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 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技能,還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一、突出實驗教學的實用性

  學習最根本的途徑是學生自己的活動,把這一原則應用於教學過程,就應該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萬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和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物理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基本活動形式,應當努力通過觀察現象、動手實驗,突出實驗教學的實用性。

  1.觀察是實驗的第一步。所謂觀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觀察物件的主要特徵,注意發現引起變化的條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學生了解觀察是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得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和正確的結論。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知道,觀察事物是科學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實的第一步,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大家觀察到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觀察這個活動的本身,觀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在給水加熱的過程中,能看到什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觀察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現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體到是哪些原因,應該由學生通過多次的實驗得出一定的結論,而不是老師在黑板上把各種條件羅列出,再提供給學生實驗。

  2.要開拓實驗的範圍。眾所周知,演示實驗在物理實驗中佔有“絕對多數”的比例。而這些演示實驗習慣上都是由教師在講臺上給學生看,學生通常沒有動手的機會。由此導致學生動手機會顯著偏少,動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們有必要想方設法將嘗示實驗擴充套件到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可以把演示實驗通過改進、改組和改造等方法適合於學生自己去實驗。如: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師生合作實驗或共同實驗,創造條件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或者將一些演示實驗在課堂正常安排的情況下,改為課外實驗或家庭實驗。

  3.將主要在課上實驗的時間向課外延伸。由於課外活動的時間比較充裕,形式上可靈活多樣,並照顧到學生興趣愛好等特點,有針對性,通過實驗操作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結合教材中安排的小製作、小實驗,讓學生課後去做,然後同學之間進行對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的氣氛中積極自由動手,動腦。

  二、注意實驗教學的啟發性

  由於物理實驗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為前提的一個綜合學習過程,因而必須通過有效的刺激,去強化實驗教學的啟發性,努力使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實驗對於被動接受間接經驗為主的學生來說,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實驗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啟發性,新穎、意想不到的現象會吸引和誘導學生在進行認真觀察、操作的同時,積極去深入探究。但學生實驗中有一大部分是測量性和驗證性的實驗,為了防止學生在實驗中會懶於思考或不求甚解,滿足於簡單機械操作的傾向,需要教師在增強實驗過程的啟發方面動腦筋。

  當學生從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後,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例如,指導學生尋找、收集資料***或由教師提供部分資料***讓學生來實驗、研究,組織學生討論猜想、主題探究活動等,讓學生滿懷興奮與激情,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如在 “密度”教學中,學生藉助已有認識經驗:水和酒精可由氣味鑑別,銅塊和鋁塊可由顏色鑑別;而對水和鹽水、塗了白漆的銅塊和鋁塊的鑑別方法,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進行猜想,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如有的學生提出用質量來鑑別塗了白漆的銅塊和鋁塊,理由是銅的質量比鋁的大。這時教師讓學生測量課桌上銅塊和鋁塊的質量,結果否定了上述猜想。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學生經過思考,會很快發現:應該規定物質的體積。物體質量不僅和構成它的物質有關,而且還和物體的體積有關,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假設:***1***同種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有關:體積大的質量大,體積小的質量小;***2***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一般不相等。然後將學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別探究兩個假設: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測量哪些量?需要什麼材料?如何利用它們測量需要的量?各組同學相互交流各自對問題的認識和思考,形成合作學習的群體,相互啟發,合作設計解決問題的框架和思路,並把自己小組研究的情況介紹給其他小組,再接受其他小組同學的質疑和諮詢,在各小組交換意見之後,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共同設計實驗步驟和記錄表格,然後由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最後各小組彙報、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適當進行點撥評價,並引導學生分析綜合,得出結論,:***1***同種物質的物體,體積大的質量大;體積小的質量小。質量與體積之比是一個不變數***即質量與體積成正比***;***2***不同物質的物體,體積相同時,質量一般不相同,質量與體積之比一般不相等。綜合***1******2***可知:某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我們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進而得出密度的定義和密度的公式。

