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益作用論文

  初中物理教學非常注重觀察和實驗這兩方面,實驗是學好初中物理的基礎。進行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想要學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益作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益作用全文如下:

  摘要:《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技巧。縱觀初中物理教學,許多知識和規律都來自於物理實驗。通過總結實驗規律,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理論知識。初中物理課本中有許多小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對事物的洞察力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

  一、讓實驗走進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論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出來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教材中一些實驗主要是演示實驗,教師主導實驗的全過程,學生只是以觀眾的身份觀看教師的實驗操作,不能親自動手嘗試和體驗,根本無法體會實驗的樂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利用一些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或者在教師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如在講解《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問學生:“平時,把衣服晾在哪裡,幹得最快?是晾在烈日下,還是陰涼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教師演示的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讓實驗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實驗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創新實驗方法,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創設不同情境,並且根據實驗目的、實驗過程以及實驗小結來創新實驗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大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液化、凝華、昇華》的知識後,教師可以讓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如通過針筒的抽和壓,讓學生觀察筒壁產生的小水珠,或者讓學生觀察冬天和夏天公交車玻璃窗戶的液化現象,形象地理解液化、凝華、昇華等知識。通過探索與思考,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相應的物理知識,還能真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識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

  三、讓實驗走進生活,創設相應的問題

  在物理實驗中,除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現代教學服務之外,教師還可以創設相應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反饋,教師可以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同時,這些問題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學習《水的壓強》《浮力定律》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設計潛水艇的模型,並且利用水的浮力測算出相應物質的密度,為下一步的學習作好鋪墊。

  四、讓實驗走進生活,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精神

  在物理實驗中,教師應把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一步拓展、深化實驗原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問題。如在做《金和鐵壓合》的實驗時,學生切開金屬後,可以看到金和鐵相互共有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物質世界的統一理論,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

  五、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通過實驗教學提升物理理論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奠定基礎。