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不管在哪個年齡段都需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5年級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五年級學習方法一:

  語文方面:多閱讀、多寫作

  對語文的學習: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三四歲開始閱讀的,培養了他們喜歡書、愛讀書的個性。小學階段是最佳閱讀時期,到了初中、高中已沒有多少時間享受閱讀了。

  家長在選擇書時,除了照顧孩子的興趣以外,其他方面的書不容忽視。如科普書、史記故事、人物傳記、名著名篇、唐詩宋詞等。要重視古文的閱讀和古詩詞的欣賞,這一點是我女兒的教訓。她在備戰海大考試時,惡補了兩個月。

  家長可以採取跟孩子一起讀書,比賽讀書,互相講解書中內容,把孩子讀的書目記錄下來等方法,使孩子讀書有成就感。對於字、詞、句方面的基礎,要靠長期積累,家長一定要檢查督促孩子掌握好。

  寫作方面:女兒偏愛文,文章寫得好,兒子卻在理科方面有優勢。如何讓不喜歡寫作的孩子寫作呢?我想了一個方法:編書。利用寒假、暑假的機會,讓孩子寫上若干篇文章,可以是命題作文,可以是觀察日記,遊記、小說等題材,集結成書,自己打字、排版、配上插圖,再由媽媽寫上前言或後記、評語,列印裝訂成冊,開學後送給老師一本,自己存檔一本。我兒子已有這樣的“書”四本了。孩子一有空翻閱自己的“書”,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提高寫作興趣的有效辦法。家長要做的是儘量提供寫作素材,如與孩子一起旅遊、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觀看電視片等,督促孩子按計劃完成寫作任務。

  數學方面:多動腦、多思考

  ①家長要有心: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的最高境界***,平時一家人在吃飯、散步、玩耍時談論生活中的趣味數學,如植樹問題、冰箱溫度顯示瞭解正負數問題,散步時瞭解速度問題,做家務時瞭解工程問題;分吃蛋糕時瞭解分數問題等等。生活處處有數學。高考中的大題也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②鼓勵孩子一題多解,然後分析比較。解題不在多,而在精,兒子有一個題找出11種解法的記錄。鼓勵孩子找出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也不譏笑提出淺顯的問題。今年春節時,兒子思考了三天,用自己的方法推匯出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著實讓我興奮了好一陣子。

  ③對成績好一點的同學,可以選看一些奧數題,達到開闊思路的目的,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看,不扼殺自信心。數學稍差點的,家長要引導孩子搞懂書本上的知識,家長顧不上的,一定要鼓勵孩子去問老師或同學。

  英語方面:多說多背,鼓勵超前學習

  ① 家裡有條件的:人文條件:如家人會英語的,一定要利用有利條件用英語對話,鼓勵孩子敢於開口,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的英語聽說能力。兒子和他姐姐經常用英語對話,在家經常開展辯論賽,一正一反,找一些有趣的話題,如“女人可不可以理光頭?”“垃圾可不可以放在馬路上?”“養狗好不好?”等等,甚至詭辯都可以,只要自圓其說,目的是講英語、鍛鍊敏捷思維的能力。形式也可多種多樣,可英文,不會說的用中文,甚至中英混雜,慢慢就熟能生巧,應用自如了。

  物質條件:家裡有電腦的,利用放學以後20分鐘時間,看一段情景對話,或看一段英文動畫片如《小雞快跑》、《料理鼠王》、《冰河世紀》等等,***最好是說英文帶中文字幕的***,推薦《新英語300句》,原版英文電影《小鬼當家》等。

  ②缺這些條件的,聽磁帶,多背課文,大聲朗讀。模仿背誦是一個經驗之談,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只有靠背,才能背出語感,背會語法,背出成就感。《新概念英語二》是本好教材,內容有趣,孩子喜歡。兒子背誦起來,陶醉其中。語音、語調完全模仿老外,連他姐姐都自愧弗如。

  五年級學習方法二:

  1."循序漸進"——就是人們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慧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它要求人們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為:一要打好基礎。二要由易到難。三要量力而行。

  2."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辯證關係,把記憶與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知道記憶與理解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徹;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參與下進行記憶,記憶才會牢固,"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用"自我詰難法"和"眾說詰難法"去質疑問難。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儘可能挖掘自我內在的學習潛力,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則要求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4."博約結合"——就是要根據廣搏和精研的辯證關係,把廣博和精研結合起來,眾所周知,博與約的關係是在博的基礎上去約,在約的指導下去博,博約結合,相互促進。堅持博約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

  5."知行統一"——就是要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切忌學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為指導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脫離知的行則是盲動。同樣,以行驗證的知才是真知灼見,脫離行的知則是空知。因此,知行統一要注重實踐:一是要善於在實踐中學習,邊實踐、邊學習、邊積累。二是躬行實踐, 即把學習得來的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五年級學習方法三:

       學習內容的變化:範圍擴大,難度加深。從五年級開始,學習重點知識和難點逐漸和孩子們見面,這些知識點不僅是歷年來小升初考察的重點,更是孩子展現實力的最好證明。較之四年級,五年級的專題增加了很多問題等,這些知識點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對學習力不從心,拿不出學習該有的節奏。另外,在難度上的加深,梯度也十分明顯,孩子一定要在學習上花更多的工夫。學習方法的變化:善於總結,穩紮穩打,力爭突破。

  進入五年級,一定要明確這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因為六年級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小升初複習,因此五年級時如果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話,那我們到小升初時也會力不從心。尤其是五年級上學期,學生們開始了一個完全接納新知識的階段,重點、難點內容的增加,對我們這個階段的要求就是總結知識點,而不是傳統的“聽課,完成作業”。面對有一定學習難度的內容,我們留下的問題會很多很多,題目的變化也會多種多樣,我們要總結老師講的知識點,總結做過的題型,在總結的過程中找到知識點的聯絡,在總結的過程中找出不同,總結越多,思考越多,超越也就會越多。五年級上的建議:有自己的歸納整理本,堅持每日做一題,懂一題,將錯題滾動練習,將知識點網狀化,不懂就問,舉一反三。五年級下的建議:我們應當主動去接觸各類考試題目,分析每個競賽的特點,滾動做自己不會的題目,善於總結,在重點和熱點上多花工夫,加深難度,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