;錘練思想方法,提升解題能力;加強知識綜合,提高應用能力。為此,教師要多開展一些有效複習的策略研究,特別要多研究學生,實現課堂教學“三講,三不講”,“三講”——講學生理解不了的問題***疑點、難點***;講學生歸納不了的問題***規律、方法***;講“學生運用不了的問題***知識的遷移、思路的點撥***。 “三不講”——過易的問題***學生通過看書能解決的問題、學生通過做題能解決的問題***不講;過偏的問題***超越本階段教學深度的問題***不講;過難的問題***超越高考題難度的問題,講了也不懂的問題***不講。注重教學的反饋與矯正,努力提高複習教學的有效性。

  4、提倡運用“探究式複習模式”。

  基本模式:例題引路——感悟探究——鞏固訓練

  例題引路:以近年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中的典型試題為例子,引導學生分析答題的基本要求和思路。

  感悟探究:教師設計問題啟發學生:你在做這道題時是怎樣思考的?說說你的思路。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談出各自的看法,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思路與方法。然後教師對此類試題的將來考察方向作前瞻性預測。

  鞏固訓練:配合備課組精選的試題進行逐項訓練,以此培養學生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複習質量。

  培養制定計劃的習慣。教會學生自己制定語文學習的計劃,科學安排,務必保證每天均有一定量的複習時間。培養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學生使用工具書來準確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培養書寫工整規範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考試答題時力求字型工整,筆畫清晰。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看報來開拓視野、瞭解時代資訊、把握時代脈搏,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培養勤於練筆的習慣,確保每週寫一篇大作文或摘抄一篇美文。

  要加強考試規範化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應試技能。要將加強學生的考試規範化訓練作為提高學生成績的一項重要措施,狠抓落實。加強學生良好應試技巧的培養,在學生試卷的整潔、文字的工整書寫、答案卡的正確填塗、考試時間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力爭每個學生在卷面上不失分。

  5、關注高考資訊。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作用。勤於並善於搜尋各種高考網路資訊;積極參加省市各項教研活動,開展不同形式的備考資訊交流活動;注重校際交往,最大限度地獲取有用資訊以指導備考工作。

  ***二***

  一、花時間,耐心等待收穫

  高三全年複習是漫長而艱辛的路程,期間需要持續承擔著不小的內心和外部壓力。在複習過程中,同學們很容易出現畏難情緒,或者感到焦躁和厭倦。相比於理科,語文這一學科往往存在著“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感覺花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但卻收效不大。這導致一些同學在複習中過早地放棄語文學科,寧願把時間留給其他科目。殊不知,越不願意花時間,就越沒法看到成效,慢慢就會形成惡性迴圈,無論是哪一門功課的學習都離不開平常的積累。

  因此,同學們需要建立耐心、信心,通過一兩天的學習,就想看到語文成績的突飛猛進並不現實,但如果經過一個月、一個學期的積累,語文可以獲得的提高絕對不比其他科目小。建立平穩的心態,專注於學習,是成績飛躍的前提。通常而言,對於基礎不太牢靠或者學習不得其法的同學來說,擺正心態,認真複習,並長期堅持,提高一二十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建系統,串聯知識內容

  語文學習中包含有眾多的知識系統,有經驗的教師在首輪複習時,一般會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對各個系統做複習,形成不同的複習小模組,學生也可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如相對而言較大的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古今文學常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文言知識系統、語音知識系統、文學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複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等;小知識系統,如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知識系統的建立有一定的固定規律,同學們在建構知識系統的時候,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如根據自己的記憶習慣,將不同的系統知識,進行再劃分歸類,編制順口溜等等。

  首輪複習中,同學們瞭解大系統和小系統知識非常重要,將知識點有意識地串聯成大小的知識系統,並在複習具體知識點時,有意識地將所複習的知識點及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絡起來,不斷豐富和擴大知識系統,才能對語文進行更為全面、深入地複習。

  三、多閱讀,累知識拓思路

  除了課內複習外,同學們也不能忘記必要的課外拓展。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能納入“語文”這個學科範疇的。在狹義的“學習”之餘,必須撥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書籍或文章的閱讀。否則,單憑課內複習部分,是無法應付高考語文閱讀延伸題和作文考查要求的。

  閱讀的內容和範圍儘量寬泛些,既可以是時政類的報刊雜誌,也可以是一些職業寫作人的專欄文字。文學性較強的文章,可主要用來訓練現代文閱讀能力,捕捉作者思路、寫作手法,嘗試理解其立意;時事新聞等訊息性文字,則要本著啟發思考、引發議論和積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進行。這樣,在作文中才有“聯絡實際,深入思考”的餘地和充實的內容儲備。

  四、重遷移,注意一入一出

  高考語文的特點是“直接”與課內知識相關的部分較少。這似乎給很多同學造成了誤解——高考語文很少考課內的內容,因而在複習中,對課內知識不夠重視。但實際上,高考語文的考查方式是“課內知識的課外遷移”,即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技巧以“非課文”的形式考查出來。因此,對課內知識的歸納和落實也是複習的要點所在。

  在複習中,同學們要注意“一入一出”。“一入”即指將曾經學習的課內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卷的體系之內,落實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課內文言文字詞往往會在文言文閱讀題中改頭換面,用課外文章的例句來考課內知識;再比如,課內詩詞鑑賞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張孝祥喚醒你對辛棄疾的記憶***。“一出”是指,能夠將考點歸納出來,整理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進而能夠做到更為系統地複習。

  筆記本隨身帶:建議準備兩個筆記本,一本專門用來記字詞,將平時所見的容易誤讀的字和容易望文生義的詞語全部收錄,早讀或閒暇時間翻看加強記憶;一本為文摘集錦,考慮到操作的方便性,可做成一本剪貼簿,專門收錄一些俗語或者從報刊中摘錄下的一些自己認為比較不錯的文章、段落、句子等,晚上睡覺前可以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