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男孩不愛學習怎麼辦

  十四歲正值青春叛逆期,很多孩子都變得叛逆不愛學習,特別是男孩子,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引導十四歲的男孩愛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引導十四歲的男孩愛學習的方法

  方法一:鼓勵為先

  如果孩子已經為學習成績不好感到沮喪,那麼過度的批評只會導致孩子更沮喪,男孩更需要來自家長的鼓勵。

  可以有意識地強調男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孩子將這種成功感擴充套件到其他領域,感受成功的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

  方法二:規範習慣

  研究證明,很多男孩存在學習障礙並不是由於學習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於一些男孩過度沉溺於網路、遊戲或看電視,這些活動會對男孩的大腦造成一定的影響。

  攝入過多糖類食物也會造成“低成績抑鬱症”。因此,父母應注意改變孩子的飲食結構和其他不良習慣。

  方法三:陪伴學習

  家庭作業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時 學習方法指導,可以和他一起學習整理紙張和資料夾,給他演示如何使用學習用具,測試孩子的拼讀能力等,父母的幫助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能起到重要作用。儘可能每天花一個小時陪伴孩子做作業,並規定好做作業的時間。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建議

  1、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要知道人是宇宙的精靈,他身上具有幾乎無限的潛在的能力。只要經過適當的開發,任何事都可以學會。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時,做家長的成年人,必須給孩子以鼓勵。通過家長的鼓勵,家長傳達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對孩子人格的信任的良性資訊。這種被人信任的資訊,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上推力。使得孩子有了力量來克服他每時每刻都會遇到的困難。

  2、鼓勵孩子是我們家長每天要做的動作。

  孩子是一個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能力還在培養之中,而他的價值觀也在建立之中。就是說我們的孩子不會自動把事情做對,他出差錯是完全正常的。當孩子是因為能力問題不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把事情做對的技巧。並通過鼓勵把孩子從挫折感中拉出來;當孩子因為不知道什麼對錯而把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分清是非,並用鼓勵把孩子從迷茫中解救出來。

  3、“沒關係,下次再來!”

  當孩子失敗時,家長應該用這句話,打消孩子的失敗感。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要遠遠超過我們成年人:首先,他們自己的能力不足,需要系統訓練,其次,他們的行為被用預先制定的統一標準***考試卷***來衡量,第三,參與競爭的人數眾多***每班人數70—80人***第四,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打罵不讓吃飯。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把一個班級學生的家長,組成一個新班級,讓他們學習與他們年齡相適應的課程,對他們的要求和他們的孩子相同,給他們的生存與學習環境也與他們的孩子相同。當孩子沒有學習好某一科功課時,他們就對孩子嚴厲懲罰,彷彿孩子能學習好而故意不學好。其實如果孩子能學習好,沒有孩子故意不學好,能考100分,沒有孩子故意考30分。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牢記,孩子是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能力還在發展之中,決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當孩子失敗時,家長應滿懷慈悲之心,用鼓勵來恢復孩子的勇氣。

  4、“沒問題,我相信你!”

  當孩子遇到不敢做的事情時,家長應該用這句話來鼓起孩子的勇氣。孩子在學習、交友和學校集體生活中,隨時都會遇到沒有做過的事情,心中充滿恐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作家長的隨時準備給孩子以鼓勵。孩子的信心和勇氣來自家長的鼓勵。當家長不斷地告訴孩子:“沒問題,我相信你!”時,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了力量,才勇敢地面對他生活中的難題。

  5、鼓勵的通用公式:鼓勵=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體接觸

  為了恢復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家長不但用語言告訴孩子,你相信他的人格和能力,鼓動孩子去嘗試或再試,更重要的是要與孩子有身體接觸,通過擁抱、拍打孩子肩膀或撫摩孩子的頭髮等方式,把信任和力量傳達給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力量,使他們恢復勇氣和自信。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技巧

  1.前提:瞭解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特徵

  孩子與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徵相比具有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成人的學習更多著眼於書本知識、技能和經驗等,而幼兒階段孩子的學習更多從物體的色彩、圖畫的線條等表象來進行認知。

  孩子對事物有獨特的視角和解讀方式,將成人的想法和感情強加於孩子,是件愚蠢的事情。家長應該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他,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並且養成良好習慣。

  2.基礎:珍視孩子的每一次嘗試

  對於孩子的每一次嘗試,不管他做得如何,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讚揚,這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例如,兒子嚷著買玩具飛機,我說,不如爸爸教你折個紙飛機吧?兒子欣然同意。我邊折邊給他講解,摺好後兒子非常高興,自己也想嘗試摺紙飛機。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飛機,但我還是鼓勵他,說:“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聽到我的表揚,他的興趣更濃了,一連折了好幾個飛機,慢慢地越折越好。

  3.途徑:和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年齡小,很難安分下來獨自看書,這就需要家長抽出時間來進行親子共讀,逐步引導孩子對書本感興趣。兒子原本也不愛看書,每次買了新書給他,他都只看幾眼就扔到旁邊。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和他一起閱讀,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描繪書中故事,有時還編一些琅琅上口的兒歌來複述。堅持一段時間後,兒子慢慢地對書本閱讀有了興趣,喜歡找我一起看書,勁頭也越來越大。

  親子共讀時,建議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先示範複述,然後再讓孩子嘗試複述,即使孩子複述的內容並不完整,也別忘了鼓勵和表揚,給孩子以滿足感,從中培養學習的興趣。

  4.方法:使用遊戲和情景模擬形式

  遊戲是父母與孩子進行直接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發現孩子興奮點和不足之處的方法,這種親子教育能寓教於樂,寓教於玩,非常直觀形象。遊戲的素材可以是身邊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話,通過遊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內容,培養學習興趣。在家裡,我們對《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進行了情景模擬,孩子演老太婆,我演老漁夫,孩子媽媽演小金魚。通過幾次這樣的遊戲模擬,孩子不但牢記了故事內容,還能自編自導發展成其他結局,大大開動了思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鞏固:創造多元化的學習空間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並非是培養學習書本知識的階段,而是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的關鍵階段。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心理健康等情商元素,都是以後學習、為人處事的基礎,決定了日後發展的持續力和可塑性。因此,這個階段不能以認識多少字、會背多少詩等量化的東西為衡量學習程度的標準。家長不妨多帶孩子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的空間。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時,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到別人家做客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在超市購物後,可讓孩子自己排隊付錢,學習遵守公共秩序……從日常身邊的小事開始,多角度、多層面地拓展孩子學習的寬度與廣度。小卡爾威特所著的《後天神童》中有這樣一段話:人都喜歡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只要有興趣,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歡,不論怎樣強迫都產生不了作用。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也一樣,學習不是負擔、更不是煩惱,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驅動力。、

1.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分析以及解決方法

2.如何引導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

3.給不愛學習兒子的一封信怎麼寫

4.給不愛學習的同學的一封信怎麼寫

5.孩子懶惰不愛學習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