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教案設計模板圖片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注意引導學生用美術思維去進行思考,強化學生美術思維的培養,而且能使學生像藝術家一樣地思考,用藝術的眼光去認識和掌握世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中學美術課學習的人文意識及洞察力。

  









  中學美術課學習的人文意識

  《美術課程標準》最值得肯定也最有意義的,就是確定了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是它的人文性,它使我們改變了根深蒂固的觀念——美術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

  強調美術教學的人文性,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美術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蘊涵的豐富人文精神,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和作品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新課標強調的讓學生“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美術與自然、社會及其他學科聯絡起來思考,即是要求學生不僅要從美術本體來理解美術,重要的是通過美術的方式理解美術作品中蘊涵的人文精神,理解美術以外的更為廣闊的世界,在人文精神的浸染下,逐漸提高人文素養,形成博大的人文情懷。

  如在講民間美術鑑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民間美術屬於文化的範疇,借“文化”的概念,說明學問與做人的道理,使思想道德的教育寓於美術教學的實施之中。接著,教師指出美術在認識表現客觀世界時,是把一切放在文化的範疇上思考的,體現著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教學中,學生對這種充滿美術學科人文精神魅力的跨學科講授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往往要高於對單純的美術知識的講授。

  中學美術課學習的洞察能力

  從事藝術創作要求具有敏銳感受力及觀察力,這種敏銳的能力源於自覺的整體思維。美術教師都深有體會,多年的素描、色彩等專業訓練,時刻都在強調整體感,這既是造型的重要原則與方法,也是重要的能力。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

  在美術學習中,不斷讓學生領悟整體思維的重要性,並儘快形成整體思維,實質是培養學生在處理任何問題時,都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並處理好問題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學科也重視整體觀念,但在美術學習中,自始至終都貫注著對整體感的強調,更利於整體思維的形成。

  整體思維在於對比與聯絡的自覺的不斷運用。對比與聯絡,求同存異,有利於準確地把握事物的關係。明白並運用對比與聯絡的方式,學生在寫生和書法的臨摹等活動上,更能準確地表現物件。重要的是,在美術教學中,通過直觀圖形和各種美術現象,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與聯絡,並形成習慣,比教他們畫一幅好畫、寫一手好字更有價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