  三、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

  教學的過程就是教無疑者有疑,教有疑者無疑的過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設疑,造就強烈的問題情境,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進行積極的探索活動,促進手腦結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為了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要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和猜想,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大有益處的,牛頓正是根據蘋果落地現象猜想到,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因此在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在預測和猜想基礎上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再用實驗去驗證,這樣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步地來做,沒有半點創新的內容。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沒有主動地去獲取,去探索。因此在新的物理課改實驗教學中,注意不斷對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激勵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並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因此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就顯得更為重要。如凸透鏡的實驗教學時,有學生就大膽地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用一塊不透明的薄木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還能呈現一個完整的像嗎?這個像與未遮擋時的像有沒有區別?要鼓勵學生們親自動手齊心協力並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設想、驗證,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要適時地鼓勵他們自主地探究與合作學習。

  四、正確處理實驗資料和重視實驗報告

  實驗資料的處理是學生實驗操作後的一個重要步驟,學生對所測資料進行處理、作出合理的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發現,有的學生由於實驗測得資料誤差太大,乾脆從課本上查得結果;有的編造資料;有的根據規律推算應測的資料;對這些現象應提出嚴肅批評,並要求利用活動課補做,向學生講明:實驗測得資料,如果不是操作錯誤、讀錯等原因,就不能算錯。由於我們所處的環境、所用的實驗器材,方法等不同,從而使測得的資料不同、甚至相差很大,應該尊重事實,如實記錄,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學生的實驗報告是實驗教學反饋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指導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從實驗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驟、資料記錄與處理、結論、問題討論、誤差分析等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其次,對實驗報告要認真批改,並給以評價,使學生認識到實驗報告的重要性,而只佈置無檢查或不批改,將會使學生輕視實驗,應付了事。最後根據批改情況,將好的實驗報告進行展覽、表彰鼓勵,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五、鼓勵學生勤做小實驗,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生活、生產中的物理現象十分普遍,我們平時要求學生應多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它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識,運用了什麼物理原理,多想想,多問問為什麼。在班上成立物理興趣小組,課本上的小實驗,小製作放手讓他們去做,以彌補課堂實驗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培養其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這之中教師要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這些小製作要定期評比,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如在學習聲音的特性、光的傳播、重力等知識後,可佈置學生自制哨子、小孔照相機、製作不倒翁等小製作,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並要鼓勵學生們合作性地創造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剛剛起步的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如學習了《汽化和液化》這節後有個有趣的小實驗《紙鍋燒水》叫學生課後做一做,有趣的實驗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在學習了《資訊的傳遞》後,可製作“土電話”並評比誰的做得精細,誰的通話效果好。

  篇二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慾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善動的心理特徵,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轉化成學生積極求知的驅動力。學生通過對教師精心設定的問題情境***現象或材料***的觀察和分析,在問題情境中產生疑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的答案形成猜想與假設。

  ***二***設定問題,注重學生的過程體驗。教師要根據實驗課程和學生思維的發展設定實驗探究問題。在學生進行實驗過程體驗前,提出準確的問題,再將問題轉化為實驗,要力求簡單,重點突出,現象明顯。要讓學生設計好實驗方案***不一定是完整的書面形式***,教師要設定好思考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情感、知覺、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主動參與到實驗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思索、歸納結論,培養學生自主動腦、動手探究實驗的能力。如在《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中,學生製作出電磁鐵後,繼續對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因素進行實驗探究。在這個開放式探究性實驗中,能力強的小組能根據書本的提示進行多角度探究,能力一般的小組或許只能探究其中一個因素。

  ***三***加強實驗資料的整理分析。實驗資料是學生試驗後得出的結果,是他們學習動機的體現,因此對學生實驗資料的處理尤為重要。首先,這是對學生實驗成果的肯定;其次,通過對實驗資料的整理分析能夠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問題的解決能力,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在實驗資料的統計中,很多學生髮現自己的資料跟別人或教材上面的資料差距太大,為了方便就直接把教材上的資料抄上,或者直接推算得出資料。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應該對此類學生提出嚴肅的批評,並要求他們重做實驗。並且對他們原來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只要在實驗過程中沒有發生步驟上的錯誤或錯誤的操作,就應該告訴他們要尊重事實,做實驗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四***拓展策略。拓展策略是由於課時限制、課程標準或教學裝置的限制,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有很多新想法、感興趣的知識或超出初中課程標準標要求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無法一一解決、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把實驗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探究,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發展各個層次的學生實踐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強化物理教學效果和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由於學生需求不同,不同型別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標的指向不同,不同的教學工具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此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實驗教學環境的最優教學策略。教師需要開動腦筋,不斷地學習創新,探索出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實驗教學策略。

