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努力隨筆

  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在努力,自己就不會鬆懈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人們知道貝多芬無人能及的音樂成就,卻不知道他的耳疾帶給一個音樂家多大的影響;人們知道老舍極高的文學素養,卻不知道他為自己的文章修改了多少次;人們知道楊麗萍孔雀舞的栩栩如生;卻不知道她為此摔倒了多少次;你們知道我成績的好壞,卻也不知道我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小時候,我的耳邊還總能縈繞著爸爸媽媽重複不變的一句話:“你一定要努力!努力過後才會有回報!”可如今這話似乎早已變質。如今,爸爸媽媽實際在乎的早已不是你努力了沒,而是你考的好不好?

  為了達到爸爸媽媽對我的要求,我只能愈發勤奮與努力,可是我的努力卻也越來越少人能夠知道,越來越少人關心。

  每天從早到晚,我似乎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學習,為此努力著,每天晚上,花上所有的空餘時間學習,當別人出去玩的時候我在做作業;當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在看書;當別人在睡覺的時候,我的房間還亮著……

  的確,當你努力了過後,自然會有回報,可是當意外出現,你的努力沒有了回報,那又是怎樣的呢?

  曾經有一次,我的成績突然下降了,迎接我的沒有鼓勵,沒有安慰,而是一聲聲的斥責—“你現在有用心嗎?有努力嗎?”我的內心其實十分不解,我在努力著,一直都在,可是你們有看到嗎?你們真正在乎的是成績,你們認為努力與成績是成正比的,你們用成績當尺子,衡量我的努力,可這是正確的測量方法嗎?

  我在努力著,一直都在……可是你們是真的在乎嗎?

  篇二

  上個星期二下午,美術老師上了一堂中國話。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老師一筆筆地臨摹著,好像春天的桃花真的盛開了一樣,那般奇妙。於是,我便愛上了畫畫。

  每天回家,作業寫完後,開始蒐集大量的有關於“畫中國畫的技法”這一類的網頁,一看就是半個小時以上,常常忘卻了時間。一天下午,我搜索到了一幅荷花圖,立刻就被它吸引。它畫面構造十分簡單,用筆細膩清晰,容易畫又美觀。於是,我迫不及待得獎毛氈鋪上,生宣紙放置好,調色盤、水桶、顏料等也各歸其位。安置好後,我將一直大號的羊毫膏筆捏在手心,浸一下水,又沾了點墨,畫起荷葉來。左一筆,右一點的。

  這時,我聽見走廊裡有人走來——是爸爸。我捏了捏筆,停住了一會兒,問“爸爸,有什麼事嗎?”說完,我又開始忙活起來。但是這時,爸爸眉頭鄒得緊緊的,厲聲吆喝道“文文,你作業寫完了嗎?”“當然寫完了”我自信的回答道。“那你就不能再複習一下,再多讀一點嗎?書多讀總是好的。”我看著語重心長對我說教的父親,真不知該如何回答,只應了句“我會好好學習的。”父親聽了沒再說什麼,只是帶走了一臉的擔憂,出了房間。

  過了幾天後的一個週末,我正心急地開啟電腦,發現電腦怎麼也打不開,被加了密碼。後一想明白是父親將電腦封鎖住了。我關了機,坐回座位,心裡很難過。真想對父親說“我在努力,我沒有因畫畫而忘記讀書啊!”

  我在努力!

  篇三

  今天,我讀書看到了一句警句:“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講的是如果刀不經常磨會生鏽,就失去了它的光澤與鋒利;人不學習,腦子就會僵硬,就失去了它的本領。

  南朝有個叫江淹的文人,小時候很有名氣,寫過著名的《恨賦》。當官以後,他不再努力追求學問,才思漸衰,再也寫不出好的作品了。後來人們用“江郎才盡”來比喻這種人。我在學校裡成績還算不錯,很少讓老師和家長操心。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也一樣,美中不足的是字型不夠漂亮。在二年級的時候學習了王獻之苦練書法的課文,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我要學習王獻之勤學苦練的精神,不做江淹自我滿足的那種人。

  面對我的不足之處,我已經列好提高計劃。在爸爸媽媽的監督指導下,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以外,堅持每天練一百字書法,抄寫一段好詞好句,以後逐步增加字數。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進步,媽媽誇我的字越來越漂亮。若干年後,當我拿起筆來,在紙上寫出流利工整的漢字的時候,我會為今日的努力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