  ***五***對實驗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實施不同的實驗方法。教材中有些實驗控制的條件很嚴格,在通常條件下是不能實現的。這樣的實驗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演示給學生看,而不是讓學生動手做。對於阿基米德原理這樣的實操性非常強的實驗是可以讓學生做的。還有一些簡單的實驗如測量教材每一頁紙的厚度,頭髮的直徑等則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師帶著教具,與學生一起做實驗。如小孔成像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根據理解在家裡自制成像工具,帶到課堂裡供同學們分享。

  ***六***總結實驗得失,昇華理論和實驗成果。實驗的及時總結和評價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不失時機地點評實驗的得失可加深學生對實驗結論的理解和掌握。必要時,教師還應採用更直觀的方法幫助學生尋找實驗資料間的聯絡。在評定實驗結果時,影象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影象法描述物理過程具有形象、直觀等特點,通過影象的比較,學生能夠較容易地理解發現物理規律的過程,這種直觀印象有時能透過事物的本質,誘使人們做更深入的探討,利用影象法可使物理問題簡化明瞭,起到一般計演算法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使物理概念進一步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三

  一、創設探究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創新動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探究慾望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內部動力.學生的探究慾望一旦被激發,就會對研究活動感興趣,從而進行有效探究.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的關鍵是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以及創設問題情境.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具有廣泛的實踐性和趣味性,但是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往往掩蓋了它的趣味性,使學生覺得枯燥難懂.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結合教材內容,採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參與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創設探究性問題情境時應注意:

  ***1***力求使探究始於真實和接近學生所處的真實環境.從自然到科學,從生活到科學,從科學到社會,為學生提供寬廣的學習物理的人文背景.這種背景應當是貼近學生實際的.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發展.

  ***2***情境中隱藏著可能被學生髮現的問題,教師應給學生創設發現問題和提出質疑的機會.探究始於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是培養探究能力的首要目標,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關鍵.

  二、營造自主探究的和諧環境,提高學生的探究信心和創新活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興趣盎然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如照相機成像、近視眼形成等物理現象,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常識,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應發揮情感效應,營造開放的探究環境,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探究信心.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活力才能得到提高.新課程理念下自主探究的開放環境主要體現在:一是開放的人文環境.在教學中,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無所畏懼的、獨立的探索心態,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二是開放的時空環境.在時間緯度上,將某些問題留給學生在生活中繼續探求;在空間緯度上,向與課堂和課本緊密聯絡的家庭和社會學習,將課堂引向社會和大自然,利用更加廣泛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得到廣泛的關注與發展.三是開放的知識系統.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新成就,並初步認識科學及其相關技術對於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注意科學技術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三、加強實驗探究的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1.演示實驗的探究方式.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對直觀、具體、形象的事物易接受和感興趣.例如,在講“光的反射”“蒸發”“液化”“大氣壓”“電磁感應”等內容時,教師可以拓展實驗探究,一般經過“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探索實驗—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反饋評估”的過程.這就較常規課堂教學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能夠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究與創新慾望.在“探索”物理規律的實驗過程中,促使學生動手和動腦相結合,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2.學生分組實驗的探究方式.實驗探究是學生主體觀察、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例如,對於教材中有關“研究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研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關係”等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可以採用“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索—分析驗證—交流評估”的教學過程.教師應讓學生明確實驗探究的基本環節,並在實驗儀器的選取與操作、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資料的處理、實驗故障的排除及結論的得出等一系列環節中,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在相對獨立的實驗探究活動中體會創新的艱辛與愉悅.

  3.課外實踐活動的探究方式.實踐是創新的搖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在講“壓強”“功與機械”“電功率”後,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實踐活動拓展物理探究學習,一般經過“選擇課題、自主思考—尋找例項***包括解釋現象、設計實驗、自編習題等***、自主研究—成果展示、相互交流—總結歸納、相互評估”的過程.在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研究,調查生活中有關的現象,並用所學知識加以分析、解釋;引導學生設計和知識有關的實踐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活動拓展探究.這就要求學生在追求既定目標的過程中思考和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抽象、綜合、實踐、創新的能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科學”.教師只有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學生自主探究,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